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有国务卿没有总理?

咏歌一曲

在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兼任联邦军队的总司令,可谓是大权在握。因此,美国没有必要设置总理这一职务,因为这个位置被总统给占了。美国是总统共和制国家,虽然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但权力中心在总统。

在美国,副总统是没有实权的,唯一的作用就是给总统当备胎,在总统无法履行职务的时候接任总统职位。但是,国务卿却掌握实权,而且是美国内阁中的首席部长,假如将来总统辞职了,也得向国务卿递交辞呈。因此,美国政府的2号人物,并不是副总统,而是国务卿。国务卿是美国国务院的首长,但很容易被误解为“美国总理”。其实这只是翻译上的问题,给人带来了错觉。美国国务院,主要负责外交事务,相当于美国的外交部,但国务卿也分管部分国内事务,因此美国的国务院其实是个综合职能部门。美国国务卿之所以能够掌握实权,也主要和美国的政治实践有关。美国自建政之日起,联邦政府就非常重视外交工作,这直接关乎联邦政府的权威,同时也关乎着美国的国家利益,尤其是在19世纪后,美国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这为美国的崛起创造了机遇。

在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美国势力的不断扩张,联邦政府工作重心逐渐由对内转向对外,这就使得美国国务院的责任越来越重,国务卿这一职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很多情况下,美国总统会和国务卿讨论国家要务,而不会和副总统商量,足以看出国务卿的份量。假如美国总统是个弱势总统,那么此时内阁首席部长的作用就可以体现出来,这意味着国务卿能够在内阁中一言九鼎,变成强势国务卿,来主导联邦政府的决策,那么此时的国务卿,就相当于总理的职位。当然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在大多数时候,美国总统都是比较强势的,因为好不容易当上了总统,怎么会将话语权拱手让给他人?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在于美国总统仅靠自己是无法处理所有问题的,尤其是外交问题,国务卿是掌握话语权的,毕竟是最专业的人士。同时还需要明白,在1945年之后,美国开始当上了西方世界的老大,后来又变成了世界警察,要养一大帮兄弟,外交工作显然已经成为联邦政府的第一要务,那就在于要和盟友处理好关系,还要寻找潜在的盟友,在国际间玩平衡,耍套路,这都得需要国务卿出马。

美国总统自身的权力,更多时候是体现在决策方面,因为美国总统自身可能只是个专业政客,甚至可能没有从政经验,因此这就更需要依托于专业人士的辅助。在内阁中,国防部长替美国总统管理军队,在军队中,参谋长联席会议替美国总统指挥军队,而美国总统只负责决策。同理,很多联邦事务,最后虽然是由总统拍板,但内阁及其幕僚,才是真正的推手,为总统出谋划策。再者就是,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也在事实上分担了部分联邦政府的职能,因为如果要通过某一项有争议的法案,辩论环节是少不了的,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这往往会是总统所提倡的法案,而总统的法案,往往也经过了内阁的讨论,最后需要交给国会把关。因此,在权力运作方面,国会也稀释了部分总统的权力,这就更不需要美国总理这个职位了。


图维坦

一、美国由50个以州合众而成,美利坚合众国上的50个星象征合众国中的州拥有平等的权利。每州各自选举产生二名参议员共同组成101人的美国参议院(副总统兼参议长)。众议员按各州人口多寡由各州选举出众议员组成437人的美国众议院。美国的参众两院是美国最高的立法机关并拥有对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最高行政机关的有效监督,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的执法机构。因此美国是个三权鼎力,各州与中央政府互不隶属,各州委托中央政府统领美国外交、国防事务的国家统一管理之外,其佘的都由各州自行管理各州自己的事务,各州有各州自己的法律治理制度。 二、美国政府的工作重心无疑是外交与国防建设事务,以及涉及国家安全与财政保障等相关职能部门,美国总统兼任美国三军总司令,美国的国务卿是美国的外交部长,在总统领导下开展外交事务工作,这一切由美国制度设计决定,美国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经费不可能让美国政府变庞大…


留研

在很多国家,总理(首相)是一个基本配置。

比如,在总统制的国家,比如俄罗斯、法国、韩国,最高领导人是总统,但下面还有领导政府的总理;在议会制国家,比如德国、意大利、英国等,总统(国王、女王)是虚职,总理(首相)才是实权人物。

