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端午节一天天临近,要说近期沪上的「网红」美食,非粽子莫属了。

为求新鲜感,各种各样的新口味粽子层出,之前,周到君为大家吃遍了沪上5家老牌店的新口味粽子,相信看过视频之后,对于今年端午买哪家老字号的新口味粽子心里有点数了。

同时也有不少朋友告诉周到君:还是喜欢淳朴而传统的大肉粽,并且强烈推荐周到君——去古镇泗泾寻宝(粽)。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周到君「跋山涉水」,花了近2个小时,来到了这个古镇。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泗泾位于松江区,素有「百年上海,千年泗泾」之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就在这个牌坊对面的街上,周到君找到了让泗泾人民引以为傲的特色美食——广利粽子。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非遗」粽子,了解一下

广利粽子可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泗泾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管如何「网红」粽子「争奇斗艳」,它都在当地人心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其实,早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广利粽子就凭借好味道在松沪一带畅销,当时店主周广利将店开设在泗泾镇道院弄口(现文化路南路口)。

因为好吃,以创始人周广利命名的「广利粽子」名声在外,在沪上粽子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5年,广利粽子的制作技艺业被纳入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今年73岁、从1960年就开始在餐饮行业做学徒的王佩华,继承并且改善了广利粽子制作手艺,成为广利粽子制作技艺这项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截图自松江区文化馆官网

好吃的粽子穿越百年,走到今天,口味不断改善,紧跟一代一代人的喜好,种类不断增多,满足各种各样的要求。

想想就好感动啊~

赢在用料讲究

能「征服」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觉,当然一定口味独特。

「阅粽无数」的周到君,吃过一口后,真的被香到了——首先是扑鼻的箬叶清香,其次是恰到好处的肉香,最后是米香。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每颗粽子大小相当,都是250g左右。

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广利粽子店的老板王佩华告诉周到君,之所以这么香,是因为不管是糯米、箬叶这些原材料,还是酱油这些作料,都是精心比较后挑选的。

广利粽子的特色——广利大肉粽,可以说是广利粽子最传统的味道。根据王阿姨讲,也是购买者最钟爱的一款口味。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广利大肉粽的最大特点就是——每颗粽子里都有一肥一瘦两片肉,肉多米少,咸淡适口、香气浓郁。

粽肉用的是猪后腿肉,以及大排肥肉膘,王阿姨说,一般都是每天提前一天按需预定第二天的猪肉。

第二天一大早就按照一定规格切好猪肉,接着一遍遍清洗,直到一点血丝都不见,沥干水后再加佐料。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周到君看到,粽肉经过不下7遍的浸泡和清洗,直到最后的洗肉水都很清爽。

粽子好吃,粽叶当然功不可没,广利粽子的粽叶尤为新鲜、清香。

这一点周到君感受颇深——在后厨见证过粽子出锅的过程,首先传来的就是非常新鲜的来自粽叶的香气。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从直观上也能看得很明显,不管是煮之前,还是刚出锅,一颗颗粽子都是碧绿的。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王阿姨告诉周到君,粽叶是选用浙江的箬叶,而且得是春天采摘的叶子,因为春叶鲜嫩,另外广利粽子只用稻草包扎,更添了自然的味道。

新鲜的箬叶和草杆用沸水煮透,捞起后用清水洗净、沥干,然后才能拿来包粽子。

煮粽子也是关键步骤之一,在广利粽子的传统制作方法中,都是用老汁汤煮四小时后再焖上一小时,来确保粽子不生不烂。

而今,王阿姨把普通的锅换成了大型蒸锅。

煮1个小时,焖3个小时后出锅,煮熟的粽子就能米不沾壳,生熟适中,软糯入味,恰到好处。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它的性价比——

5.5元就能吃到“非遗”大肉粽!1只半斤重,4小时才出一锅!

同样是250g,新雅的黑毛猪肉粽价格要25元;其他老字号200g的普通肉粽,价格在9~13元不等。

相比之下,广利的半斤重(250g)大肉粽,只要5.5元一只,全店的粽子最贵不过6.5元。真的是非常感人了~

看了这么多,你馋了吗?

地址:泗泾江川北路155号(泗泾公园正门对面)

购买方式:现场购买;支持电话订购,快递到付

欢迎在下方留言,对此您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