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能參照公務員自然晉級嗎?

開心就好232197742

不能,專業技術崗位不能自然晉級。教師是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按照專業技術進行分類和管理,考察教學質量水平、教學資歷、工作實績和師德等,實行評和聘分離的專業技術特點,即評審專業技術和聘用技術崗位分開處理,必須具備了教師職稱資格後,單位有空缺專業等級的崗位,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通過競聘方式,競爭上崗,兌現所聘崗位工資。

專業技術職稱是資格條件,是繼續教育培訓、考試考核等合格後獲得的專業能力,是衡量專業水平的依據,是以個人申請和努力為前提條件。

專業技術崗位的層級和等級比例。事業單位實行崗位設置管理,專業技術崗位有層級等級比例,國家總體比例一般為1:3:6,即高級、中級、初級之間的比例;各層級內部還有等級比例,例如中級職稱內部的層級比例為3:4:3,即八級、九級、十級之間的比例。專業技術比較集中單位的比例可以適當傾斜,例如科研院所、醫療教育等行業,但不得突破單位最高等級規格。


舉例說明吧,例如一個學校有100名老師,按照一般比例計算,有10個高級職稱崗位,30箇中級職稱崗位,60個初級職稱崗位。呈現高級職稱崗位少,初級職稱崗位多的不合理晉升瓶頸,這才是專業技術崗位設置不合理的地方,是廣大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不能晉升的關鍵所在,而不是專業技術職稱本身的問題。只有改變這種畸形“梯形”職稱崗位設置,例如高級、中級、初級之間比例設置為3:3:4,就完美了,即10個專業技術崗位,就會有3個高級、3箇中級、4個初級,處於平行晉升通道,提高高級職稱專業技術崗位的佔比,放開任職需求,按照能力、專業實績和徳行等來使用人才,讓專業技術崗位和職稱相協調,減少高級職稱崗位設置的人為障礙,按才適用。

所以,教師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稱和崗位,不是實行自然晉級,而是實行合理的崗位設置比例,增加高級職稱的職數佔比,暢通晉級通道,按照專業技術才能兌現崗位待遇,這才是唯一正確地解決專業技術職稱和崗位矛盾的方案。



園林之友

先看看公務員是怎麼晉級的:


也就是說,公務員任職年限到了一定年份,就可以被提拔,就算不能提拔,也能享受高一級別的待遇。




教師呢,無論工作多少年限,如果沒有晉級,是不能享受相應級別的工資的,而且高級職稱名額有限,競爭激烈,需要很多證件,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質課……教書已經被孩子吵的頭疼,還要挖空心思去整這些證件,真累呀。

如果一味的為了晉級,去整各種證件,勢必影響教學,改變了職稱評定的初衷。

所以公務員的晉升制度比較合適,教師可以參照公務員晉升制度進行,能使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去,不必為了晉級傷腦費神,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大幸事。


花聚cat

這是個讓老師心酸的話題。

不過說實話,如果在公務員隊伍真的淪落到自然晉級的地步,那也真夠慘的。我有一些在機關裡工作的朋友,提拔得快的,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蹭蹭上升,說話底氣都足,而有些朋友提拔慢,等待年限夠了才自然晉升,心裡著實鬱悶得很。



職稱,是廣大一線教師的心頭之痛,呼喚職稱改革的聲音一刻也沒停止過。有很多人呼籲取消職稱制度,採取自然晉升的方式進行職稱評定,但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前不久主管部門表態,職稱不會取消,但可能會淡化論文,會讓職稱不與或儘量少與工資福利掛鉤,會以職稱促進一線老師的工作積極性等,至於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職稱為何如此受關注又如此被質疑,因為它關切到每個老師的切身利益,簡化職稱評定是大勢所趨,眾心所向。

第一,增加職數,平衡學校間差距。我有一個朋友在一所老學校工作,他們學校老師平均年齡達到47歲,但由於高級職數的限制,他們學校老師無論多優秀,都幾乎沒有希望在46歲前評上高級職稱,而旁邊一所新學校,不少老師30多歲就可以評上高級,不少老教師覺得不公平。所以我是支持以工作年限作為晉升的主要條件,職數的確造成不公。