但美国是一个例外,有总统和副总统,副总统是虚职,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三军司令,相当于中国的国家主席加上国务院总理再加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

总统兼任了总理的职权,自然也就不可能再设总理了。

但美国国务卿,则又显得有些特别。国务卿执掌国务院,属于政府第一阁员,在政治序列中,仅次于总统、副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的领导人,在中国,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正国级领导人了。

但国务卿又不是总理,主要管的就是外交。当然,中国人感到很晕眩,也有翻译的因素。如果英文直译,美国国务院,实际伤是国务部,国务卿,实际伤是国务部长。中国称为国务院和国务卿,只是沿袭了民国时期的翻译名称。

国务部以前也管国内事务,后来随着美国的政府职能调整,逐渐变成了外交部了。这其实也正常,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外交关系非常重要。对其他国家来说,美国国务卿也自然位高权重。岔开说一句,随着中国强起来,外交部肯定会越来越重要,外交部长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

所以,美国国务卿在工作职能上,不是总理;但在政治地位上,却与很多国家总理类似。美国国务卿出访,经常享受的,就是总理级的待遇。


牛弹琴

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体制,三权分别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美国的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既是国家的元首,也是政府的首脑,这一点与其他欧美国家不太一样,许多议会制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都是分设的,比如德国,德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是德国的政府首脑则是德国总理,而且德国的实权实际上在总理手中。

美国有国务院,不过美国的国务院并不是美国的中央政府。国务院的国务卿也不是美国的政府首脑。美国国务院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美国的外交。美国国务院的前身就是1789年成立的外交委员会。同时还包括少部分的内政职能,包括掌管国玺、接受总统辞呈等等。所以,很明显,美国国务院不是美国政府。美国国务卿在美国的政府行政官员中地位是最高的,而且出镜频率也是最高的,因为美国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势力范围,所以美国的外交在美国政府的决策体系中有很高的地位。

所以,美国不设政府首脑的原因就在于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的政体,总统既是国家的元首,又是政府的首脑,而美国在建国之初为什么要选择总统制呢?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北美大陆处于战乱之中,不管是应对英国的威胁,还是进行战后秩序的恢复,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进行,所以美国就出现了总统这样的职位。

二战以后,美国总统的权力进一步加强,甚至有评论称美国总统拥有帝王般的权力,所以美国更加不太可能在行政体系里面出现一个制衡美国总统的政府首脑。


青年史学家

美国是总统共和制,总统就是政府的总理。

国务卿也不是主管国内事务的官员,而是主管外交,我们经常看到国务卿世界各地跑,对国际上的紧张局势说三道四。

美国是联邦国家,国内事务大多是各个州自主的成分比较多,什么印钞啊选举啊都没联邦政府什么事。于是外交成了政府的主要职责。总统是总理也是外交部长,国务卿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或者是总统的外交顾问,但地位比其它部门的要高。

如果美国总统去世或者遭到罢免,特殊情况下,总统的继任顺序为:

1. 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

2. 众议院议长

3. 参议院临时议长

4. 国务卿

5. 财政部长

6. 国防部长

7. 司法部长

8. 国土资源部长

9. 农业部长

10. 商务部长

11. 劳工部长

12.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

13. 住房与发展部长

14. 运输部长

15. 能源部长

16. 教育部长

17. 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18. 国土安全部长


小明快看天上有流星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国人所误会的问题——把美国国务卿误会为“美国总理”。


这是翻译的问题。

“国务卿”这个词,一听起来就有一种“总揽国务”的感觉,所以被人当成总理并不意外。这个词最早出自于民国,北洋政府中设计了一个官职叫做“国务卿”,结果被翻译直接套用到了美国政府中。

美国没有外交部,这是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一点。实际上,美国外交部英语叫做“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如何翻译这个词,让翻译犯了难,其实我觉得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个词更适合这个这个部门,是晚清的一个部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这段话的直译应该是“管理各国(州)事务的部门”,所以不知道哪位翻译大哥把他翻译成了“国务院”,那么它的第一领导自然应该叫做“国务卿”喽。由于中国的国务院是中央政府,所以很多中国人都误会美国国务院也是中央政府,实际上美国国务院等同于外交部。

