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以寫實主義創作觀念和手法融入傳統藝術因素,以及通過現代主義的藝術表現性,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迴歸,是中國現代油畫的兩大文化融合模式。其中,以李毅士、徐悲鴻、顏文樑為代表的融合,著重點是站在改革本土的傳統繪畫基礎之上,維護油畫寫實傳統在本土的完整移植和延續;以林風眠、劉海粟、吳大羽為代表的融合,著重點則是基於感應現代藝術潮流的基礎之上,將目光投向本土文化汲取滋養,調和油畫形式風格在東方的變格和再生。

由此相應導致20世紀30年代前後中國油畫歷史上重要的“寫實派”與“新畫派”之說,前者在既成的經驗模式中,實施以美術教育實踐為藝術重心,相應開拓對中國現代油畫教育體系的填補和自治;後者則在新興思潮的影響下,實施以美術研究探索為藝術重心,相應開拓對中國現代油畫創作風格體系的突破和開放。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1928年,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大門(現“平湖秋月”附近)

1928年,林風眠在杭州西子湖畔創辦國立藝術院,提出的辦學理念即是:介紹西洋美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正是在這樣的理念的指引下,林風眠成為“調和中西藝術”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家。觀林風眠的畫作,我們很難說出這具體是中國畫、還是西洋畫。既是說不出,便是對林風眠藝術理念的一大認識。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專場

LOT2006 林風眠 和鳴 1977年 紙本彩墨 34.5×46.2 cm

款識:一九七七年,宗安同志正畫,林風眠。

鈐印:林風眠印

備註:上款人宗安即為張宗安,浙江定海人,1945年在上海滬江大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10月,到中國福利基金會工作,先後擔任宋慶齡的秘書、保健科副科長和戰災兒童義養會中國分會副總幹事。1955年2月,轉業到外交部。1979年-1984年7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

RMB 800,000-1,000,000

《和鳴》創作於1977年,藝術家通過筆墨特有的性質,處理這四隻小鳥,淡墨為遠,重墨為近,又以筆墨與宣紙接觸產生的暈散,巧妙地表現出小鳥絨毛的質感,自然而然,平淡天真。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澄道--近現代書畫夜場

LOT833 林風眠 漁舟唱晚 紙本鏡心 67.5×67.5 cm

款識:林風眠

鈐印:林風眠印

展覽:

“水墨·世紀變革與藝術新路”,北京民生美術館,2015年

出版:

《中國藝術大展——林風眠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年,內頁

《水墨·世紀變革與藝術新路》,北京保利,2015年,p33

RMB: 1,200,000-1,500,000

《漁舟唱晚》是林風眠典型的方形畫面,他在畫中並不追求立體感和逼真性,而是強調東方藝術特有的線條感,在構圖上層次嚴密,遠處天空與地平線連綿起來,微風輕拂下,蘆葦搖曳,這是一種林風眠特有的風格,悲涼、孤寂、空曠、抒情。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澄道--近現代書畫夜場

LOT832 林風眠 仕女 紙本彩墨 67.5×70 cm

款識:林風眠

鈐印:林風眠印

RMB: 1,200,000-1,500,000

《仕女》表現了一位嫵媚而摩登的成熟女性。領口的綠色紐扣,既寫意又傳神,背景極滿,表現籬笆後紫藤盛放的花園,色彩繁而不亂,與人物衣飾為同一色系,遙相呼應,表現出藝術家對形式語言的關注及其所達到的高度。

吳大羽是中國傑出的現代主義藝術大師,中國抽象繪畫奠基人,油畫家、美術教育家和詩人,也是杭州藝專的創辦人之一,並且是杭州藝專西畫系的首位主任。吳大羽的藝術多取法於法國現代繪畫諸流派,早年曾作大幅具象畫,色彩強烈,富於視覺衝擊力。晚年繪畫多為抽象、半抽象之作,色彩濃郁絢麗,對比鮮明,筆觸流動暢達,舒自如,形色交融間自顯東方藝術之韻致。吳大羽《無題--178》創作於1950年代,變化多姿,是市場難得一見的大尺寸蠟彩作品,酣暢淋漓的筆觸,體現剎那的靈感,以及力量和感受的微妙變化。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專場

