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钓的一些方法与技巧,老钓手十竿九中的秘密

浅谈传统钓的一些方法与技巧,老钓手十竿九中的秘密

传统钓历史悠久,一般在自然水域施钓,操作简易好学。下面总结一下传统钓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一、天气变化,要果断决策

一般持续稳定的气温是最适合出钓的,因为鱼儿已经适应了同等条件下的水温,已经习惯于比较活跃地觅食了。有人认为只要是晴天就利于出钓,其实有些晴天出钓是钓不到鱼的,比如气温陡升或陡降的晴天,就不利于出钓,但降温之前的一到两天是很适合出钓的;寒潮过后第一天晴天,虽然开始慢慢升温,但第一天升温是及不明显的,鱼儿还习惯于藏在深水处,也不利于垂钓活动。冬季午后气温稍高,有时甚至延续到傍晚,都还有鱼口,所以可以接着钓。还有一种令钓者尴尬的天气,就是风雨天,此时水体溶氧量迅速增大,风雨将很多天然食物卷进水域,鱼儿会近乎疯狂地进食,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钓者需要经得住风雨的考验。

气压也与天气紧密相关,一天之中早晚的气压相对高而中午相对低,一年之中,春季气温逐步回升,气压变化大,能钓有所获是因为鱼儿经过了冬日的煎熬,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但过了五月,气温依然升高到比较稳定的状态,能达到二十多度,但钓效却较差,为什么,因为气温高,气压变低了,水体溶氧量不高了。所以一般的规律是:气压高,水体溶氧量高,鱼儿活跃;气压低,水体溶氧量低,鱼儿缺氧而厌食。

气压会导致风向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刮南风时,是暖湿气流入境,气温攀升,气压下降;刮北风时是冷干气流横扫,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一般刮东风或东北风时是钓效最好的。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北风或偏北风在冬季比较盛行,如果由南风转向开始刮北风,刚开始的一两天适合出钓,几天后钓效就不佳了,因为水温的下降,鱼儿需要时间调整,来适应水温了。

不管是气温还是气压与风向,都是天气变化的表现形式,传统钓正是适应了天气变化的规律,而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一套垂钓经验。

浅谈传统钓的一些方法与技巧,老钓手十竿九中的秘密

二、传统钓,如何钓深、钓浅

影响钓效首先是天气,其次就是钓深与钓浅的问题了。我们不能人为地控制天气的变化,但可以决定钓深还是钓浅。钓深钓浅视实情而定,但也有一般的规律性,就是在水位深处找浅而钓,在水位浅处找深而钓;再就是是找深浅交界之处施钓。特别是夏冬两季,在深浅交界处施钓,钓效是相当地好,往往能钓获个体较大的鲫鲤。

钓深钓浅虽然有其一般的规律,但笔者偏向于钓浅,或许是因为笔者所处的区域多是些小水面,水深都在三米以下。浅水区靠岸近,鱼儿的天然饵料较多,所以钓得比较顺利。钓浅有远近两种情况,早春时节适合钓远滩,近岸水较浑也可钓近,钓远滩就需要使用长竿了,只要水体较为浑浊,有没有水草都无所谓。能找到草洞或者草区的缝隙下钩,当然是最好的了。到了鱼儿的繁殖期,就大可不必钓远了,只需在近岸水草处施钓即可。

浅谈传统钓的一些方法与技巧,老钓手十竿九中的秘密

三、钓草的延伸

为什么要钓草,因为水草区食物丰富,隐蔽性能好。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将钓草的概念进行延伸,只要水下的其它杂物一样有隐蔽效果,一样事物丰富,是不是也可垂钓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钓点又树桩伫立,乱石堆积,或者有枯树倒在水中,都会形成像草区一样的效果,所以按照这样的思维进行延伸,是完全可以的。

钓草也不要过于钓深钓远,水草长势旺盛的地方还是在近岸处,所以打窝离岸边四到五米的范围内就足够了,除了冬季钓浅较为不宜之外,其它季节都可在草区钓浅,水深一般在2米以下的范围。

四、传统钓的惯常三招

一是及时提竿,抛钩入水后就不管了,是不对的。应该将提竿频率加大一点,水下的鱼儿需要动态的饵,才能吸引它们的注意。这种提竿不是中鱼之后的提竿,而是一种逗引之术,使不动的饵变成活饵一般,诱鱼效果要好一点。二是轮番施钓,钓点选好后,不要只打一个窝点,不妨同时多打几个。诱鱼进窝后逐一试钓,摸索出规律来,发现其中一两个好钓的窝点,就不要放过机会。但要注意续窝留鱼,续窝的时候可转到另一个窝点施钓。三是钓饵要鲜活,鱼儿喜欢自然的活饵,当钓钩上的饵料被水泡过之后难免色香味俱损,需要及时换上新的钓饵,确保钓效。

看图猜成语,看哪位大神能猜出答案,不会也没关系,评论区打出666!

浅谈传统钓的一些方法与技巧,老钓手十竿九中的秘密

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大家再次动动手指,点点关注。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下次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