但国务卿在美国的地位又不仅仅等同于外交部长。由于美国是世界警察,所以外交工作在它的政治生态中地位极其重要,国务卿的权力和地位要远高于其他部长。根据总统顺位继承表(有紧急情况时的总统继承顺序),美国国务卿的地位排在总统,副总统,众议长,参议副长之后,居全国第五,放到中国也是个常委级,可是我们的王部长连ZZJ委员都不是。

美国的总理,就是总统本人。



当今世界的主流政治体制无非几种,而中美俄的国家元首都属于高度集权的元首,可见国家强盛与否与政治体制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关系。

世界的主要国家里,日本、英国,实行的是首相制,君主立宪,皇宫里供着一个吉祥物,等于事实上的总理制。但日本的政党制度与英国不同,英国首相的更迭取决于哪个政党能统一议会。而日本的议会里几十年来都是自民党一统江湖,日本的首相选择主要看党派内斗。在世界主流国家里,首相的权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势,因为反对派实在不少。

德国,意大利,以色列,印度,实行总理制。这些国家各自有自己的总统(是的,印度也有自己的总统),充当国家元首作用。但总理完全掌控行政权力,比如默克尔和莫迪人尽皆知,却没人知道德国和印度的总统是谁。

法国政体独树一帜,法国实行总统总理双极制,学名叫做“半总统共和制”,法国总统掌握国防,外交大权,以及完全的人事任免权(除总理任免外,几乎不受议会掣肘)。但法国的行政则由法国总理负责,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所以在法国历史上,如果总统总理不来自同一政党,唱对台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而美国总统,跟这些制度下的掌权者都不一样。

美国总统被欧洲人称为“帝王般的总统”,虽然我们总讲美国三权分立,政党掣肘,但是在世界各国元首中,罕有权力如美国总统一样的。

外交权和军事权就不说了,几乎是完全掌控。内政方面,美国总统可以任免几乎所有政府高官(注意是政府高官),虽然需要议会批准,但很少有驳回的情况。对于行政权是绝对领导,虽然美国内阁远不如其他国家的内阁那么重要,但总统依然是绝对的内阁领袖。

对于立法和司法,总统也可以强势参与。总统有权否决立法,虽然这个权力很少使用。总统也有权任命最高大法官,这是一任总统的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之一。在美国,最高大法官地位极其尊崇,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大法官的任命是总统影响力的延伸,所以美国总统是完全可以影响司法的。

所以美国总统是集行政,军事,外交大权于一身。还能干预立法司法,比其他国家的总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国际组织把中美的中央政府集权程度列为第一等,不是没有原因的。


小约翰

国务卿(Secretary of State)大概是20世纪初期由日本引入到中国的汉译词语,从字面上看,中文语境中的“卿”对应的其实是“君”或“天子”,然而美国的政体却非君主制度,因此译词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国情。

国务卿这个词语的传播要归功于袁世凯。1913年,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并着手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条文,采取一系列手段扩大自身的权限。袁世凯还决定废除责任内阁制,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

袁世凯借用了当时日本人对Secretary of State的译文,将“国务卿”的职位安插进新约法中。顾名思义,袁世凯要以“卿”这个词语暗示众人,身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他所掌握的权力实际上无异于过去的皇帝。毕竟,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早在先秦以前,天子、诸侯之下就有卿大夫,秦朝时中央政府的完整结构更是三公九卿,甚至直到清朝,朝廷仍设有很多的“卿”,例如“大理寺卿”、“太常寺卿”等等。

因此,当袁世凯向梁士诒寻求意见时,称:“我欲取美国制,设国务卿一人,隶于总统府, 撤销院制,君谓如何?” 此言当即遭到梁的批驳,梁士诒反唇相讥道:“

美国有国务官长(Secretary of State),日本误译之为国务卿,字义已属错误,若夫我国在共和制之下,谁复卿卿者? ” 袁世凯虽然标榜“欲取美国制”,但仅以国务卿之译名来看,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反倒透露其急于称帝的野心。

等到《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后,政事堂成为当时的中枢机构,政事堂内设国务卿,以及“襄助国务卿与闻国务”的左、右丞,国务卿成为类似前清领班军机大臣一类的职位。


HuiNanHistory

世界各国政府在部门、职位、职能设置和称谓上虽各有不同,但也大同小异。

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大部分国王都不参政,如:英国、丹麦、荷兰、挪威、比利时、西班牙、泰国、日本等等,都是由首相执掌政权。而像沙特、约旦、卡塔尔等国国王,就直接掌控国家机构。

