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老司機”:廚師也要入鄉隨俗 開出的菜品有講究

温江“老司机”:厨师也要入乡随俗 开出的菜品有讲究

壩壩宴講究個氣勢。

温江“老司机”:厨师也要入乡随俗 开出的菜品有讲究

肖崗親自掌勺。

温江“老司机”:厨师也要入乡随俗 开出的菜品有讲究

菜品用料都是定製。

成都西北邊上,溫江和郫縣相交之處有個萬春鎮,古蜀魚鳧城遺址就在此處。傳說魚鳧王驍勇善戰,其部落早年以漁獵為主,為擴大統治疆域,魚鳧王出兵一統成都平原西北部各個部落。隨著朝代不斷更迭,王國也逐漸消失於歷史迷霧中,只留下地下埋藏的陶片和石器佐證其留下的文化遺存。

萬春鎮民俗文化也源遠流長。多年來,魚鳧村以川西林盤資源和魚鳧歷史文化為基礎,成為川西壩子著名的新農村之一。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而保留的傳統民俗文化卻不曾改變,壩壩席,這種熱鬧的聚會就是其中一種。

萬春“春臺會” 10戶人家擺宴請鄉親

每年的三月初八,萬春鎮的人們便會在場鎮上集聚起來,買賣農具,為新一年的農活備齊裝備。這一天,被當地人稱作“春臺會”。每年春臺會上,溫江、郫縣兩地的人們便攜老帶小出來趕場,這一天也是親朋好友聚會的日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買賣農具的少了,但趕場的風俗依然傳承下來。趁著這個日子,居住在萬春鎮魚鳧橋街道旁的幾戶人家,因為春節期間沒有“過客”便聯合起來,趕在這個時間請當地有名的壩壩宴班子,辦一場壩壩宴,招待親朋好友。

4月23日,又到了一年的三月初八,萬春鎮上一派熱鬧場景。這次的宴席主家大約有10戶,總共辦了28桌。蒸籠疊得高高的,2米多長的案板上擺滿了雞鴨魚肉,臨時搭建的鐵架子上,是淘好的菜和需要加工的半成菜品。

陳阿姨是遠近有名的“墩子”。墩子是川菜中廚師種類之一,主要職責就是切菜、配菜的(菜品管理及菜品看相、花刀技術),也叫二廚。一早,陳阿姨就來到場鎮上,忙著張羅今天的宴席。大大的盆子裡裝滿清水,陳阿姨雙手捧起青菜,刷刷兩下,擇掉老的葉子,再把剩下的菜葉洗淨,一一整理在一旁的簸箕裡。一旁支起的灶臺旁,擺著20餘種調味品,豆粉、醬油、醋、味精、白糖、雞精、鹽巴等佐料一字排開,規規矩矩,巴巴適適。

灶臺旁,站著一箇中年男人,圍著圍腰,手拿大鍋鏟,伴隨著油爆蔥薑蒜的香味,一道道熱菜從他手中起鍋。這名大廚名叫肖剛,萬春鎮魚鳧村人,是當地有名的壩壩宴廚師。

到了中午,客人們陸陸續續都到了,大家都不拘謹,遇到熟人寒暄幾句,便互相結伴找空桌子圍坐下來,一桌一桌圍起,等著飯菜上桌。

“盯到,盯到起,上熱菜咯!”冒著熱氣的飯菜,在熱熱鬧鬧的喜慶氛圍裡上桌了,一群人說笑著,將這場春天裡的聚會與原汁原味的鄉間壩壩席美食味道相融合。

九大碗民俗 菜品講究不斷更新

現在,該壩壩宴的主人出場了。

他叫肖崗,今年46歲,用他自己的話說,人生中有一半時間都在和壩壩席打交道。199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23歲的他向自家一位辦壩壩席的表叔拜師學藝,從此與辦宴席結緣。在此之前,他嘗試過賣水果、在工地上幹活,甚至還曾短暫經營了一家肥腸粉店。

和壩壩席最初的緣分,也是在這段時間萌芽。準備結婚時,肖崗和妻子找先生挑了日子辦宴席,但那時候,辦壩壩席的師傅太“俏”了,夫妻倆原本定下的吉日沒能請到壩壩席廚師,便只好隨了壩壩席班子的時間,改了婚期。那時候起,肖崗的心裡就對辦壩壩宴生意有了意識。

“我在師傅那兒學徒的時候,師傅都接近60歲了,我算得上他的關門弟子。”肖崗回憶,開始學徒時,主要就是看著師傅做菜,給師傅打下手。“那時候主要就是學九大碗,怎麼醃肉、怎麼上蒸籠,眼睛‘吃得到貨’,就能學會。”他說,跟在師傅身邊,先做了三戶人家的宴席,自己也就能夠獨自上灶了。

