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刘姥姥


我们都是刘姥姥

【周克平专栏】

我们都是刘姥姥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到大观园里,带进一股乡土的气息。

大观园里的人闻惯了香气,猛然间扑过来一阵乡气,难免打个喷嚏。

刘姥姥与大观园里的人们,雅俗对撞,雅俗共赏,别有一番风味在心上。

大观园里的事物,让刘姥姥大开眼界,如入仙境。她心里想的,眼里见的,口里说的,连成一片拍案惊奇,加上她不会雅的表演,只会俗的表现,这样一个乡间老太婆,与大观园里的人,格格不入,本应被轰了出去才是,只因刘姥姥成了贾母的座上宾,众人只好逢场作戏,剥开刘姥姥这颗开心果,哄老祖宗开心一刻。

大观园里的众人,将刘姥姥当成耍弄的"宠物”,佐餐的笑料,刘姥姥餐前的随口一句话,也搅拌了桌前人们的心态,露出各种笑态: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 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众人笑刘姥姥少见,话粗,人俗,有一种居高临下的逗你玩。

事情往往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刘姥姥前两次进大观园,都被大观园的人看笑话,等到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时,情况发生变化。此时的贾府已面临家破人亡,一片萧索凄凉。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昔日泼辣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这位昔日来打抽风的穷老婆子。

笑话别人的人,成了别人的笑话,人生的剧情常常会大逆转。可贵的是,当初被别人笑话的刘姥姥,今日并没有站出来张开笑话的嘴,而是伸出援助的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板,也有自己的短板。展示长板,不炫耀,看见短板,及时补,莫以己之长笑人之短,要因己之短学人之长。缺乏善心、良心、恒心、感恩心、进取心,才是别人眼里的笑柄。

大观园里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养尊处优,见惯了富丽堂皇,炫富弄贵是他们的长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他们的短板。他们在大观园里驾轻就熟,走进乡村田野,也会跛脚趔趄。

刘姥姥浑身冒着俗气,见天见地不见富丽,这是她的短板。可她回到乡里,同样是呼风唤雨的高手。她身上溢出来的"俗文化”,并不亚于大观园里的"雅文化”,也有让人目瞪口呆的奇丽与魅力。

离开了各自打理的一亩三分地,我们都是刘姥姥,有些事三年早知道,有些事至今不知晓。就像小时候玩游戏所说的"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讲话不会笑”。新环境,新领域,新事物,会让我们秒变"木头人”。说错话,做错事,在所难免。

近日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将"鸿鹄之志”,念成"鸿浩”之志,之前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认不得"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kua三声)字,还有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将"巍巍黉宫立东南”的"黉"(发红音),读出"黄"音。按理说,贵为国内著名大学的校长,不应该被几个蝇头小字绊倒,可恰恰在认字上摔得不轻。这说明,大学校长,身上有长处也有短处,一不小心,也会成为走进大观园里的刘姥姥。

天下景多画不完,就怕乱涂,天下字多认不全,就怕乱读。保持学习的姿态,持之以恒,要让学习正在进行时,别让学习成为过去时。

学习着的人,模样最美丽。

精神富贵的人,

不会被人笑,

不会笑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