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1200万武汉人,每天不能逃开的话题,就是过早。

武汉的过早种类之繁多全国闻名,多样化唯有广东早茶能勉强匹敌。百年江河浩瀚,催生出各色老字号名店,媒体推波助澜,又生生造出无数网红。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热干面有李记、庞记、民生、罗氏。

豆皮有老通城、阿斌、味美香、王师傅。

牛肉面有顶好、三狗、福庆和、鹿鸣春。

武汉过早种类虽多,但每一品类总归是几家争鸣,难有一家独大。

唯有烧麦不同,在武汉,把持重油烧麦正宗和名声的永远只有一家——严氏。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只见长队蜿蜒在车道上,尾巴折了许多折。人们并不太在乎堵住路,因为当年路上的车并不多。武汉人是不喜欢排队的,但如果是过个舒服的早,则是例外。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时光流转,汉口的严氏不再只有一家。双洞门前的老字号搬了家,中山大道上则有了一条新队列;又过了几年,江汉四路上严老幺闪亮登场,成为严氏烧麦中的新贵。

如今光是汉口,能查到的严氏烧麦就有9家之多,虽说都叫严氏,打出的招牌却各不相同。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友谊路上的那家招牌是“德润福”,友谊路上的老街坊,仍然最熟悉它家;中山大道上白领最爱那家的招牌是“严氏重油”,前进四路上门面最大,队伍最长,名头最响的一家,招牌则叫“

严老幺”。

这三家不同招牌的严氏重油烧麦,被称作严氏烧麦的“三剑客”,来武汉品尝烧麦的游客不明就里,认为三家并无区别;即使是呆了十几二十年的老武汉,对于这三家“严氏”也很难说清道明。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三家“严氏”是怎么来的?到底正不正宗?

它们都叫“严氏”,又有什么不同?


“严氏”前传

最早的严氏烧麦,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创始人是老严夫妻俩。

当时武汉的重油烧麦,以顺香居最为知名。老严夫妻俩刚入此行,毕竟经验不足。两人好生琢磨,便找人请来了在顺香居做过的大师傅。没有门面,在双洞门铁路桥边左一巷口里,扯了个棚子,就开工了。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曾经的顺香居酒楼,如今已经拆除

在顺香居做过的大师傅手艺自然是没话说,味道正宗,很快积累了许多忠实食客,严氏烧麦的名头也渐渐打响。

就这么到了1982年,严氏夫妻俩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夫妻俩便让他打下手帮忙学做烧麦。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当时的烧麦是早餐中的贵族,想要吃饱得二两,一两一毛三,过一次早就得两毛六。

相比一毛一碗的热干面,两毛六的烧麦相当昂贵,因此烧麦铺虽然生意不错,但比起边上热干面的生意来,还是差了不少,老严一家算是能吃饱喝足,但烧麦铺子始终是“棚户”。

直到九十年代,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期,消费得起烧麦的人越来越多,严氏烧麦这才租上门面,告别了“棚户”时代。

此时夫妻俩已是年过五旬,烧麦铺除了过年几乎全年无休,操劳已久的二人决定将烧麦铺交给大儿子严先生继续发展壮大。


三剑客”史话

“严氏”如今在三镇的遍地开花,要追溯到近二十年前的那波下岗大潮。

在那波下岗大潮中,每个人都被时代洪流裹挟而过,虽然满心愤懑,却也无力抗争。老严家的几个兄弟姐妹也是如此。一年之间,老严家三个除了原本在经营烧麦的大儿子严先生,其他人尽数失业。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那年的“严氏烧麦”,于吃货们是美食,于严家却是救命稻草。

如今经营着友谊路上“德润福严氏”烧麦的大儿子严先生,在此形势下,将老严夫妻俩做了二十年的重油烧麦配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兄弟姐妹,做烧麦成为了严家兄弟姐妹们的新职业。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经营德润福的大儿子严先生

没过多久,严家二姐的“严氏重油烧麦”就在硚口的中山大道起点开张了,彼时武汉其他做烧麦的老字号“顺香居”“聚香居”都已消亡,老武汉们正心心念念那一口胡椒和重油。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严氏师从“顺香居”,严二姐的“严氏重油”自然和几十年前“顺香居”的口味一模一样,经过口耳相传,这里化身为武汉“烧麦爱好者”的新据点。

严家的三弟选择开辟学生市场,最早开出的店本来也叫严氏,但三弟在严家三人中最小,后来索性改名“严老幺”。坐落在前进四路,与江汉路相邻,旁边又有十九中和一中两所中学,人来人往,到2004年前后,也积累了不小的人气。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自此,严老大的“德润福”

严二姐的“严氏重油”严老三的“严老幺”都打出了名堂,三家出自一家,却又各成一派。三足鼎立,组成了统治江城烧麦界的“严氏三剑客”。


“三剑客”有别

三家名字虽有不同,但都是严氏烧麦正宗传人。只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德润福,严氏重油和严老幺三家,在口味和品类上还是有点区别的。

德润福严氏烧麦(友谊路店)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烧麦皮也是三家最厚,这样有可能会让皮蒸不太熟,算是缺点。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优势是香菇和肉块大,肉块分布一致,每个烧麦稳定1块肉。糯米相对另外两家则那么黏稠,不容易粘牙。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品类三家最多,现在除了传统的香菇鲜肉味,还做出了虾仁和三鲜两种新口味。

此外,德润福老板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口味,还开启了“德润福包子”副本;他家的包子个大馅足,也是值得一吃。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严氏重油烧麦(中山大道店)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胡椒味适中,没有德润福的胡椒味那么重,但香味足够,又不呛喉。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缺点也有,重油程度应该是三家最厚,糯米十分黏稠。哪怕是有传统的大碗花红茶相助,吃四个也觉得太油腻。如果吃八个,恐怕得回家冲上一杯超浓大麦茶,免得消化不良。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肉块和香菇块数量不太讲究,有的烧麦有两块肉,有的一块都没有全是香菇,实在是有点随意了。

至于其他品类?不存在的!口味好就够了~

严老幺烧麦(前进四路店)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严氏三剑客中最火的一家,也是“副业”最多的一家。

烧麦的口味总结概括就是“适中”,胡椒味的轻重,烧麦皮的厚薄,重油的程度,肉块与香菇块的大小

都在另两家之间,这样也能切合多数人的口味。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唯一例外的是内馅的色泽,严老幺的内馅相比严氏重油和德润福,色泽要浅上许多;大概是肉块腌制时加的酱油比较少吧,不影响其内馅的香味。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这里没有其他的烧麦品类,倒是做起了豆皮和牛肉面还有汤包的“副业”,豆皮师傅据传是老通城的传人,口味一绝,和烧麦分成两队排,互不示弱。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唯一能阻挡人去吃的,大概就是那两列要各排半小时的长队吧。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又是一天清晨,三家严氏烧麦的蒸笼上冒出腾腾的热气,来过早的好吃佬们早已排成一列,等待那一口熟悉的胡椒味和油香。

一口花红茶刮掉油水,夹起一个烧麦入口,胡椒味瞬间侵占整个舌尖;猪油的润滑,小葱的清香,在唇齿的咀嚼中弥漫整个口腔。这就是无数上班族一上午的能量来源,也是最有“武汉味”的过早。

武汉最好吃的烧麦,怎么有三个不同的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