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雄州黑陶

刘小伟

在雄安新区,不但有宝贵的白洋淀水、地热温泉水、地下矿泉水这丰富的“三水”资源,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雄州黑陶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这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有关历史学者考证,黑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构成中华思想文化的渊源龙脉。随后,在鲁、陕、晋、豫、冀等地都有类似发现。据了解,雄州黑陶的来历,则是因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亲征伐辽,收复瓦桥关(今雄县南关),置雄州,因而取名为雄州黑陶。

河北省文物局在雄县踏查燕南长城时,发现了多处战国遗迹,并采集了大量陶片标本,进一步考证了雄州黑陶的悠久历史。明清时期,雄县昝岗镇孤庄头村就广泛流传黑陶工艺,拥有许多高水平的黑陶制作艺人。黑陶的工艺在代代相传中不断改进,满足着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黑陶属于无釉陶器,有着“黑如漆,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原料为雄县特有的纯净细腻的红胶土,制作上主要有选料、压滤、练泥、拉坯、修坯、压光、刻制、磨光、干燥、烧制等一系列工艺。因产品技术含量高、产量小、销售价格低等因素,雄州黑陶的生产曾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但为了把有着悠久历史的黑陶工艺一代代传承下去,雄县的工匠们一直默默地坚守,细心地经营,并不断创新。1986年雄县昝岗镇孤庄头村张承秀、刘章锁、刘双喜等人联手创办了雄州特艺陶瓷厂。后来在中央工艺美院专家、书画名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传统工艺得到升级创新,在祖传黑陶手艺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技术上的创新发展和艺术上的精巧构思。他们制作出的黑陶器皿具有独特的造型,质地坚硬,颜色乌黑,外表光亮,胎壁细薄,做工精巧,用作装饰的花纹和少量的镂空图纹,匀称端正,质朴大方,令人称绝。黑陶制品既有日常实用的笔筒、储物盒等用品,也有较为复杂、造型设计更为精巧的砑光觚、砑光葫芦、龙凰杯、双座古龙等艺术品,品种达460多个,色泽也有乌黑、银灰、紫靛等多种,并形成了仿古、现代、民族、西欧等多种流派、多种风格相结合的独有特色。

自2002年以来,雄州黑陶多次在全国工艺品展销会上荣获各种奖项,产品已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雄州黑陶经常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朋友,蜚声海内外。

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雄州黑陶这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瑰宝,再次受到高度关注。如今的雄州黑陶已成为雄县的一张“名片”,也是雄县唯一的一项手工艺特产,声名远播,远近闻名。

历史悠久的雄州黑陶

黑陶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斌

历史悠久的雄州黑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