二,弱化論文,取消課題。虛假論文氾濫,買賣論文的現象也不少,讓職稱變了味。不要規定論文在什麼刊物上發表,那沒什麼意義,沒多少人看。還有現在評職稱又加上了所謂的教研課題,近三年我參加了不少課題研討會,不少課題玩概念,故弄玄虛,耗時間耗財力。現在買賣課題的現象也不少,要扼制。一線老師靜心教書,反思進步,獲得同行,學生和家長認可才是最重要的,別太折騰。

第三,職稱評定要公開透明。我有個朋友,評中級職稱時三次不過關,也不反饋是什麼原因,弄得他十分鬱悶。一箇中級職稱都這樣反覆折騰,他直接對評高級失去了信心。



職稱本無罪,改變,少折騰,才能讓職稱發揮真正作用。


途蟲的百味人生

總體來說,公務員工資還是有一定保證的。根據《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非領導公務員的級別簡記如下:辦事員滿八年晉升科員,級別25,以後按照工齡的遞增,逐漸變成23級、20級、19級、17級。也就是說,非領導公務員只享受相應的級別和待遇,不具有行政領導職責。

那教師的職稱能不能自然晉升呢?尤其是農村教師的職稱能不能自然晉升呢?

就現在教師職稱晉升條件很難自然晉升,條條框框太多。首先是思想品德要求,然後就是工作年限、各種榮譽、鄉鎮工作經歷、論文著書、述職報告等。其中榮譽稱號和論文著書不是說來就來的。

首先教師工作很雜,除了正常教學外,還有各種教研活動、安全教育、參加繼續教育、課題研究等。

尤其是農村的小學教師包班語文和數學兩科教學,更是又忙又雜。哪裡有時間寫論文,即使在短時間寫篇論文,質量也不是很高,難以達到發表的的水準,著書更是無從談起。各種榮譽也是不太好得,百分比太低。教學成績前三名畢竟只有三個,各種比賽更是需要很長時間準備,而且參賽人員眾多,取得名次機會並不是太大。在教師表現都差不多時,有時還出現爭搶現象,個別教師還使用一些不合理“技巧”,助長了社會的不良之風。

最後一點就是學校內部有職稱結構有一定百分比設置,也就是說即使你夠條件參評了,但是沒有名額也是白搭。造成個別老教師雖然站在教學第一線,但還沒有評上高職。教師職稱制度確實讓一些教師寒心了。

不過教師的春天即將來臨,人社部已經明確,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在五年內完成。到底能不能能避免以上問題,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以上個別圖片聯刪。


林文在農村

教師工資主要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其它津補貼構成。工資要上升除過國家漲工資外,就要靠崗位工資提升,也就是職稱晉級。那老師能不能像公務員一樣,職級並行,幹夠十五年晉箇中級職稱,我告訴你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為什麼呢?聽我與你分析:



如果在教師隊伍實行職級並行,就造成了教師隊伍普遍怠教現象,反正教好教壞都一樣,十五年以後我會自然晉中級職稱,現實中好多老師好好幹了一輩子也就是中級職稱,還不如搞個培訓班或者輔導班,也不影響啥。特別是農村小學老師,課程本來就比較簡單乏味,這樣一搞,越來越沒有心勁。


在一個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給老師弄個職級並行,他還想車補,車補有了他還想公務員年終考核獎,考核獎有了他還想其他補貼,心思根本就用不到教學上。老師和醫生本來就屬於特殊事業單位,不同於行政單位,有些補貼不屬於你,就像公務員不可能要求教戶津貼(基本工資提高10%)。現在好多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這次事業單位改革被劃為了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既沒辦法評職稱,也沒辦法晉級。事業單位管理崗職級並行都是水中月,遙遙無期,比你們慘的人群很多。


現在老師待遇也不低,國家還在考慮給教師漲教齡津貼,就是要提高教師待遇,希望能夠承擔起教育大任。最後祝你們好運!!!


