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靠谱童书每周推荐 孩子免费听故事神器

点击标题下 爱读童书妈妈小莉 关注

600多个经典故事任意听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在沙发上读睡前故事,问2岁的女儿,今天晚上是想跟奶奶睡,还是妈妈睡呀?

女儿奶声奶气地回答,妈妈。

又问一遍,那是想跟妈妈睡,还是奶奶睡呀?

女儿又答,奶奶。

噗,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每次问她这个问题,都会得到这样的答案。也不知道她是真·难决定,一个都不想“得罪”,还是天真无邪,小脑袋瓜只记得后面那个选项。

不过,我也认真想过,假如她内心笃定,真不想跟我睡,要扑进奶奶的怀抱,我倒也能波澜不惊,坦然接受。

噢,天知道,我以前可没有这么佛的,以前就是个大醋坛子,心眼比针尖还小哦。

1

记得两年前,把脑袋比别人大一圈的女儿艰难生下来以后,前十天根本没办法好好走路,一走路就像手机开了震动,抖得厉害。

如果说这是生理伤害的话,我的心理伤害级别却是到达了人类无法承受之重。

因为我发现娃一生下来,我这个亲妈居然不会抱娃!我一抱她就哭,婆婆一抱她就停。

尤其是白天,我刚把娃抱起,娃就哭了,就算婆婆正关起门在卫生间蹲坑,也会秒速冲过来把娃抱走说,哎呀,你都不会抱,我来我来……

一连串动作之迅猛,让我这个玻璃心的“挂牌”亲妈,瞬间两手空空,寂寞在风中。娃还没几天大,除了喂奶,我就已经被踢出了带娃核心决策圈。

想起一个已婚已育妇女损友,在我还是无知老少女时代,给我上过的一堂婆媳关系指导课。

那时我一脸幻想以后当妈的甜蜜幸福,说到有婆婆来帮我带娃,她一脸不屑,白眼翻到髋关节:

你别是敌是友,分不清好不好!婆媳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在娃面前争宠,到时候娃只要奶奶,不要你,看你咋办!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有咩有这么夸张啊,那时我半信半疑。

如今事到临头,她的话开始振聋发聩,振得我的焦虑也如同产后掉的头发,一茬接着一茬,根本停不下来。

2

暗自思忖,要想赢回带娃最高决策权,我这个刚出道的菜鸟,一定要比散发浓浓老姜味道的婆婆,更会讨“主子”的欢心才是。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我行我上

我先以退为进,让婆婆沉浸在“全家就她说了算”的白日梦中,自己从最大难度、也是核心业务的哄睡入手。

开始啃睡眠书,上睡眠课,记录小月龄宝宝睡眠特点,默背下七八种哄睡大法,收藏十七八首高人气催眠曲……

但空学理论,没有实践机肯定不行。晚上,就成了我和婆婆划江而治的分界线。

宁愿一个晚上起来喂奶三四次,累出幻觉,快要死了,还把队友也折磨得就凭一口仙气吊着,我也坚决不让奶奶带着孙女睡。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白天学的知识,晚上就派上了用场。因为心中有底,娃一哭,就有条不紊去排查各种原因,经验多了,也越来越能找准娃的需求。

一种哄睡方法不行,就换另外一种,不再是娃哭就惊慌失措,跟着一起崩溃了。

我能搞定的事情越来越多,换来的是女儿对我的越来越依恋。

我始终相信,亲子之爱从每一次哺乳、每一个微笑和拥抱开始,更浸透在夜夜洗澡、哄睡、换尿片的辛劳中。

我就这样逐渐赢回了育儿主场,婆婆不再把我当作啥都不懂的弱鸡,也不敢再轻易擅自决策娃的事务了。

3

但好景不长,就来了个晴天霹雳。

婆婆老家出了点事要回去半个月,跟我们提议要带着10个月的女儿一起走。

我坚决反对,队友也无法接受,但我俩都要上班,婆婆走了,女儿不可能做留守婴儿吧。几经权衡,女儿真被婆婆带走了。

第一天视频,还不会说话的她,从头哭到尾。

本想强装镇定地安慰她,但看见手机屏幕里一张哭得撕心裂肺的小脸蛋,我自己也全线崩盘,呜呜呜呜,泪流得像生死离别,仿佛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的悲惨。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婆婆招架不住,果断把视频掐了。

