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丰镇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王立人

在内蒙地区畅销的丰镇月饼起源于隆盛庄,这种月饼在隆盛庄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清朝末年民国初期,隆盛庄是集市贸易和手工业很发达的集镇,各行业店铺都很多,从大北街到大南街,以及西巷子、大东街都是商铺,缸坊、油坊、陆成行都很繁荣,糕点、干货加工也很兴盛,在糕点加工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商号有上三元、隆兴元和义明元等,这些商号制作精细点心、干货和月饼等,精细点心的品质可以与北京稻香村媲美,干货有四头麻页、蜜麻页、糖麻页、蜜酥等,月饼有提江、翻毛、上红、包馅月饼、糖老汉和混糖月饼等,混糖月饼就是现在的丰镇月饼,是当时隆盛庄在中秋节最盛行的节日点心,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些。

丰镇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混糖月饼的制作质量取决于和面的方法和烘烤技术。

混糖月饼的和面方法是将面粉、胡麻油、糖和少量水按比例备好,把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将其它配料加入油中,迅速和好(古法制作还需加入一定量的碱,因为那时还没有酵母粉、苏打粉等发酵辅料),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月饼制作水平的高下取决于制作师傅的和面发酵技术,质量好的月饼放到陶瓷缸中,可以从中秋节保存至春节而不变质。

丰镇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当时制作月饼用的烤炉是由生铁铸造的圆形烤炉,这种烤炉有直径大小不同的多种规格,上盖上有上火,把炭块点燃后,并在碳上盖些泥,盖泥的目的是减少热量向上散失,使炭火主要用来加热上盖,从而保证炉内月饼的烘烤质量,上盖温度过高,则易烤糊,温度过低,则烤不熟,所以这盖泥就很有讲究,既要保证炭火的正常的燃烧,也不能使炭火有太多的热量损失,故而对看炉师傅的炉火控制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上世纪50年代,这种烤炉被箱式烤炉代替,现在大多用电烤箱,时代在进步,装备的更新换代,也带来了加工工艺的变化。

丰镇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隆盛庄月饼不仅糕点行制作,其它行业也有兼营月饼制作的。

月饼制作工艺比较精细,混糖月饼一斤分四个,当时也没有包装盒,都是用红绿软纸包装,包起来是相对规则的圆柱体,上面还有印花商标,是送礼的佳品,不像现在的丰镇月饼,薄厚不匀,形状不圆。隆盛庄人称之为“提江”的月饼就是现在的主流月饼,都是用特定的磨具制作,规格有一斤、半斤、四两和二两等多种(当时十六两为一斤),售卖时各种月饼按大小依次堆叠,自然形成一个圆锥体,称为套月饼,是节日馈赠之佳品,在当时的隆盛庄非常盛行。

丰镇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混糖月饼还可以包糖馅制作成一种规格较大的月饼,并在其表面压制一些精美的花纹,隆盛庄人称之为“大月光”,用来在中秋夜全家团圆时贡拜月光之用,在中秋节通常每家每户都会制作这么一个“大月光”,根据家境不同,制作规格有三斤的、五斤的和十斤的等多种,贡月后分给家庭成员每人一份,是团圆的象征,隆盛庄当年制作的“月光之最”是由水果行“清德店”订制的,由隆盛庄的杂货店“万庆厚”制作,用面120斤,直径有一米多,厚度有20多公分,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皮面和糖馅厚度均匀,制作时需先用蒸笼蒸制一段时间,再放置在烤炉中烘烤,“万庆厚”专门从山西定制了最大的烤炉——奥八炉,这种烤炉比一般烤炉大得多。烤制“大月光”的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因此火候必须严格控制,火大了,月饼发焦,口感不好,火小了,饼发软,不能固定成型。当时的看炉师傅叫月娃,手艺很好,相当有经验,每年制作都很成功。

丰镇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清德店”是一家水果批发店,由王家弟兄经营,中秋节店内驻有从山西来的水果商贩,售卖山西产的槟果、葡萄和梨等秋季水果,当时交通工具落后,这些水果多由畜力车、小推车,甚至是肩挑运至隆盛庄,再由“清德店”批发给隆盛庄大大小小的水果商贩,赶在中秋节前出售。“清德店”相当于是个批发市场,为了招揽生意,在中秋夜会在店内宴请山西商人共度佳节,“清德店”的晚宴非常丰盛,并会在贡月完毕后与大家分享“大月光”,会将这个超级“大月光”切成小块,然后分给这些山西商贩,通常这些山西商贩会将这一块“大月光”带回老家与家人分享,所以要求月饼切开后不能松散变形,工艺较难。“万庆厚”的老师傅经过反复试验,完成了“大月光”的加工工艺研制,“万庆厚”给“清德店”制作的“大月光”是当时隆盛庄“四大”中的“一大”,并延续了许多年,隆盛庄的混糖月饼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气的。

丰镇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丰镇隆盛庄混糖月饼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50年代,走出去隆盛庄人也将这种混糖月饼的制作工艺带到了周边各地,察右前旗、丰镇和集宁陆续都有了这种混糖月饼,为现在的“丰镇月饼”奠定了基础。

全国各地都有地方特色的中秋月饼,丰镇原有的一种月饼叫“搽酥月饼”,制作工艺和口感与混糖月饼有差异,但随着“混糖月饼”的到来并深得丰镇人民喜爱,这种本土月饼逐渐被边缘化,发源于隆盛庄的“外来和尚”却被堂而皇之的冠名为“丰镇月饼”。

王立人

1946年出生于隆盛庄,在隆盛庄第二小学,隆庄中学就读。喜好理科,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辛勤耕耘数十年。曾在隆庄中学任高中物理教学,又在新疆奎屯市二中任高中物理教学。热受教学工作,没有离开讲台。致力钻研高考教学,发表教学论文,编写教辅资料,深受学生欢迎。担任过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被评为特级教师,享受政府津贴。現己退体,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