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曾立下三个誓愿,第二个实现一半,第三个暴露隐疾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清逊帝溥仪被拥立为傀儡政权元首,初期称“执政”,后改为“皇帝”。1932年3月9日,溥仪的就职典礼在长春举行,他光复大清的春秋大梦再度达到顶峰。

溥仪曾立下三个誓愿,第二个实现一半,第三个暴露隐疾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了他当时的兴奋心情。就职典礼后第二天,溥仪曾立下三条誓愿。作为满清的末代皇帝,溥仪半生坎坷,三度为帝,对他来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一雪前耻,恢复祖业,光复大清。他的这三个愿望各有所指,各有缘由。溥仪自称:此三愿若能实现,死亦瞑目。

溥仪曾立下三个誓愿,第二个实现一半,第三个暴露隐疾

第一个誓愿是:发誓克除一切毛病,不再懒惰,不再轻佻,从此振作奋发,勤劳从公。“懒惰”和“轻佻”是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对他的评语。1932年时,溥仪刚刚26岁,身上难免有一些年轻人的“恶习”,所以此番再度上任“国家元首”,他便立志革除旧习,重新做人,以全新的面目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前景”。

溥仪曾立下三个誓愿,第二个实现一半,第三个暴露隐疾

第二个誓愿是:发誓忍常人所不能忍,早日恢复祖业,重登大宝。伪满洲国成立之初,国体乃是“共和”,而非“帝国”,溥仪的职位是“执政”,而非“皇帝”。溥仪当初之所以答应北上成立“伪政权”,底线就是这个“新国家”必须是“帝国”,他本人必须是“皇帝”。但是,溥仪没能斗过日本人,所以只能委曲求全,答应暂且担任“执政”,以求日后再改为帝制。溥仪多年忍辱负重,他的这第二个誓愿,算是实现了一半,他之后确实如愿“重登大宝”,但终究没能“恢复祖业”。

溥仪曾立下三个誓愿,第二个实现一半,第三个暴露隐疾

第三个誓愿是:求隐疾痊愈,求上天赐一皇子,以承继大清基业。溥仪16岁大婚,同时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但转眼已经10年,溥仪却并无一儿半女降生,这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说起溥仪的这一“隐疾”,坊间颇多传闻,有说是天生缺陷的,也有说是小时候被宫女“玩坏了”的,总之,溥仪的不育俨然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与两位后妃的婚姻悲剧:文绣因“九年未得一幸”把溥仪告上法庭,提出离婚;婉容寂寞难耐,最终跨越底线,与溥仪的两位侍卫均发生了不轨关系,并怀上了不知是谁的孩子......

溥仪曾立下三个誓愿,第二个实现一半,第三个暴露隐疾

溥仪立下誓愿,希望能得一皇子承继大统,这实属人之常情。我们凡人尚且需要子嗣延续血脉、寄托情感,更何况是以“光复大清”为终身目标的溥仪呢?但是,溥仪活了61岁,娶了5个女人,终究是事与愿违,落了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