上灶,意思就是掌勺,主廚。“我小時候就喜歡煮飯,有時家裡來了幾個客人,我媽就會喊我去弄幾個菜招待大家。”回憶當年的學徒時光,肖崗頗有些自豪,“那個時候辦席,大概就是5元錢一桌,辦30桌就是150塊錢,我和師傅還有一個師哥,一人分點,主人家還給我們買包煙抽。”

如今,肖崗自己也當了師傅,帶了4位學徒,學徒也各自有了自己的事業。他教徒弟時,和自己的師傅一樣,“都是先看,勤快,人機靈,就行了。”

傳統的九大碗做法,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又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菜品也不斷更新。糖醋排骨、扇子骨、酸湯牛肉等等,都是新菜品。

答應的壩壩席 過多久也要兌現

從業23年,如今的肖崗算是“老司機”了。他知道,隨著鄉村壩壩宴市場越來越被人看好,做這門生意的人也多了起來。肖崗說,如今僅在萬春鎮上,就有好幾十家辦壩壩席的班子。肖崗認為,他從1995年開始當學徒,到現在算是小有成就,其中2005年是一個重要節點。

肖崗回憶,那年,一位場鎮上的老人去世了,老人的親屬請來他們一班人等來辦喪宴。雖然那時自己已經辦壩壩宴差不多10年,但幾乎很少在場鎮上露過臉,但那次壩壩宴則為他打響了名號。肖崗說,那次壩壩席辦得相當理想。整場宴席一次出菜,一下子就出了60多桌,口味也很不錯。當時宴席上也有其他廚師來坐席,也得到他們的肯定。

那次以後,肖崗的名氣在鎮上傳開來。

那個時候交通還不是很方便,180多公里路程,好多地段是崎嶇山路,一般的廚師都不願意跑那麼遠做“蝕本生意”。但肖崗答應了就要兌現。當時仁壽的那家主人大喜過望,他們請了兩輛車,一輛貨車拉壩壩宴所需的物料,一輛轎車裝上肖崗壩壩宴班子的8位廚師。肖崗在物料車子裡除了裝有桌椅板凳,還帶上了許多當地的調味品,害怕做出來的味道不一樣,“比如,我們的花椒就是好多個系列的,各種用處都不一樣。”肖崗說,只有好的食材、調料才能做出好的味道。

這些年來,肖崗甚至沒有離開過四川,去過最遠的地方是九寨溝。“放不下生意嘛,人家打電話要找我,我抽不出身出去啊。”肖崗說。

合作十九年 和供應商成了哥們

魚鳧村一組31號,一座百餘平米的平房,是肖崗儲放自己辦壩壩宴鍋碗瓢盆等一系列工具的庫房。房間內,三輪車、木桌子、大蒸籠、塑料凳、各種大小的碗筷餐具堆放得整整齊齊。

肖崗說,辦一場壩壩席,除了這些東西作支撐,最重要的要數食材了。

張洪凱是肖崗的老搭檔,專做壩壩席貨品的供應商。肖崗跟他很合拍,從他那裡進貨從沒黃過,一來二往,他倆就過了19年。肖崗還記得,19年前,張洪凱騎著嘉陵摩托車、揹著BB傳呼機到處拉貨、送貨,那時,肖崗則通過家裡的座機與他聯繫。“我們認識這麼多年,幾乎沒鬧過矛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互相信任。”肖崗說,辦壩壩席對食材的要求很高,有一個讓人放心的食材來源不僅能夠讓自己更方便,也更省心。這幾乎成了業內規則。

“我要求的就是材料跟上,給主家開了菜單,就是承諾。”肖崗說,承諾不僅是一句空話,而是壩壩席菜品的質量。“比如,蝦蟹要活的,蒸菜菜品一律不能用陳品,包括調味品都要用真材實料。”肖崗說。

從上世紀90年代末到現在,張洪凱作為專門的壩壩席供貨商,也見證了壩壩席供應鏈上的不斷髮展和變化。他不斷尋找可信任的貨源,為壩壩席廚師們和主人家提供便利。他說,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無論是壩壩席承辦方,還是要辦席的主人家,對於貨品的要求都越來越高,品類也越來越多。

此外,壩壩席的衛生和食材也都要經過與相關部門報備,每個鄉村廚師都要求向其所在村組上申報,此後再由村上統一向當地食藥監局備案,人們才能得到更好的服務,食品安全才能更好監督。去年,鄉廚協會成立後,鄉村廚師們已經可以在網上進行相關操作,申報備案。

