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野菜吗?盘点早春野菜

上周南北方都是雨的状态,几场春雨过后,各种天生地养的野菜,滋溜溜的往上冒,清明前后正是挖野菜的好时候。

春天的野菜把积累了一个冬天的精华都生长了出来,营养丰富,此时的嫩叶也最为肥美。今天就为大家盘点几种常见食用的春季时令野菜,闲暇时去野外转转,踏春的同时采上一些野菜,把春天吃到肚子里!


首先来看看江南常吃的几种野菜:

鼠曲草(蒿菜)



鼠曲草是菊科的一年生草本,叶子肉厚,长着白色柔软的绒毛,小花是黄色的。

春天里必吃的清明团子或者蒿叶粑粑就是用它做的,它赋予团子碧绿的颜色还有特殊的清香。这是很多江南人记忆里春天的味道!

南苜蓿(草头)


上海一带称它为草头,又叫金花菜,也是春季里特有的一道野味蔬菜(已不算野菜,多有种植,春季的菜场里总能寻到)。

春天里掐的嫩尖,用旺火重油快炒,食之味道极其鲜美。讲究的上海菜馆做生煸草头,要摘除茎梗,只用苜蓿叶,所以炒成的菜品特别鲜嫩。

枸杞头

枸杞头就是枸杞的嫩芽,枸杞除了秋季结出红艳的滋补果实外,早春还能给我们带来一味时令鲜蔬。

春天刚冒出来的枸杞嫩芽,叶片特别的大而肥厚,可以凉拌,快炒或者做汤,味道略苦回甘,营养丰富,可以清火明目。

菊花脑


菊花脑是野菊花的近缘植物,为南京地区人们特别喜爱的一种春季野味蔬菜。

摘其嫩苗清炒后,有特殊的芳香味,食之清口;另外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菊花脑蛋汤。药效与野菊相似,有清热凉血、调中开胃和降血压的功效。

马兰头

马兰头就是菊科植物马兰的嫩芽,也是春天不可错过的一种野味蔬菜。


最出名的做法是马兰头拌香干,切得细碎的马兰头和香干加上简单的盐和香油,吃的就是马兰头的清香滋味。

荠菜

接下来咱们说说荠菜。荠菜在全国各地都有生长,南北方的人们都爱吃它,南方有精致的荠菜小馄饨,北方有敦实的荠菜大肉包。


春天的荠菜特别清甜有滋味,但是荠菜也特别爱老,几天没见就蹿出长长的花葶了,所以吃荠菜要趁早。

接下来说说北方爱吃的几种野菜:

蒲公英(婆婆丁)

蒲公英大家都很熟悉,东北很多地方喜欢叫它做婆婆丁,也非常喜欢吃这种野菜。

蒲公英非常苦,正是这种苦让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东北人常洗净直接沾着鸡蛋酱生吃,也可以凉拌或者做馅包饺子,要先焯一下水,去除部分苦味。


苣荬菜(苦菜)


除了蒲公英,北方人更爱用另外一种植物蘸酱吃,它就是苣荬菜,有的地方叫苦菜、曲麻菜。

春天里刚长出来的苣荬菜带着紫红色,叶片肥厚,嚼起来嫩而无筋,蘸酱生吃有一丝丝的苦味,很是败火。也可以焯水后凉拌着吃,是很多上岁数人的记忆。

有时朋友会说,其实有的野菜并不好吃,或口感不好,或带苦涩。是啊,其实野菜原本就是人们在生活困苦时期,春季青黄不接之时的救命稻草,那时只求可以填饱肚子,口感、味道哪还考虑。不过慢慢的,早春挖野菜、食野菜变成一种习俗,一种邂逅春天的略带仪式感的体验,暖暖春光中弯腰蹲在田野里挖下一棵棵野菜,回来仔细洗干净做成佳肴,品尝这一丝清苦,一丝甘甜,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记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春天!

PS:最后提醒大家几句,挖野菜一定要跟有经验的人一起去(比如家里老人或者邻居婆婆),不认识或者不确定的野菜一定不要随便吃,最好是在郊野无污染的环境中寻找野菜,不要挖城市路边或者公园里的野菜,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挖野菜,就去市场找一两样买来尝鲜吧!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