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头水紫菜“出水”啦!镜头记录全过程

每年的霜降节气前后

连江人的饭桌上

都会出现一碗热气腾腾的紫菜汤

作为国民食材

紫菜不仅口感好,还百搭

尤其头水紫菜更是极品

备受大众追捧

紫菜种植在麻绳里

养殖户会将其投到近海养殖

生长到一定程度

第一次收割的紫菜就是“头水”紫菜

之后,留着紫菜根部继续生长

10多天后,第二次收割就叫二水

以此类推...

不同“水”的紫菜

其营养价值、口感都有着巨大差异

一方海水,养育一方紫菜

尽管福建沿海各地盛产紫菜

但“嘴刁”的连江人还是偏爱本地紫菜

连江的海岸线漫长

特有的水温和水质条件

使得本地紫菜无论是外形、色泽、口感

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每年紫菜种殖面积达20000多亩

总产量达7000 多吨

其中以浦口镇、晓澳镇为多

这段时间

在我县晓澳、浦口等乡镇

处处弥漫着紫菜的鲜香

2万余亩“头水”紫菜相继收割出水

广受市场追捧

跟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22日上午,记者在晓澳镇晓锋社区近海滩涂一带看到,潮水还没退尽,广阔的海面上整齐地排列着黑色的紫菜架,附着在细绳上的紫菜顺着波浪飘动着,大约已长至十几公分长。

菜农们站在紫菜架边上忙着收割,他们一手捞起细绳,一手顺势扯下紫菜。

离开海面的紫菜,迅速进入了晒制环节。村民们先用水清洗,再用甩干机甩干。

经过一个上午的阳光晒制,紫菜变得轻盈有光泽。中午时分,工人会帮紫菜翻身,让其水分完全蒸发,一般日落之前紫菜即可成品。而此时,海的味道和阳光的味道已被揉合进一片片鲜脆的紫菜里。

晓澳镇位于闽江与敖江入海口处,得天独厚的滩涂海域滋养出众多风味醇厚的海产品,紫菜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晓澳镇紫菜种植以分散式小户种植为主,目前缺少集中销售渠道,菜农主要通过熟人零散销售,还有其他乡镇群众慕名前来购买本地紫菜。

紫菜一般是在白露前后种到海里,大约一个月后开始采收,第一次采收的头茬紫菜,俗称头水紫菜,口感细腻,光泽度高,广受食客青睐。

据介绍,紫菜除了按采收批次分头水、二水、三水等,还根据养殖地域的不同还分为深水紫菜和浅水紫菜。

紫菜养殖一年只能养殖一次

而头水紫菜是和茶叶中的明前茶一样的

珍贵存在

仅有7天的黄金采摘期

你,今年买头水紫菜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