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文曲星拜老壽星

民間故事,文曲星拜老壽星

文曲星

知識改變命運,不是現代人的專利,自古以來就有。

古時候只有讀書、參加科舉考試才是唯一的出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這句話中就可見一般。

考中狀元對一般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民間認為,他們都不是凡人,認為是“文曲星”下凡,在民間有很高的地位。

清朝嘉靖年間,朝廷重臣戴衢亨是科舉狀元出身,為當今皇上的老師,可謂是位高權重。

這一年,他到四川微服私訪,來到長壽縣,看到一戶姓祝的人家正在辦喜事,十分熱鬧。

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到對面的酒店買酒,突然一個小孩匆匆趕來,要太爺爺趕快回家,大家都在等他回去拜壽。

戴衢亨心想,難道這裡的人有壽星親自買酒的風俗?他想一探究竟,就隨了一份禮,跟著一老一少去祝家湊熱鬧去了。

祝家大廳張燈結綵,熱鬧非凡,一人多高的“壽”字懸掛在中堂,買酒老者只顧著忙裡忙外招呼賓客。

忽聽主事人高聲叫道:“吉時已到,兩箱奏樂,請老壽星入席!”戴衢亨趕忙過去拉買酒老者,老人家哈哈大笑說:“你弄錯了,我小小年紀過什麼生日?是我的太爺爺過一百五十歲大壽!”

民間故事,文曲星拜老壽星

壽星

戴衢亨正在吃驚,早有人挽著銀鬚垂胸的老壽星走了進來,眾人叩拜已畢,隨即按長幼尊卑入席就坐。

買酒老者正要招呼戴衢亨,哪知他竟然直奔老壽星走過去。

老壽星一看是生面孔,當即抱拳施禮道:“請問貴客是哪裡人?”戴衢亨靈機一動,想考考壽星,就吟出了一句上聯:“天子門生,門生天子,文星拜壽星。”

聽了戴衢亨的上聯,老壽星突然站起來施禮:“想不到是狀元公戴中堂大人駕到,失敬、失敬!”

說著把買酒老人叫過來,一面說他待慢了貴客,一面指著他說:“曾孫太爺,太爺曾孫,塾師謝帝師!”

戴衢亨大吃一驚,老壽星不但能根據上聯猜出他的身份、名號,而且還能巧妙地對出下聯,並道出了買酒老者是他的曾孫,真是好生了得!

原來老壽星生於順治五年,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朝,今天剛好是一百五十歲生日。

戴衢亨和老壽星開懷暢飲,得知他百歲仍在做私塾先生,感嘆不已,一定要與老壽星吟詩作對。

“文曲星”與“老壽星”對飲了六大杯酒,兩人約定以酒杯次數的“一二三四五六”幾個數字為題,湊成一聯。

戴衢亨搖頭晃腦吟出上聯:“一入龍門,二度為相,累三世縉紳,皇恩浩蕩。”

老壽星雙目微閉,不停地用手捋著銀鬚,突然睜開雙目,朗聲對道:“四時和風,五朝煙雲,觀六代子孫,康樂融融!”

聽了老壽星對出的下聯,戴衢亨佩服得五體投地 ,連連點頭稱讚。

待賓客散盡後,戴衢亨向老壽星討教長壽秘訣,老壽星的一番話令他肅然起敬。

原來老壽星是朱元璋第十一代孫,因為“祝”與“朱”諧音,才故意用的這個姓。

順治五年兵敗後,朱夫人懷抱著嬰兒逃到長壽縣,隱姓埋名,忍辱偷生。

等嬰兒長大後,知道父親生前暴戾貪婪,兵敗身死勢所必然。便隨遇而安,陶醉於山水之間,靜享耕讀之樂。百歲後,眼不花、耳不聾,仍能教書、下田。

說到這裡,老壽星向驚呆了的戴衢亨問道:“請問大人,人世間的功名利祿,有超過當太子、當皇上的嗎?如果連這些都視若浮雲的話,世上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人最難做到的就是放下二字!”

戴衢亨感慨之餘,拿老壽星一百五十歲為題,親自撰寫了賀壽條幅贈與老壽星:“古稀兩度又十載,難得放下;花甲三輪少卅年,終歸不凡!”

正應了這句話:有種幸福叫放手,有種痛苦叫佔有!

民間故事,文曲星拜老壽星

文曲星與壽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