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这10家巷子里人均¥30+的“无名”傣味,凭什么这么好吃?

各位小伙伴小仙女们大家好鸭~

最近昆明小雨阵阵

天气也时冷时热

但是即使这样

也挡不住一颗想吃傣味的心

昆明这些隐藏在巷子里的“傣家园”

让你一秒穿越到版纳!



还有这些原始带着野性的味道

山珍野味,竹筒舂菜

火烧干巴脆又香,竹叶包肉……

总能让你一口高潮




德宏地道傣味馆


60多岁的大妈从在江岸小区摆摊开始

到现在开起了一个傣味馆

从那时候到现在也得有30年了

一道独创的傣味烧烤大拼

吸引了无数回头客



酸笋牛肉是一道保证你胃口大开的菜

牛肉和酸笋搭配简直绝妙

刚上桌只需闻味道就可以让你咽口水

牛肉软嫩酸笋脆爽

两者融合注定会让食客产生无法割舍的感情



多哥水傣味餐厅


别看餐厅门脸很小

里面却是比较原始的傣家竹楼的装修

进店就感受到浓浓版纳风

傣族最出名的特色之一菠萝饭

菠萝汁加入后蒸出来的饭

每颗米饭都有菠萝的清香



整只鸡脱骨后,鸡肉细嫩、软滑可口

淋上柠檬汁撒上香料

用特殊手法搅拌入味

直到酸辣的味道全部传导到鸡肉

就能有松软酸辣的丰富口感


神秘傣味


说起他家的傣味美食

像香茅草这样的点评榜位居第一

烤鸡是百吃不腻……

每一道菜都能征服一城人!



包烧鸡脚筋绿白相间

很有热带雨林的味道

鸡脚筋以鲜辣椒、香茅草,芫荽等配料

每一口都有弹牙鲜辣的口感


阿娇魏道


一家傣味和普洱小吃特色店

小店开在居民楼里

却藏着正宗且廉价的傣味

招牌舂鸡脚

每咬一口,都有皮韧肉香美滋美味的感受



解辣神器泡鲁达

喝一口凉凉的椰汁

就要很快把面包干吃掉

否则就没有了香脆的口感

当然,有些人也喜欢让面包干变得绵软

一口下去麦香味和椰汁清甜充满舌腔


老滇缅320傣味餐吧


昆明最经典出名的傣味餐厅之一

地方难找,价格略高

但挡不吃货的脚步

制作柠檬撒的手艺

只有地道傣族才能做出特别的韵味

十几岁时就会做

年龄越大,制作撒撇的味道就越成熟



景颇族的鬼鸡

也会出现在傣族菜里

说到底

德宏和版纳美食往往具有很多相同特色

鬼鸡名字听着挺吓人

却有着鲜香四溢、酸辣可口的味蕾冲击力



芒市傣家


傣味在众多菜系中偏粗狂豪放

但已经营十几年的老店

在食材的把控和烹饪手法上相对严格

猪皮和五花肉的选择要厚薄适宜肥肉相当

烤制后才能滋滋爆油焦香四溢



水腌菜切得很细以便达到脆爽口感

辣椒油与熟热的洋芋发生反应

酸爽香辣和绵柔的口感同时爆发

水腌菜随时飚汁

分分钟收割你的味蕾!


双胞傣味


很老的一家店,环境比较糟糕

上菜速度慢除了味道好

想不出来还有什么能盘他的理由

特色菠萝饭混合芸豆

菠萝丁的酸甜成了两者的最佳调剂



包烧是傣味里最具灵魂的一道菜

金针菇包在芭蕉叶内就能完美保持原味

没有一点水分流失所以入口倍感滑嫩

调料完美渗透到菌菇口感加倍



包敏手抓饭


凉菜是傣族人的主打菜品

一份手抓饭就能把傣味凉菜完美呈现

吃饭不用碗筷,没任何讲究

直接上手胡乱抓

稍微优雅点就荤素搭配着吃



一整只罗非鱼烤制出来

肉香色鲜,边角酥而不焦

撕开一角沾上腌菜膏,呐咪酱

酥脆和鲜辣碰撞出美味火花



版纳舂鸡脚


就是在商学院小吃街小有名气

老板娘人美,给的份量也够多

最受学生欢迎的舂鸡脚

鸡肉和骨头分离,酸辣的味道充分渗透

最值得回味的学生时代

少不了这一口鸡脚冲上头顶的酸爽



傣族几乎没有什么食材是不可以舂的

没有那一次盛大的宴席是没有舂菜

无“舂”不宴席

昆明人餐桌上最平常的一道洋芋

经过舂捣改变形态,一条断开为几截

挂上料汁更加入味



正宗腾冲傣味撒撇第一家


呈贡仕林街夜市

简单朴素的小店,却能吃到正宗傣味

但也开了好多个年头了

不少来自热带地方的同学

都是靠他家撑到毕业的



他们家的味道比较纯粹

米线放入撒撇中

刺激的味道能立刻抓住舌尖

大片的牛肉干巴丝

显然盖过了米线的光辉

即使这样一份撒撇也不过20块



昆明人品得起山珍海味

也能吃得了巷子野味.……

只要是正宗的美味

就算跑遍大半个昆明也要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