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时的铸剑大师,主要集中在南方?

为什么春秋时的铸剑大师,主要集中在南方?

剑,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相传在上古黄帝与蚩尤逐鹿大战时,双方就已制剑为兵。由于历史悠久,故后人称之为“百兵之祖”。

从目前考古出土的实物来看,最早的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从那时到东周,大多以青铜铸剑,由于材质、技术等原因,早期主要是匕首式的短剑,至春秋晚期开始流行长剑

为什么春秋时的铸剑大师,主要集中在南方?

而这一时期质地精良的宝剑,大部分都出自南方,主要是吴、越(闽越)、楚、巴蜀。那些传说中的名剑以及铸剑大师,也大都产自南方、是南方人。比如铸造了龙渊、泰阿、工布、湛卢、鱼肠、巨阙等名剑的欧冶子,是越国人;铸造了干将、莫邪的干将,是吴国人;相剑大师风胡子,是楚国人……在吴、越、楚的某些遗址,还出土了历史名人如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所使用的宝剑。

为什么春秋时的铸剑大师,主要集中在南方?

那么,为什么这一时期的名剑和铸剑大师,会主要集中在南方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但最关键的一条,是跟当时南北方的战争模式有关。我们都知道,春秋时的战争仍是以车战为主,这就决定了剑并非战场上的主力武器,战车上的士兵主要是使用戈、矛、戟这类长兵器,只有在失去长兵器时,才使用剑来防护自己。

为什么春秋时的铸剑大师,主要集中在南方?

不过,在南方的吴越以及与之相邻的楚等地,由于多山川、湖泊,军队的主力不是战车,而是水军和步兵,所以多使用适于近战的剑。南方之盛产宝剑,正与当地的“市场需求”有关

为什么春秋时的铸剑大师,主要集中在南方?

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是我国战争中用剑最鼎盛的时期。到了汉代,最主要的敌人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为了抗击匈奴骑兵的进犯,汉朝积极扩充骑兵,所以骑兵发展很快。而骑兵在打仗时,也较少使用以刺戳为主的剑。这样在汉代以后,剑就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而主要为佩带仪仗或防身自卫的器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