公職人員嚮導

先來說一下教師為什麼要晉級職稱,因為工資和職稱有直接關係,城市不知道怎樣,在我們農村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一個月相差八九百元,這在我們農村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因此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晉級,這樣一些弊端就出來了:

1.滋生腐敗,因為每年的職稱評定每個學校是有名額限制的,為了在學校能夠排上號,就要跟校長搞好關係,靠什麼?送禮。為了能排上號,就要有很多相關的證件,證件怎麼得,還得給上級領導送禮,滋生了腐敗。



2.幹群關係,每到晉級之時,領導也頭疼,怎麼排號?排上的高興,排不上的感到委屈,從而影響了幹群關係。

3.同事關係,當條件相同時,在工作中排擠努力工作的同事,同事之間說三道四,甚至到領導面前說他的壞話,從而影響同事之間的感情。



4.影響正常教學,工作不踏實,總想著我今年能不能晉上級呢?想什麼辦法能晉上呢?把時間都花在晉級上,從而影響教學。

總上所述,我認為教師職稱晉級應向公務員一樣自然晉級。


xjzxlhzmxy

這個可能性很小。教師是技術類,公務員是管理類,而且服務對象也決定教師該是要晉職稱。教師是教人子弟,需不斷學習提升自己,而公務員是管理事務,吃老本問題也不大。誰都希望把孩子放在好老師那,好老師的其中一個標準為職稱所代表的業務能力。

一、不能認為評職稱就不好,現在小學也能評高級職稱。

現在社會有點誤解,認為公務員的就是好的。其實不是。從工資角度來講:教師工資是按職稱走,只要職稱有、能聘得上就能加工資,但公務員不走領導崗位這條路工資並不高,基層公務員一輩子也就非領導職務正科級,而且還是退休前評到,退休也是這個級別。他們想努力沒有機會,教師努力一下職稱還是有機會評上。現在小學高級職稱退的挺多。雖然他們的工資標準不一定,但小學高級職稱退休不會比公務員非領導職務正科級少的。

二、服務對象所決定的。

雖然公務員晉級是按年級自然晉級,但消磨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可不會影響他們管理。但教師不一樣。如果教師也是自然晉級,那他們也就缺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都知道,社會在變,知識也在變,教師更需要變化。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希望。

三、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難處和優勢。

教師有寒暑假,而且現在國家也在不斷提高教師的待遇,特別是山區老師的待遇。

這幾年教師工資明顯有很大提升,山區及基層學校條件要差些。

四、希望對評職稱方式進行改革

如果可以,不要對各種職稱名額進行限制,只要達到條件就給予聘任。同時,在評職稱更側重課堂實踐。

退休前也如公務員一樣給予高級職稱待遇!


顧盼生輝Ann

這是完全可行的!教育是一件系統工程,老師既要教給學生知識,又要育人,百年樹人,教育來不得急功近利和揠苗助長,而現行職稱的評比,卻恰好需要老師在短時間內出成績!老師的成績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學生分數,為此,無形中就迫使老師去拼命追求學生的高分數,不惜加重學生的負擔,讓孩子疲憊不堪,厭學,甚至走向極端的輕生的都有!假如想給老師多一些輕鬆從教的氛圍,就必須解決老師最關心的職稱問題,只有職稱問題不再成為老師的後顧之憂了時,老師才能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全面發展,最終為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雨愛1125

不能,教師同公務員不同,教師晉級要憑水平和實力,一個教師一天上一,二節課,還備課幾個小時,併發言論說累。過去的老師每天最少四,五節課,他們講課時書也不看,全記心中,一個教師上一節課備課幾個小時,是現學現賣,這樣低水平的教師幹一輩子也是一輩子誤人子弟,根本不配當教師,更談不上晉級,漲工資。現在教育混亂,教育質量太差,一大部分原因是由這些低能低德的教師造成的,他們這些人臉皮最厚,還大談晉級,漲薪,升公務員等等,真不知恥!


佛在心中241

關於公務員,是沒有晉升副科級的、正科級的,等夠了年限例如十二年能自然晉升副科級待遇,而教師呢?工作十幾年的本科沒晉升中一職稱的全國不算少吧?

建議你沒有晉升職稱的教師,參照公務員按照年限自然晉升或者取消教師職稱。

很高興給您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