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是因为害怕赵云吗?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233期 文/无常奉天玉)

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是因为害怕赵云吗?

熟读《三国演义》,大多数人在提到其中的武将时,会首先想到刘备麾下的五虎将,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人中,关羽曾温酒斩华雄,一刀诛颜良,三合败文丑;张飞曾虎啸当阳桥;马超曾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大呼“马儿不死,吾无葬地”;黄忠则曾临阵斩杀夏侯渊。不过在小说中,威名最是远扬的,还是要数赵云,毕竟夷陵之战的时候,他率兵前去接应刘备,刚刚大败刘备的陆逊,便立马选择了退兵。那么,陆逊此举,真的是因为被赵云吓破了胆吗?

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是因为害怕赵云吗?

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是因为害怕赵云吗?

首先,陆逊害怕赵云这一点,应该是不容辩驳的。毕竟刘备率兵伐吴的时候,带去的将领或是年轻小将,却是没有什么威名的大将,唯一一个能力卓越的黄忠,还早早的被马忠射杀了,这也是陆逊为什么能够在火烧连营之后,能够差点将刘备逼上绝路,吓得刘备大呼“朕死于此矣!”的重要原因。但是赵云的到来不一样,在此之前,赵云早已威名赫赫——长坂坡之战的时候,他单枪匹马,怀抱一个婴儿,还能够斩杀敌将五十余人,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一人一剑,便让江东诸将不敢妄动。面对这样一个人物,刚刚被拜为大都督的陆逊,不犯怵是不可能的,再加上,赵云刚刚到来,便吓得朱然的军队“纷纷落涧,滚滚投岩”,更增加了他的恐惧心理,于是他急忙下令收兵。

一、减小损失

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是因为害怕赵云吗?

在演义中,陆逊是一介书生,是一个儒将,他追击刘备之时,手下也没有能够抵挡赵云的名将,如果选择与赵云硬碰硬,他根本占不到便宜,反而会损兵折将,得不偿失。而且就算他及时收兵了,其帐下的朱然,还是不遇撞到了赵云的枪下,被一枪刺在了马下,试想,如果陆逊不及时收兵,又会损失多少人马呢?

二、擒杀刘备无望

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是因为害怕赵云吗?

陆逊追击的目的,是为了生擒或杀死刘备,如果最终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损失再多的兵马,他或许也不会放弃,可是在赵云及其带来的生力军干预下,陆逊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目的,既然擒杀刘备无望,那么这场战争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害怕江东被曹丕突袭

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是因为害怕赵云吗?

除此之外,陆逊原本只想速战速决,不想与刘备继续打持久战,也是他收兵的原因之一。当他陷入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被黄承彦引出之后,要率兵返回东吴时,就曾对其手下的将领解释道:“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吾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正是因为顾及这一点,他才没有放任战争延续下去,而是及时退兵,放过了赵云这块硬骨头,追击其他各路蜀军,并在蜀军退守白帝城之后,直接回到了东吴。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在演义中,陆逊一遇上赵云的援军,便选择了退兵,不仅是因为害怕赵云的威名,而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