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即明思宗,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在位期间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朱由检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的一位皇帝,而且是明朝历史上除了朱元璋、朱棣之外最勤政的皇帝,但他的勤政,非但没有挽救明朝,反而使自己成为了明朝的陪葬品,最后落得个自缢身亡,不得不使后人感叹。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在位最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铲除魏忠贤,清除阉党,这其实是违背他哥哥(天启帝)的遗愿的,所以,有的史学家说过,朱由检铲除魏忠贤,其实是错误的,论对治理国家的手段,朱由检比不上魏忠贤,但这只是一家之言,毕竟一个太监,专权朝廷,在有能力,世人都是不服的。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再勤奋,也挡不住破屋偏遇连阴雨,漏船偏遇打头风。自从朱由检继位以来,北方开始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百姓流离失所,只有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后来,蝗灾、瘟疫接连而至,老百姓没有活路,都起来造反,给地民变不断的爆发,其中尤其以李自成的起义最为强大。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为剿农民起义,崇祯帝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用人存疑,以至责无成效皆功亏一篑。在东北,努尔哈赤在万历年间经过30多年的征战统一了女真族的全部。之后正式称汗,建立后金,接着努尔哈赤便开始了对明朝的进攻。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崇祯帝启用已经解职回乡的大将袁崇焕出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平息后金叛乱。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用大炮打死后,儿子皇太极继承了他的汗位,但是疑心太重的崇桢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结果是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然后传首边关示众,尸体被北京民众争买而食,家被抄,但家无余资。袁崇焕死后,副将祖大寿闻讯大惊,率领部下毁坏山海关而出,直奔锦州,投奔后金。祖大寿给他的外甥吴三桂写了一封招降信,但这时的吴三桂不从。祖大寿投降后,崇祯帝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统领吴三桂等八总兵共十三万人前往救援锦州,洪承畴在镇压李自成的征战中,立了大功,但在锦州被围了六个月,食尽,被俘,投降后金,吴三桂逃走。锦州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日,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称帝,立国号“大顺”。李自成随即分兵两路剑锋指向北京进军。正月,朝廷拜大学士李建泰为督师,出京抵御大顺军,为了鼓舞士气,崇祯帝隆重地在平台为即将代帝出征的李建泰举行“遣将礼”。不料,风云突变,三月,李自成大军即兵临北京城下。十八日,崇祯于仓促之中第五次下诏罪己。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绝望无助的崇祯帝强打精神举行了最后一次家宴,当夜酒宴罢后,崇祯帝即安排太子慈烺、三子定王慈炯、四子永王慈焕逃离皇宫。随后,崇祯帝在宫中亲自持剑砍杀妻妾、女儿,幼女昭仁公主致死,长女长平公主断臂重伤,一生贤德的周皇后于坤宁宫自缢。十九日凌晨,天将曙明,崇祯揩御笔太监王承恩离开紫禁城,登上皇家禁苑煤山,在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时“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衣上以血指书,公元1644年甲申年的3月19日这一天,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统治华夏中国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的亡国祭日,每逢此日,黄宗羲、顾炎武等明末遗民必沐浴更衣、面向北方、焚香叩首、失声恸哭。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虽然勤于政事,但他却没有他先祖朱元璋、朱棣似的有雄才大略,腹有良谋,本人既无治国之才能,又无任人识人之本领,导致在多次的决策中错误百出,使得本来就不利的局面更加的困难。加上他本人的多疑、猜忌、刻薄、不勇于承担责任等性格劣性,使得他与大臣们的关系很差,最后在临死的时候,可谓是众叛亲离。但崇祯帝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比他父亲、哥哥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崇祯帝普遍抱有同情,认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