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票:古代的准考證

科舉制起源於隋代,正式成型於唐朝,是歷代王朝的“掄才大典”。“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舉考試成績與名利、仕途直接掛鉤,科舉作弊也隨之出現。對於那些不願寒窗苦讀的人來說,作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人代考,也就是“代筆””,又稱“槍手”。

浮票:古代的准考證

科舉考試(明代繪本)

浮票:古代的准考證

考場復原圖

為了證明考生身份預防代考,出現了入場憑證也就是准考證——浮票。

以明代科舉為例,考生們需要攜帶兩張憑據,“浮票”和“座位便覽”。依次進入考場,確定座次。到了清代,科舉准考證叫做“院試卷結票”,一般是參加秀才考試的考生用的,需要學生親自去領取,而且考試時必須由考官念到名字才能進場。

浮票:古代的准考證

浮票實物

浮票:古代的准考證

浮票實物

在目前現存的浮票樣本上,詳細記錄著考生的身高、膚色、鬍鬚、痣痦等明顯特徵。由於考試推薦的“謝額”(準考人數)有限,政府制定了補考規則。與正常考生不同的是,補考的登記比浮票嚴格,除了記錄考生的外貌、身材等情況,還要填寫家庭成員、老師、鄰居、保人的信息。如果查出信息不實或有替考現象,舉薦人和擔保人是一併處罰的。

以圖中的“浮票”為例,中間寫著考生的名字“印鴻寶”,左右兩別邊寫著“其五官另有疵疾之處均要註明”、“身中無鬢”及“面形方”、“面色白”的文字。

不過,由於當時沒有照相技術,文字記載的信息還是比較有限的,容易給相貌相似的人留下漏洞,因此有些考官也很難掌握鑑別尺度。

如果檢查環節寬鬆讓槍手矇混過關,萬一以後替考事件被查出來,考務官也是要被嚴懲的。如果檢查環節過於嚴格,可能會有合法合規的考生失去考試機會。

清代作家錢泳以親身經歷為依照,創作了一部筆記小說《履園叢話》。書中記載了“朝廷視學”胡希呂在南京巡視考務,核對“相貌圖”時,把上面“微須”的“微”字誤解為“無”字,驅趕了相貌冊裡註明“微須”而臉上有短鬍鬚的考生,理由是“人、圖不符”。這樣一來,可急壞了那些有微須的考生。他們同胡希呂爭辯起來。胡希呂大聲怒斥學生:“汝等讀書斷文,竟不知‘微’作‘無’解?”其中一個微須考生非常機智,立刻反駁,“依您之見,孔子曾微服外出,是不是該解釋為孔子把衣褲脫個精光而外出?當今皇帝幾次下江南均微服私訪過,請問,您如何解釋皇上的‘微服私訪’?”胡視學被駁得啞口無言,特別是“皇上微服私訪”已眾所周知,若照自己的釋法……胡視學只得下令重新檢驗“相貌冊”,並取消“以微為無”的驅逐考生令。

浮票:古代的准考證

民國時期准考證

浮票:古代的准考證

恢復高考後第一批准考證

民國期間,隨著照相術的普及,准考證貼上照片,主要信息手工填寫。到了恢復高考時,准考證也遵循這種模式。到了九十年代,准考證基本都變成全印刷,加蓋鋼印防偽。約2000年開始,准考證實行彩印,逐步實現了信息化。

【中考和高考將至,祝願所有學生們都考出理想成績,升入心儀的高一級學校深造】

【對此話題感興趣的朋友,點關注,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