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都要注意“蛋白尿”?

张之瀛大夫


这是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对正常的血管细胞都有非常强的破坏力。对肾脏有一定的损伤。

高血压的使得人体的正常血管,承受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容易诱发血管的炎症,另外,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还导致蛋白漏出至尿液里。如果长期这样,容易造成慢性肾衰竭。

糖尿病的高血糖,对血管破坏力也很强,这种破坏力来自于高血糖的高渗透压,尤其是血糖的波动,造成渗透压的波动,破坏力更强,会造成肾脏细胞的病变,引起糖尿病肾病。

因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注意蛋白尿。


健康之初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会听到医生的嘱咐,一定要定期进行尿蛋白的检查。为什么这两种疾病都要检查尿蛋白呢?

这是因为这两种疾病都可能造成肾脏的损害,称为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当出现肾脏损害时,表明这两种原发病的病变程度加重了,而同时尿常规中的尿蛋白也会进一步影响血糖和血压,因此尿常规在这两种疾病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措施,需要定期复查。

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一个标志,正常尿液里也含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质。但是在尿常规检测中,一般检查不到。

当肾脏处于病理状态时,肾小球基底膜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受损局部微循环障碍,使功能肾单位缺血缺氧,损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损伤,使肾脏通透性增强,蛋白就会出现。

蛋白尿是肾脏的典型症状,但是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的轻重。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非常复杂,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有可能是肾脏疾病得到了改善,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

因此判断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不能仅凭蛋白尿来衡量,要综合尿蛋白的量和持续时间来全面考虑,还要进行全身情况和肾功能检查。

医生还要根据尿蛋白和肾功能的情况下对患者的饮食、运动和用药进行指导,这两种疾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需要注意的事项都是不一样的。

例如蛋白质,糖尿病人在单纯血糖高,没有肾脏损害也就是尿中微量白蛋白和蛋白都是阴性的情况下,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在1.0-1.2g/kg标准体重,但是当出现尿蛋白时,蛋白质摄入量就要下降到0.8-1.0g/kg,当肾脏损害比较严重,有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就要减少到0.6-0.8g/kg。

所以检测蛋白尿非常重要,存在这两种疾病状态时,要定期进行检查,没有肾脏损害,可以每半年检查一次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肾功能检查,如果出现肾脏损害,则要每3个月检查一次,当肾功能衰竭时,则要由治疗医生确定几天进行一次检查。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孙医生讲糖


蛋白尿,顾名思义就是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按理说,尿液中是不应该出现蛋白质的。而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说明肾脏出现了问题。引起肾脏出现的问题有很多,高血压和糖尿病也是引起蛋白尿的主要凶手。

高血压与肾脏

肾脏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和钠盐,同时防止蛋白,血细胞等漏出来。患上高血压之后,也会对肾脏产生不利影响。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导致蛋白漏出至尿液里,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蛋白尿就出现了。

高血压患者,往往是原发性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治愈的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服用药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降低血压,也是为了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高血压如果长久控制不佳,造成的结构破坏难以逆转,就会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甚至慢性肾衰竭,其最后严重的阶段为尿毒症。

糖尿病与肾脏

糖尿病表面上是血糖升高,糖尿病最为可怕的就是并发症的发生。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是在慢慢摧毁人的健康,在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的中,微血管病变会引起糖尿病病变。

糖尿病会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肾动脉硬化和反复或慢性肾炎等肾脏病变。发生率在20%~40%。其特点是出现大量的蛋白质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分为五期,达到III的时候开始出现微量蛋白尿,这个时候是预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无法逆转就会进入IV期,出现持续蛋白尿,甚至最终发生肾衰竭。

其实不仅仅会高血压和糖尿病会引起蛋白尿的发生而损害肾脏健康,高尿酸也会引起肾脏疾病。对于这些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王桂真营养师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确,简单地说蛋白尿意味着肾损害,蛋白尿越多肾损害越严重,而严重的肾损害意味着尿毒症、肾衰竭,是会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如何理解呢?

无论是高血压还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对血管的损害,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最主要的因素。发生了病变的血管,无论是对血流量的阻碍还是血管本身的“结实”程度都会大打折扣,由其供血的组织器官即会因缺血氧而功能受损直到发生病变,心脑血管病即是因此而发生。

再来看肾脏,肾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代谢废物的器官,实际上它就类似于由无数细小血管组成的过滤网,血流在流经肾脏时会被过滤,除了血细胞及大分子的蛋白外都会被先过滤出去,随后再对过滤液中对机体有益的物质进行重吸收,剩下的便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血压、血糖控制不佳,就会造成血管病变的发生,这些病变会从细小血管开始,肾脏中大量的细小血管便首当其冲。此时,原本过滤不出去的蛋白就会因血管病变而渗漏出去,而重吸收功能也因血管病变的发生有下降,蛋白便会进入尿液而排出来。因此,临床上常用蛋白尿来评判肾脏是否发生了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

