民勤青土湖的消失与重现之谜

民勤·青土湖

别忘了

三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古海

三百年前这里还是波光粼粼

三十年前这里仍有鸭塘柳林

而三十年后的今天,你们却只落得

一片荒漠一道秃岭

一双呆痴的目光

两片干裂的嘴唇!

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记载的11 个大湖之中,有一个湖的的名字叫“潴野泽”。它的位置在祁连山以北,石羊河下游。上世纪末,中国与德国科学家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在甘肃民勤县北部的腾格里沙漠中,古代曾有一个面积至少在16000平方公里,水深25米,最大水深超过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它的高水位形成于距今三万三千年至二万三千年前。

研究得知,那时候腾格里沙漠地区湖泊广布,而且水位有过多次波动,反映出这一时期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的气候特点是湿润多雨,生态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完整的状态。

曾经的民勤,不是现在这般模样。

她曾经水天一色,波光粼粼。

西汉初年,这个当时被称作潴野泽的地方,

“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湖泊面积竟达4000平方公里,

仅次于今天的青海湖

隋唐时期分东、西二海,水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正式命名为青土湖,最大水域面积还有400公里;

到了20世纪初,湖区水域面积锐减到120平方公里,

而在解放初期就仅剩下70平方公里,

直至1959年彻底干涸。

青土湖是古湖泊留守民勤北部绿洲的最后一块阵地,明清之际,它尚有10万亩的水域面积,目前,已完全变成黄沙覆盖的沙滩。

这是一片洼地,是青土湖的最低点。遍地散落的螺丝,堆积成丘的鱼骨,还有说不上名儿的动物残肢,好像都在诉说着青土湖的苦难和不幸。

这个满眼黄沙的地方就是曾经的青土湖……

导致青土湖消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红崖山水库的修建,使青土湖的补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也破坏了当地的地下水系,导致了这一地区的沙漠化。

另外民勤重兴库区移民安置,过分抬高了地下水,使表层水因强烈的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水库本身是淤积重、面积大、蒸发凶的违背水循环的不科学工程,违背了干旱地区人水和谐。

青土湖消失之谜

1958年修红崖山水库时,就有“修”与“不修”之争。以唐德寿书记为首的一方力主修水库,认为可防洪灌溉,旱涝保收,利大于弊。而以民勤本地人县长为首的一部分力量认为毋须修水库,认为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民勤本沙地,东西是茫茫沙漠,中间有若干沙窝,洪涝灾害无从谈起,只要疏通河渠,有多少水也不会成灾,只会是绿洲更绿,草场更旺,六畜肥壮。历来民勤是农牧并举,当农业受灾时,广大的牧区有辽阔丰盛的草场,有骆驼牛羊的补偿。

祁连山的水沿着石羊河来到民勤。

但是为了灌溉周边田地、供给周边地区的人生活用水,不得不在建立“红崖山水库”。红崖山水库也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可想而知如果这些水流进了青土湖,青土湖将不会消失。

为了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他们非常珍惜水资源每年春天的时候,开始压沙、种树。民勤县也出了很多防风固沙“英雄”,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有时候翻翻历史,看到曾经沃土遍地,水光洋溢的地方,现在都成了一抹厚厚的流沙,心里都很难受。

浮光掠影:如今的洪崖山水库

小西倡议

我们希望每一个人加入到保护家园中,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永远记得武威有个青土湖,水域面积仅次于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