开始度日如年的日子,上班如行尸走肉,婆婆带娃的功力虽然无须质疑,但午夜惊醒就会想着,娃会不会不认识我了。

毕竟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病。

直到把女儿盼回来,一下班我就冲进家里,夸张地伸出双臂,谄媚地问小妞:“宝贝回来啦,让妈妈来抱一个。”

她,居然低着头,看都不看我一眼,躲进了奶奶的怀抱。

我脑海里顿时轰隆一声巨响,仿佛被雷劈中,噩梦……果然成真了。才十几天不见,她就不记得我了,只会像小袋鼠一样,紧紧黏在奶奶身上。

只和奶奶亲,不和妈妈亲的滋味,我是真真切切品尝到了。心被扎得生疼,我想我做了这辈子最愚蠢的决定,心痛得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巴掌。

4

前段时间,看到《妈妈是超人》里的黄圣依,她儿子今年6岁,也只跟奶奶亲,不跟她亲,让她在节目里一次次尴尬到外太空,摘下“黑洞妈妈”的称号。

大家都忍不住骂她,这几年也没看到她出来演戏,躲在家里怎么连个娃都带不亲呢?

我却能感同身受到黄圣依心中的挣扎。

不论她之前发生了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不会是一个正常母亲想要的。

在节目里,她一次次用自己的热脸,去贴安迪的冷屁股,安迪却总是不断地拒绝和逃避。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就像我们去追一个心上人,对方一次次明确说我不喜欢你,有着极强自尊心的人,能坚持得了多久?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幸好,追的“心上人”是孩子,孩子是最活在当下的。

虽然她的确不知道怎么和6岁的儿子聊天,不了解儿子的脾性习惯,看不到儿子的真实需求,犯了很多显而易见的错误……但只要她没有放弃努力,孩子就会一天天朝她靠近。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当初我也是这样做的。

和女儿分开14天,对我已经有了一些陌生感,而我每每下班就主动黏上去陪伴她,和她玩有趣的游戏,给她讲故事,和她聊天,给她洗澡,把她哄睡……

刚开始也有哭着要奶奶哄睡的时候,我的心都快酸成渣渣了,也只有忍着痛交到奶奶手里。但没过多久,她就完全适应了我的照顾。

最近几期的《妈妈是超人》,黄圣依已经做得越来越好,和安迪的关系也有了质的飞跃。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等待客人时,安迪焦躁不安,已经会抱紧妈妈黄圣依来缓解。要知道他们以前,肢体接触都很困难的。)

这足以证明,亲子关系是双向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5

如果6岁以前没有好好陪孩子,当父母的就被孩子判“死刑”了吗?我不信。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黄圣依请教育儿专家,育儿专家鼓励她说,还来得及。)

别忘了我们是大人,生活若是推着我们做了无奈的选择,被迫牺牲了陪伴孩子的机会,或是不懂如何陪伴,伤害了亲子关系,别害怕,承受它。

只要一有机会,学着主动和孩子建立关系,重新链接,给予悉心、及时、稳定的照料和陪伴,相信孩子又会重新信任我们,回到我们的怀抱。

只不过关系破坏得越久,重建难度更大一些,但大人的优势,就是比孩子有更成熟的认知、思考和情绪调节的能力啊。

回想我以前这个大醋坛子玻璃心,就挺幼稚的。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当我在和孩子的这段关系中,有了底气,占了主动,就再也不纠结孩子和奶奶亲这档争风吃醋的“破事”了。

我的女儿,有爸爸妈妈和奶奶三个人可以依恋,让她的安全港湾如此强大,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儿吗?

-End-

娃只跟奶奶亲,不跟我亲,这场“宫斗”要怎么赢?

以前我总喜欢在文章里强调,孩子要自己带这件事。很多因为现实条件,而无法亲自带孩子的妈妈,大概会觉得亚历山大。

悠一心用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了六个字——别害怕,承受它。而有了机会,再去改变它。

以前和她聊天,知道她婆婆是个非常能干的全能婆婆。她其实可以完全撒手不管孩子的事情,安心工作,还能少一些家庭矛盾。

但是她凭着一股子当妈的热情,和孩子建立了非常安全的依恋关系,和全能婆婆也做到了各自分工,相安无事。

很喜欢她的这篇文章,不是高高在上地讲道理,而是在反思过去,改变当下。希望能给亲们带来一点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