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鈣正常就不缺鈣了嗎?

眾所周知,骨質疏鬆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體內鈣的合成減少引起的。缺鈣可以引發骨質疏鬆。一些人查體後發現自己的血鈣正常,就認為自己不缺鈣了,這樣的想法真的對嗎?

血鈣正常就不缺鈣了嗎?

血鈣正常並不等於骨骼中的鈣正常。血液中的鈣含量通過多種激素的調節使其維持在狹小的正常範圍內,這些激素是: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當鈣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而導致機體缺鈣時,骨骼這一巨大的鈣儲備庫中的鈣將釋放到血液中,以使血鈣維持於正常範圍內,此時骨中的鈣發生流失;當膳食中鈣攝入增加時,則通過成骨細胞重新形成骨質而重建鈣的儲備,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可引發骨質疏鬆。需要強調的是原發性骨質疏鬆即使發生嚴重的骨折,其血鈣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補鈣不能簡單地只根據血鈣水平而定。

是否具有骨質疏鬆,一個需要觀測的指標其實是骨密度。骨密度的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這是一個絕對值。在臨床使用骨密度值時由於不同的骨密度檢測儀的絕對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斷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個相對值,正常參考值在-1和+1之間。當T值低於-2.5時為不正常,也就是骨質疏鬆。但T值並非越高越好,太高了雖然不是骨質疏鬆但骨質太硬、脆性增大。

血鈣正常就不缺鈣了嗎?

對於骨密度降低的人,可以適量服用葡萄糖酸鈣口服液+魚肝油;平時吃含鈣多或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例如:奶類含鈣較豐富,吸收也充分;動物肝臟、蛋黃、魚、肉及豆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血鈣正常就不缺鈣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