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什麼是“轉法輪”?



釋迦牟尼成佛後,直到他八十歲逝世前,他沒有間斷過他的說法工作。他到處遊行,向大眾宣示他自己證悟的真理。他最初到波羅奈城去找離開了他的五個侍者,為他們說法。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說法,叫做‘初轉法輪’ 。

“輪”,是印度古代戰爭中用的一種武器 ,它的形狀像個輪子。印度古代有一種傳說,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轉輪王,他出生的時候,空中自然出現此輪,預示他的前途無敵。這裡以輪來比喻佛所說的法。佛的法輪出現於世,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破碎無餘,所以把說法叫做轉法錀。佛初轉法輪處是鹿野苑,在今天波羅奈城。經過近代的發掘,鹿野苑發現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物。有阿育王的石柱,有西元四世紀石刻的佛初轉法輪像等等,並且發掘到古代塔寺的遺址。鹿野苑現有佛寺、博物館和圖書館,都是近幾十年來陸續興建起來的。佛初轉法輪處的鹿野苑,和佛誕生處的藍毗尼園、佛成道處的菩提伽耶、佛逝世處的拘屍那伽,是佛教四大聖蹟。值得指出的是:近代學者們對這些聖蹟以及其他一些古蹟的發掘和修復,主要都是根據我國古代高僧法顯、玄奘等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