尿中的蛋白越多,表明肾脏的细小血管破坏越严重,重吸收功能越差,当血管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肾脏不但不能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反而将机体需要的物质如蛋白等大量漏出去,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造成中毒,有益物质大量流失带来了营养不足,机体的各项机能不能正常进行,即会发生多器官的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要注意是否有蛋白尿发生,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予干预治疗,早期的肾损害是可以得到逆转的,而一旦进入肾功能失代偿期则进入不可逆转的病变期,不得不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来帮助机体排出体内的毒素,到了这一时期这是唯一的办法。

这就提醒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要定期进行尿常规的检查,明确是否有蛋白药存在。临床上常采更为敏感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来早期发现肾损害,这项检查比尿常规更灵敏,可以在尿常规检查尚没有蛋白时检查出微量的蛋白,且可以定量蛋白的多少。建议有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人每年都应至少进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都要注意“蛋白尿”?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都要注意“蛋白尿”,这是因为“蛋白尿”可以说是肾病的一个象征。一旦出现蛋白尿,意味着你的肾脏已经开始出现问题,而且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可逆性的肾损伤。肾病又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蛋白尿,若血糖不加以控制,而且任其发展,最终极有可能就是“尿毒症”。

据相关的数据表明,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的原因之一,是“尿毒症”发生的极大原因之一,据预估,未来有可能是造成尿毒症的主要原因。

就像我们村子里就有几个例子。我记得有个大爷60多岁的时候来检查,当时糖尿病15年了,血糖一直控制不好,因为没什么文化,我陪他检查了肾功能及尿常规。当时肾功能还好,尿常规蛋白质2+,我叫他要注意了,需要好好控制血糖,还有保肾治疗。他后来也感觉没什么不舒服,就没有在意,后来一直叫他定期复查也没有来。过了2年多,一天有些乏力,检查肾功能,肌酐就210了,尿蛋白3+,按照这样的速度,要不了几年就尿毒症了。一直到现在又过了几年,已经在我们这里定期透析了。如果他当时就开始积极的保肾治疗,控制好“蛋白尿”,那么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尿毒症”了,很有可能可以延缓10年或更久。

所以说为什么要注意“蛋白尿”,就是怕“尿毒症”的风险。

所以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啊。平时小便的时候,看看是否会出现经久不散的“泡沫”,小便是否会发红,身体是否会浮肿等,若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上医院检查一下肾功能及尿常规。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暗夜精灵小Moon药师


时间不够一个疗程


用户4206513628347


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重症率比较高的,一般高血压久了糖尿病也会光顾。而肾病里面有十个有八个是糖尿病患者,不信去医院调查透析的问问就可以了!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资生缘大健康联盟


糖尿病血糖降不下来,我可以帮你调到正常,,,


糖尿病人的救星


高血压和糖尿病同属于今天常见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高症”其中的两种疾病。近年来,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不断趋于年轻化,正威胁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都要注意“蛋白尿”?

作为慢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不可治愈的终身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用药治疗。而且,两种疾病虽然都不会直接致命,但是长期血压或血糖失控,却会导致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并因此危及患者的生命。像是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绝大多数患者都饱受并发症的折磨。因此,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而言,重要的就是控制血压和血糖的稳定,并时刻监测身体各个器官功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为什么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都要注意蛋白尿?上面也已经提到了,高血压和糖尿病最怕的就是并发症的发生。而肾脏疾病就是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有可能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即为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

首先,看一下什么是蛋白尿。蛋白尿指的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异常,导致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尿常规检查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其发生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一旦人体肾脏受损,就会导致肾小球功能异常,进而出现蛋白尿的表现。研究表明,在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等疾病中,蛋白尿是肾病进展和病死率增加的显著独特的决定因素。

其次,看一下什么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显然,这两种疾病就是由糖尿病和高血压分别诱发的肾脏疾病。对于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作用,彼此恶化的一种关系,可以说是狼狈为奸,长期高血压不仅会造成肾脏损伤,导致肾病发生,而肾脏疾病反过来也会加重高血压,二者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高血压肾病所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可分为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和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蛋白尿检查是必要的。

对于糖尿病肾病,这是糖尿病最重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关键病因,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原因。而且,因为糖尿病患者 本身存在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治疗会更加困难。蛋白尿与糖尿病肾病进展密切相关,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预示肾小球滤过屏障障碍。目前认为,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线索,一般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就需要进行检查,并在3~6月后复查。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黄志艳大夫


一个痹症:一个结:一个隔上…下结除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