LOT2007 吳大羽 無題—178 1950 年代 紙本蠟彩 39.4×27.8 cm

出版:《吳大羽作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 年,p231

RMB 800,000-1,000,000

林風眠、吳大羽都是現代繪畫的拓荒者,可謂開宗立派,多位享譽海內外的現代主義大師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等藝術家,都出於他們的門牆,受他們的啟發和影響甚深。此次春拍,在“澄道--近現代書畫夜場”與“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專場”中,共推出六件吳冠中作品,創作時間貫穿1940-1990年代,全面呈現藝術家的不同創作時期的藝術風貌。

《巴黎風景》創作於1947年,經《吳冠中研究文選》出版,是吳冠中留法時期罕見的風景畫作;《灕江》為藝術家奔赴貴陽、途經桂林探望岳母途中,在寫生手稿的基礎上創作所得。吳冠中對桂林甲天下之景情有獨鍾,曾於七十年代三度踏足桂林,並以其景為題,開始了長達二十餘年的創作。由此可見,桂林為吳冠中致為重要的靈感之地,而灕江亦是吳冠中創作中多次表現的題材。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專場

LOT2010 吳冠中 巴黎風景 1947年 木板油畫 26.5×38.5 cm

簽名:荼

出版:

《吳冠中研究文選》,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p132

RMB 800,000-1,000,000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專場

LOT2011 吳冠中 灕江 1976年 木板油畫 44.5×44.5 cm

簽名:荼 七六

RMB 2,000,000-3,000,000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吳冠中特立獨行的藝術觀念與繪畫創作在中國畫壇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也開始創作水墨作品,其作品構思新穎,表現手法質樸自然而又充滿現代感,將詩情畫意通過點、線、面的交織而表現出來。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澄道--近現代書畫夜場

LOT835 吳冠中 香港中環 1990年 紙本彩墨 68×137.5 cm

款識:吳冠中,一九九○

鈐印:吳冠中印、九十年代

展覽:

“吳冠中眼中的香港”,香港土地發展公司,1991年

“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紀念吳冠中先生逝世一週年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

出版:

《吳冠中眼中的香港》,香港土地發展公司,1991年,p1

《吳冠中—一個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大英博物館,1992年,p111

《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吳冠中—尋故人》,翰墨軒,1995年,p12-13

《吳冠中作品收藏集Ⅱ》,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p170-171

《吳冠中全集6》,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p316

RMB: 12,000,000-15,000,000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專場

LOT2012 吳冠中 蘇州園林 1980年 紙本丙烯 27×39 cm

簽名:荼 80

RMB 800,000-1,000,000

《蘇州園林》描繪初春景色,大面積地塊面結構,有鉤有染,把中國的意境美和西方的形式美完美地結合。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澄道--近現代書畫夜場

LOT834 吳冠中 幽亭觀魚遊 1981年 紙本水墨 68.5×46 cm

款識:為一九八一年全國最佳運動員作。

鈐印:八十年代、吳冠中印

出版:《體育報》1982年2月8日。

展覽:

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紀念吳冠中先生逝世一週年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

RMB: 1,200,000-1,500,000

《幽亭觀魚遊》系藝術家為1981年的全國最佳運動員所作的小景作品,遊人、假山、綠藤、金魚,構成了色彩斑斕的世界。畫面簡潔清新,靜止卻又生意盎然。

北京匡時2018春拍開宗立派:中國美術教育中的林吳體系

澄道--近現代書畫夜場

LOT836 吳冠中 鬧人春色誰家院 1988年 紙本彩墨 62×69 cm

款識:鬧人春色誰家院,燕子來尋舊時巢。吳冠中,一九八八年。

鈐印:冠中寫生、荼

展覽:

“藝冠中外—吳冠中藝術展”,山東省博物館,2008年

“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紀念吳冠中先生逝世一週年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

出版:

《吳冠中全集6》,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p197

《藝冠中外—吳冠中藝術展》,百雅軒,2008年,p56-57

《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內頁

RMB: 2,200,000-2,800,000

《鬧人春色誰家院》亦寫江南春景,藝術家努力將油畫在體面及色彩造型方面的表現力融入水墨的畫面中,與水墨的點、線結合,形成融洽和諧的新面貌。

北京匡時2018春季拍賣會

預展:

6月13日 - 6月14日

拍賣:

6月15日 - 6月16日

北京嘉裡大酒店

(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