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靠什么才吃上了“地三鲜”

中国地域广大,物产丰富,所以历来不缺作为食材的作物,但是,地球毕竟是个有限面积的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种开始了流动,开始了交换,一些适宜于人类食用的物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在适合自己生长环境的地方生根发芽,成为人类大家庭能够共享的美食。所以,其实今天我们日常能看到、吃到的一些物产,有一些就是从域外传来的,才成就了我们更丰富的餐桌,让我们能够品尝到更多美味,摄取到更丰富的营养。

小麦: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传入中国己经有400多年。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

圆白菜:来自欧洲地中海地区。

西红柿:西红柿最早生长在南美洲。

大蒜:一说原产于西亚和中亚,一说原产于意大利。

辣椒: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原产国是墨西哥。

青椒:原产地在中、南美洲热带地区。

西瓜:原产地可能来自非洲。

南瓜:原产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带。

茄子:原产于亚洲热带。

胡萝卜:约在13世纪,胡萝卜从伊朗引入中国。

洋葱:洋葱原产于中亚或西亚。

胡椒:黑胡椒原产于南印度,白胡椒原产于东南亚。

胡麻:原产于近东、地中海沿岸。

苦瓜:原产于东印度。

豇豆:原产地可能是热带非洲。

菜豆:起源于中南美洲。

......

是不是很惊讶?是不是很惊讶?是不是很惊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吃或者经常吃的食物,竟然都是先后从域外传进来的,看来物种交换真的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当然,原产于中国的美味食材也在向四周扩散,或翻山越岭,或漂洋过海,同样改变着其他人的餐桌和生活。

如果没有物种交换,有一种菜肴,大家就真吃不上了,这就是:地三鲜。

通过整理这些知识点(个别也许不准确,或许有争论),发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原产于南美洲的相对较多,二是名称中带有胡、洋、番的,就可能是域外传来的。

回应一下标题,正是因为有了物种大交换,我们的餐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类似“地三鲜”之类的美味佳肴才走上了我们的餐桌。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铃力健康”,获取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