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3个方法让家长不在头疼孩子的"叛逆期

提到叛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它越远越好,唯恐避之不及。其实,孩子1岁左右刚刚学习走路的时候就出现了叛逆——你担心他走不好,担心他会摔着,而他却非要挣开你的手自己走。这就是孩子最早的叛逆行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懵懵懂懂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并力图展示自己。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三个叛逆期:3至4岁为第一个叛逆期,7至9岁为第二个叛逆期,13至17岁为第三个叛逆期。第一个是在孩子开始懂事之后的一段时期;第二个是孩子上了小学,视野不断开阔,见识不断增多的时期;第三个是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感越来越强的时期。

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孩子身心发展迅速,能力和内心力量明显增强。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明显的在这些时期表现出叛逆,甚至有的孩子在青春期,也就是第三个叛逆期也不会表现出叛逆。

孩子之所以逆反,是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力量展示受到了不适当的压制和阻碍,只要父母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并能积极调整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方式,能够给孩子一定的发展、成长空间,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有些家长可能控制欲很强,只要孩子出现不合自己心意的行为,或者是自己认为错误的行为,就会通过打骂来让孩子屈服,而不去了解孩子做出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所以通常是家长的打骂能让孩子一时屈服,但是过后孩子反而变本加厉或者是变得胆小自卑。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在孩子遇到叛逆期的时候,独立和尊重是他们最想要的东西,所以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让孩子能够意识到主动权在自己手上,而父母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些参考建议。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全权放手,让孩子体验一下做成一件事情的心酸和不易,这样也能让孩子变得更有责任感和担当。

把孩子当做大人,平等的沟通。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传递给孩子,不要急于让孩子当时就认可你的观点。叛逆期的孩子,越要求,孩子越是想逃跑。给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消化也很重要。

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同事也要尊重孩子,要及时跟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