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对联促成一桩婚事

一副对联促成一桩婚事

明朝有个文学家,叫做程敏政。他学识渊博,11岁时就有神童之誉而被推荐到京城,朝野均以为异事。长大为官后,宰相李贤打算招他为女婿,于是设宴款待。席间,李贤指着桌上的菜肴水果出对:

因荷而得藕

程敏政很灵敏地想到了宰相的用意,当即对上:

有杏不需梅

李贤见他果然才思敏捷,就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

这小小的一幅对联,为何就赢得了堂堂宰相大人的如此赞赏,不惜将宝贝女儿相许?原来这是一幅相当精巧的妙对。这幅对联利用汉语中的同音歧义现象,用“荷”、“藕”替代同音词“何”、“偶”,用“杏”、“梅”替代同音词“幸”、“媒”,从而构成——

因何而得偶?

有幸不需媒!

多么别致而严整的对偶!从事理上看,因为有了荷花,所以才能有藕;杏子和梅子都是酸的,有了杏子当然就不必再要梅子了。但这都是表象,双方的用意其实都在谐音之中,这一幅用谐音和对偶修辞手法组成的对联可谓妙趣横生,充分表现出了程敏政敏捷的文思和横溢的才华,难怪仅凭一联就使得宰相李贤为之动心。

对偶是中国传统的修辞方式和语言技巧。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对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就是很工整的对偶了。到了南北朝时代,骈文兴盛,对偶的运用更加流行,诗歌也逐渐讲究对偶,并演化成唐代的律诗,规定八句诗的中间四句非用对偶不可,成为一种固定的格式。唐宋以后的考试,便把对对子规定为考试的内容。大约在1931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就有“对对子”一题。题目是著名学者陈寅恪教授出的,题目只有三个字:孙行者。要求考生写出的对句,词性必须相对,而且必须是一个人名。结果考生们都没做对。而陈教授的答案则是:祖冲之。以姓氏“祖”对“孙”,以虚词“之”对“者”,以动词“冲”对“行”。答案是多么工整,多么严密,可谓对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对偶既有对称均匀的形式美,又有节奏和谐的音乐美。因此,它的艺术感染力较强。现代人也喜欢运用它。例如:“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这是叶剑英元帅的诗句,诗句中运用了对偶,属于“正对”,即上下句意思相似或相衬。“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静如磐石。”这是现代诗人公刘的诗句,诗句中也运用了对偶,属于“反对”。“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是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句子,词句中同样运用了对偶,属于“串对”,即上下句相关联。对偶从形式上还可分“宽对”和“严对”。对偶的形式如此丰富,可称得上是我国传统修辞花苑中绚丽的花朵。

一副对联促成一桩婚事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