半包到全包 23年見證壩壩席改變

23年來,肖崗一路見證了壩壩席的發展和變化。比如,拿辦席的方式來說,最初辦壩壩席的主家找到廚師後,廚師便開出菜單,主家自己去菜市場購買材料,類似洗碗、洗菜、收拾等輔助工作也由主家自己找周邊鄉親鄰里幫忙解決,廚師只做加工工作,收費大約5元錢一桌。

大約到了2000年前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辦席的主家慢慢要求廚師能夠幫忙帶點服務人員,並要求廚師提供辦席的桌椅。

肖崗說,那時候,大約就是25元一桌。

而2005年到2008年大約又進入一個新階段。“那時候偶爾就有全包的席了,最開始300元一桌的樣子,我們只要給主家弄巴適就行。”肖崗說,2008年以後,辦壩壩席的價位隨著材料的增多也慢慢上漲起來,自己的收入也越來越可觀。

直到2010年,幾乎就沒有主家做半包的宴席了。“對每一家辦的席都要認真嘛,因為你如果這家辦得好,那家辦不好,人家會來問你的嘛。”肖崗說,開始做全包的宴席後,自己絕大部分時間都儘可能不讓主人家麻煩。主人家只需要提供場地,準備酒水,接待客人,宴席的一切,便包在他的班子裡。

“誠信、服務和質量,我覺得就是這幾點很重要。”對於壩壩席中的人情味,肖崗也體會頗深。只有自己的席辦得巴適,才會有人留下電話,他辦壩壩席的名聲也才能越做越大,回頭客越來越多,經過口口相傳後慕名而來的主家也會更多。

入鄉隨俗 廚師也要“懂得起”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溫江,辦壩壩席也要遵從當地的一些風俗。一般來說,喜宴一般吃三頓,喪宴的桌數則是好幾天的。肖崗介紹,比如,今天哪家老人去世了,親戚朋友陸陸續續來到家裡,就得頓頓做好招待。“日常的餐標相對低一些,多的時候也就20來桌,辦完整場喪事,大概會有上百桌。”肖崗說,溫江、郫縣、都江堰一帶,很多地方都是這樣的習俗,這些習俗,廚師一定要“懂得起”。

除了在辦壩壩席的時間上有不同,菜品上,溫江這一帶有兩個重要的講究,一個是小娃娃過生日、滿月酒、或者婚宴、喜事,一般都不上與筍子有關的菜。“筍子筍子,諧音‘損子’。”為了圖吉利,大家就規避了這項菜品的使用,不清楚風俗的廚師,如果在菜單中開出這道菜主家也許還會扯皮。

另一個特殊的菜品是豆腐。肖崗說,有一次他去南充辦一場喜宴,主人家看了菜單,非要加上豆腐。“當時我就想,要是在我們當地辦喜事用了豆腐,錢收不到不說,可能還要捱打。”肖崗說,在溫江當地,只有喪宴才能上豆腐。

另外,在壩壩宴中,如果廚師做的菜被客人吃光了也是不討好的。“吃光了的話,可能會被人家笑話,一般都不願意把菜品菜量做得剛好,稍微多一點才好。”他說。

他的拿手菜

香酥全雞:

肖崗的特色菜,先點殺活雞,整體用開水漂洗後,再經過醃製、水滷、油炸等程序,其中秘訣在於各香料的配備,要搭配勻淨。

紅燜土鵝:

在當地,燒鵝也是一種傳統菜式。這種紅燒帶有甜味,相比起傳統菜式,肖崗的味型更加特別。首先,要加蔥薑蒜進去爆炒,然後我們是用豌豆燒,秘訣也就在於香料的搭配和相對傳統的步驟。

珍珠圓子:

肖崗小時候吃過的壩壩席中,有一道菜叫做“珍珠包濛濛”。那時候這道菜的主料為糯米粉子,搓成湯圓後,在其表面裹上酒米,放入蒸籠。珍珠圓子這一菜式就以它為原型,將糯米粉子變成了上好的肉,碼入鹽味後上蒸籠。

紅燒兔:

相比其他壩壩席的紅燒兔,肖崗的做法更加複雜。他全部採用油鍋酥的方式,讓兔子整體味道香脆。首先,點殺兔子,去掉兔頭,宰成塊,清水漂後,就開始燒。油爆、酥鍋、加香料泡菜,然後再通過紅燒手法,加入其他配菜,紅燒兔就完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