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歷史上中日共發生過五次戰爭,即

白江口之戰(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

元日戰爭(1274年至和1281年)

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

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

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其中,除了元日戰爭和甲午戰爭,其它的幾次都是以中國勝利而告終。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其中的萬曆朝鮮戰爭。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日本在經歷了從1467年應仁之亂起長達一百多年的戰國時代後,於1590年由豐臣秀吉完成統一併就任關白,基本結束了戰國林立的局面,使戰國以來延續百年的分裂局面重獲一統。

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全國後,執掌了整個日本的軍政大權,為了滿足國內封建主和商人貪財牟利的慾望,以及他自己驟然膨脹的野心,便開始了對外擴張。

他乘朝鮮李氏王朝耽於黨爭內訌,朝綱紊亂,決定通過武力先侵佔朝鮮,然後征服中國,進而稱霸亞洲。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此時的朝鮮處於李氏王朝時期,是明朝的翻版,國內承平日久,武備鬆弛,而朝堂上又黨爭不斷,互相傾軋,政治和軍隊日趨腐敗。這恰好給日本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侵略機會。

作為朝宗主國的明朝,此時完成張居正改革,國庫充盈,革弊施新,但是張居正病逝後,萬曆帝突然消極怠政,此時朝中大臣黨派林立,鬥爭激烈,但國力並未出現顯著衰退。

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後,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分封不均的不滿併為削弱各個諸侯勢力。決定對外發兵,以獲取更多的土地。那個時候,日本已經想好了征服明王朝以後遷都北京然後繼續攻打印度的策略,妄想稱霸亞洲。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1592年3月,豐臣秀吉共調動軍隊九個軍團共20萬人渡海至朝鮮作戰,日本的所有軍隊是傾巢出動,以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於4月正式開始了對朝鮮的戰爭。

朝鮮由於朋黨之爭,對侵略者無力組織抵抗。數量不多的政府軍接連失利。日本人擊潰了朝鮮的一支8000人的部隊的抗擊,奪取了全寧山口,在忠州城又擊潰了另一支朝鮮部隊,迅速逼近漢城。日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僅晉州一地,軍民被屠殺者6萬人。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1592年5月8日朝鮮宣祖李昖倉皇出奔平壤,隨後日軍第一、第二、第三軍團追擊而至,突破臨津守備攻陷開城,李昖離開平壤,再繼續流亡至中朝邊境的義州,並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

然而對於明朝而言,朝鮮的告急難以讓人相信,不斷地詢問朝鮮戰事如何,此舉讓朝鮮國王與諸臣一時驚懼,擔心明朝懷疑朝鮮與日本同謀,想要假借嚮明朝求援引誘明軍進入朝鮮來殲滅之。

最後明朝朝廷亦認為“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因此,不久後便答應李昖渡過鴨綠江,居住在大明領土遼東半島的寬奠堡,正式受到明廷的保護,同時出兵援助朝鮮。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看萬曆年間7年抗倭戰爭,幾次著名的大戰役:

平壤會戰。

中國軍隊大勝,中朝聯軍共殲滅日軍死傷1.2萬人,收復平壤;明軍陣亡四千餘人,傷者達數千人。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東南會戰。

明軍發兵四路,共9萬人,向屯據東南各地的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東南會戰。二十日至十月三日,明軍4路皆敗,傷亡慘重,被迫撤軍;日軍也損失慘重,無力追擊。

露梁海戰。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日本水軍在開戰時,擁有1000餘艘艦船,到戰爭末期已發展到3000艘左右。

明朝在朝鮮戰場投入的兵力約4.5萬人。其中水師1.3萬人,戰船500餘艘。

朝鮮水軍兵力約4.8萬多人,擁有船舶488艘,包括戰船80艘(每船80人),輔助戰船192艘(每船30—60人),勤務船26艘。

中朝聯合水師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戰船包圍500艘日本戰船,幾乎全殲,日軍死亡非常慘重。

萬曆朝鮮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592年4月—1593年7月,明朝參戰4萬餘人,日本參戰16萬人。第一階段,1597年2月—1598年12月,明朝參戰7萬餘人,日本參戰14萬人。傷亡情況,明朝傷亡3-6萬,日軍傷亡過10萬。

戰爭的結束標誌:

《明史·日本傳》把戰爭的終結歸結為:“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朝鮮患亦平。然自關白侵東國,前後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國與朝鮮迄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諸倭亦皆退守島巢,東南稍有安枕之日矣”。


戰爭的影響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7年的戰爭明朝方面雖勝,但卻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削弱了遼鎮的軍事實力。

此戰後遼鎮的戰鬥力開始下降精銳損失殆盡。短時間無法恢復據戶科都給事中李應策統計,遼東原有兵額95000,至萬曆二十八年(1600)只有40000,也就是說減少了60%;

壬辰戰爭後,遼東兵力之不足、防禦之單薄可見一斑。這恰恰成為一些有野心的少數民族首領提供了擴展勢力的良機,蟄伏已久的插漢部蒙古開始猖獗騷擾和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便是明證 。

已陷入全面政治經濟危機之中的明王朝,在戰後不到50年便滅亡。

朝鮮在戰爭裡被日軍侵略,使得人民流離失所,在戰爭期間,大量人口死亡或被日本軍隊擄掠。

首都漢城的戶數從戰前的8-9萬戶減到戰末3-4萬戶。戰後全國人口只有戰前的六分之一,戰後百業蕭條,農產量更大減,使得朝鮮社會處於崩潰邊緣,因本場戰爭之故,朝鮮與日本從此不共戴天。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日本的豐臣家侵朝失敗,使其損兵折將,期間更造成豐臣家內部出現文治派與武功派的內部鬥爭。

此事遭到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的利用,於1600年展開關原之戰,反德川聯合軍與豐臣文治派的聯軍同德川軍與豐臣武功派的聯軍間的戰爭,此戰之以德川家康的大獲全勝而結束。

1603年,德川家康任徵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經朝鮮一戰,日本再也無力進攻朝鮮,此後300年不敢和中國叫板。

中日之間的五次戰爭,其中的一場讓日本近300年不敢侵犯中華

  •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小編
  •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