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吃一碗深夜的牛大 迷失在兰州的街头

在兰州,牛肉面是作为城市名片出现的,牛肉面也有很多吃法,做的上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吃的时候有大宽、韭叶、细的、二细、三细、毛细等各种区分,能满足不同口味的食客,在时间上,早中晚每一餐都有很多人选择牛肉面,早上第一碗牛肉面叫头锅,在兰州人看来,那不仅是一碗面,更是精气神。

出差将近一周,下午回来困乏,便睡着了。醒来已然十一点了,腹中饥饿,家中无食,只得出外找寻。突然想起前段期间家附近开了一家24小时的牛肉面(在兰州24小时牛肉面已不少),脚程十分钟左右,暴雨初骤,空气舒适,就晃着步子去吃个牛肉面。

店中食客不多,门口一桌店中一桌,这家店白天还提供好几种面食,晚上只有牛肉面,要一份面一份牛肉(店里一般会有牛肉和腱子肉,腱子肉泡在碗里绵软无嚼劲,牛肉比较适合牛大),可是票打出来服务业告诉我没有牛肉,只有腱子肉,于是也没有计较就付了款,只是心中吃面的欲望下降了不少。

要面,细的,面少(晚上不宜多吃),面下出来,发现面并没有少,特别妥实的一碗,晚上牛肉汤不多,师傅从锅底里捞出汤加到面中,突然感觉吃面的性质也降低了不少。吃牛肉面讲究汤清面少,面太多感觉亚历山大,反而并不好吃了。汤没过面,面在汤中筷子一搅来去游动,那就算“符合国际标准”了。于是我自己将面捞出一部分,又加了点汤,食欲才堪堪回归。(饭量大可以要求面多面少,亦可以加汤)。

果然腱子肉嚼劲不够,软绵绵的在汤里,并不是很好吃,晚上的汤味道还可以,比较老,调料味更重,没有朝气和活力。总体来说味道比较中庸,(我在早晨吃过他家,味道还是比较好),估计是和晚上的汤和不顺心的牛腱子有关系吧。

深夜街头归家的摆摊者路上的出租车
在面馆门口大声说话夜深人静生活才刚开始让一碗面迷失在兰州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