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封闭针"的认识误区




汤晴,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药剂科


可能很多人一听说打"封闭针",就会认为"封闭针"只能暂时减轻疾病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担心打了"封闭针"后,从此一直要打下去,不能停下来,还担心有副作用。其实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前段时间因为右肘疼痛,被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热疗、磁疗了两个治疗周期仍不见好,医生建议我"打一针封闭吧",我当时疑虑重重,这只是止止痛而已,并不治本啊!可等我经过封闭治疗以后就明白了,还还真不是简单的事儿。


在了解"封闭针"之前,我们先说一下这个"网球肘"。网球肘,医学名称为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肘关节反复机械性刺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症状多为提重物或者前臂旋前、背伸造成局部疼痛加重。除网球肘之外,还有肩周炎、腱鞘炎、腰肌劳损、腰椎棘上韧带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以及各种滑囊炎,它们共同的病变,即软组织损伤和无菌性炎症。对此,医生常常选用封闭疗法,也就是打"封闭针"。 所谓封闭疗法,通常就是将一定浓度和数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局麻药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肌肉、关节、筋膜、肌腱以至椎管内等处都可以进行封闭注射。




1. 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而复杂,作用随剂量不同而异。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物质代谢过程,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则还有抗炎、抗免疫等药理作用。糖皮质激素运用于封闭治疗中就是利用它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化学、生物、免疫等引起的炎症。在炎症的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在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常用的药物有:强的松、可的松、泼尼松龙、去炎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2.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到,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而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的药物。常用于局部封闭的药物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关于"封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封闭针"只能暂时减轻疾病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为封闭针中的重要成分之一的糖皮质激素,有着强大的抗炎作用,医生正是利用它的抗炎作用来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化学、生物、免疫等引起的炎症。从这一点看,却是是从"根本"——也就是病灶处解决炎症问题。


误区二:打了"封闭针",不能停下来


打过"封闭针"以后是否老是要打呢?我们知道,这类激素并不存在成瘾性。但长期应用可产生习惯性及依赖性。习惯性是由长期反复使用激素来缓解症状,形成条件反射,停药后即感到难受或恐惧,此时给少量激素后,症状便迅速消失。依赖性是某些疾病使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完全控制或部分缓解,突然停用激素或较快地减少剂量,原病即复发或者恶化,出现所谓"反跳"现象。这两种情况均在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激素后才可能出现。骨科应用封闭疗法,一般根据病情封闭一次或几次。每次间隔7~10天,一般连续不超过3~4次。如需继续注射,间隔时间很长,所用的剂量也很小。所以,完全不必担心会成瘾。


误区三:打了"封闭针",会有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与其它所有药物一样,是存在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体形改变,皮肤多毛,甚至使女性患者长出胡须;并可导致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伤口愈合速度减慢;还可加重胃肠溃疡,诱发高血压、精神病、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但这也是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后才出现的现象,一般短期的局部封闭治疗,不会引起这些反应。为了安全起见,医生对于患有较重的高血压、胃肠溃疡、糖尿病、精神病等病人,总是慎重使用。


通过对治疗方案的正确了解,以及对治疗药物的正确认识,我们终于还"封闭针"一个真相,走出认识误区,让适合的临床病症得到正确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