但有些采用共和政体的国家虽然同时设立了总统总理两个职位,有的是总理内阁制,总统“赋闲”,例如:德国、以色列、新加坡、印度;有的则是总统负责制,例如:法国、土耳其、俄罗斯、韩国,总理则相当于总统的替补。

还有一些国家只设立了总统而没有总理一职,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了。

美国宪法规定三权分立政策,立法权(国会)、行政权(总统)、司法权(法院),三者既统一又彼此制约。

美国总统既是一国最高行政长官,又是政府首脑,同时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一职。因此,总统治下的政府自然不会再设立总理职位,而是总统垂直领导各个职能部门。

国务卿经常令人混淆视听。究其根本,国务卿主管美国外交,并负责一小部分国内事务,所属部门亦称之为国务院。其官方地位排在总统、参议长、众议长、副总统之后。但实际上,国务卿在总统眼里还不如总统特别安全助理亲近呢。


流年逝水148633009



首先要明白,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高度自治的国家,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很有限。

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当时的十三个州都不愿意在他们之上再产生一个国家。他们的代表人认为,如果建立一个国家的话,那和英国有什么区别呢?还不如不打独立战争,因此各州之间自治就好了,谁也不要管谁,各过各的。如果在国家层面出现问题,大家就开会讨论解决。

但过了没几年,各州之间包括对国外经济政治往来,都出现了许多问题。他们悲哀的发现还是要组建一个政府,来负责国家对外的各种工作。

于是美国才开始了制宪会议,整体上的思路大家都能接受,就是国家不能干涉地方的政治和经济的独立发展权,但具体的国家层面上的构成就产生很大争议。

最后,还是由华盛顿出面协调,一项一项和各方来谈,才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美国宪法,并由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

因为美国刚刚建立,事情太多,美国宪法又和世界其它国家不同,为了国家稳定,华盛顿又担任一届美国总统。看到美国形势基本稳定,他以身体不好由,谢绝再次出任总统,回到家乡。



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总统的权力是比较小的,虽然表面上来说,美国是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来负责一切事实。

从西方民主政治实践来看,分为总统制国家和总理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就是总统负责国家层面的工作,总理制国家就是总理来负责国层面工作。

但美国总统的权力在最初,只有负责外交的权力和协调对名经济往来的权力。随着后来国际局势的变成,美国总统的权力才慢慢扩大,加入比如战争决定权等内容。

美国的国务院相当于外交部,国务卿相当于外交部长。因为美国是大国,对外事务比较多,因此国务卿的位置才显得比较重要。



美国总统的权力并不大,所以只有副总统,没有必要设置总理。

美国的副总统只是一个备胎,也就是在总统不方便时代行部分权力。在总统出事后,副 总统接任总统职务。比如二战后期,罗斯福总统死了,但任期没有结束,就由副总统杜鲁门来接任总统。



如果关心美国新闻,就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总统很少到地方上去视察工作,因为人家根本不欢迎他,除非是总统回自己的家中度假是可以的,但也没有人去巴结他,他在家中只是普通的美国公民。

甚至在前些年,奥巴马担任总统时,有一个民主党的州长多次公开骂他是个无能之辈,他也没有办法。有一次民主党开会,奥巴马希望党内团结,大家支持他,希望这个州长不要骂他。州长说,批评你是我们的责任,你没有权力干涉我们的自由和权力。

你明白了,在美国当总统大约就负责军事和外交,包括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制定,其它的事,包括地方上的人事任命,他都作不了主。


新知传习阁

美国总统同时行使总理职权,所以不设总理一职,国务卿职务相当于是外交部长第一副总理。由于以色列在国际上长期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处境,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以色列存在几乎是奢望。为此在美800万犹太族裔组成的犹太阴谋势力非常焦虑,集国会山、主流媒体、经济经融、文化教育、医疗科技、文化法律……资源,对美国政治的上层,进行游说、诱导、收买、渗透、欺骗直至操控。由于犹太人奉行的是老大背锅哲学,所以犹太人不会去担任总统职务,历届美国总统几乎都是了犹太人的傀儡,国务卿更是对犹太人言听计从,甚至直接由犹太人担任。由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关系到以色列的生死存忘,把实际上有损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外交工作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犹太阴谋势力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卿成了实质上第一副总,成了白宫的老二,也就很容易被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