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紅樓夢之漫談紅樓

玉猴揮手辭舊歲,金雞報曉迎新春。時值新春佳節,賦閒在家,百無聊賴。開始了我的第三次重讀紅樓夢,然此次重讀,感慨頗多,有所廣益。毛主席曾說過:“沒有讀過5遍紅樓夢,就沒有資格評價紅樓夢”所以這次我只是談談紅樓夢,不參與評價。

重讀紅樓夢之漫談紅樓

這次重讀紅樓夢,我不光讀原文,我讀的是著名紅學家馮其庸整理彙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裡面包含脂硯評、庚辰評、蒙評。研究價值極大。清人得輿《京都竹枝詞》說: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一曲紅樓多少夢,情天情海幻情身。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紅樓夢。《紅樓夢》,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長篇章回體小說,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根據國學大師胡適的考證,得出紅樓夢的全80回作者為曹雪芹,後40回高鶚(一說是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著名女作家張愛玲在她的《紅樓夢魘》中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的原稿並不是沒有寫完,根據脂硯齋批語知道八十回以後的原稿丟失了。紅樓夢未完,對於我們這些紅樓夢愛好者,的確是一大恨事。但同時像斷臂的維納斯一樣,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表現出一種殘缺美。使後繼的來人研究紅樓夢、續寫紅樓夢者甚多。

由於傳世版本極多,加以欣賞角度與動機的不同,因此學者對於涉及紅樓夢的各個方面,均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分為文學批評派、索隱派、自傳派等數派。由對《紅樓夢》的文化思想和作者進行研究,而形成了“紅學”。關於紅樓夢的傳世版本極多上次偶然一個有意思的說法:應該是索引派的觀點說由於紅樓夢中含沙射影的表達一些關於雍正篡位的事,然而乾隆又不敢此地無銀三百兩來封殺紅樓夢,而是採取更加卑鄙的手段,讓他的御用文人把紅樓夢進行篡改,使其產生各種各樣的版本來混淆視聽,並且讓高鶚續寫紅樓夢,最終出現皇上開恩赦免賈家,出現“蘭桂齊芳,家道復初”的結局,與曹雪芹的原意越隔越遠,高鶚之續作難免有狗尾續貂之嫌。並且乾隆還說紅樓夢說的是“明珠家事”。胡適在《紅樓夢考證》裡提出這部書其實是曹雪芹的自敘傳。蔡元培《紅樓夢索隱》則精煉地概括其“揭清之失,悼明之亡”的目的。現在在索引派取得矚目成就的是著名作家劉心武,他把紅樓當作一部清代的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權力的隱蔽史來解讀,看他的書好像看秘史。我本人認為劉心武大師比以往的索隱派走的更遠,確實以全新的思路開拓出“紅學”,但有生編硬造之嫌,會誤導讀者。容易使人鑽牛角尖,缺少文學的美感,央視百家講壇選擇了劉心武大師做了18集《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的講座,影響很大,但同時是寧人堪憂的。相比而言我更喜歡臺灣的蔣勳大師以青春和人生的角度,結合文章本身來解讀紅樓夢,並寫成《蔣勳細說紅樓夢》。聽了幾次我們西南大學孟凡君教授的紅樓夢講座後,瞭解到他以《易經》和中國古典文化的角度解讀紅樓夢,觀點新穎,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深感大家之風範,紅學之博大精深。如果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話,那麼一千個讀者就更會做一千本紅樓夢。如馮其庸先生所說:“大哉《紅樓夢》,再評一千年。”作為21世紀青年大學生,要以客觀的、科學的態度和觀點對待紛繁複雜的各種見解並以科學的態度立足文本和脂硯齋的批語進行紅樓夢的解讀。

重讀紅樓夢之漫談紅樓

接著來談談紅樓夢中的三大悲劇,分別是寶黛之間的愛情悲劇、以金陵十二釵為首的紅樓人物命運的悲劇、以賈府為首的四大家族的由盛轉衰最終走向滅亡的家族血淚悲劇。並且國學大師王國維利用西方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觀來評論紅樓夢,最終在他的《紅樓夢評論》中得出“紅樓夢是徹頭徹尾的悲劇也”。在紅樓夢中,有許多的愛情故事。傳奇浪漫的尤三姐和柳湘蓮;大膽熾烈的智能和秦鍾;因愛殉情的潘又安和司棋;機智美滿的芸哥和小紅……最純潔的便是黛玉和寶玉的紅粉痴戀了。一枕幽夢向誰訴,千古情人獨我痴。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絳珠仙草,一個是神瑛侍者,前生今世,木石前盟。絳珠仙草(林黛玉)要以自己的淚水來報答神瑛侍者(賈寶玉)的灌溉之恩。所謂愛情,要麼一見鍾情,要麼則是日久生情,寶黛間的愛情起源卻是兩者兼之。第3回林黛玉進賈府,寶黛二人相見如故、一見鍾情。後來寶黛二人都在賈母房中住,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所謂日久生情。第19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描寫了寶玉和黛玉互相非常親熱、體貼、關愛,親哥親妹般一點兒沒有男女之別的界限,又一點兒也不越軌,但是愛情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悄然生長。話語纏綿悱惻。表現出寶玉之真性情,黛玉之痴情。第23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寶黛二人共讀西湘,場景唯美,寶玉坦露心聲說: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第32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湘雲有一次勸寶玉“如今大了,該學學仕途經濟事務應酬,不該成天在女兒堆裡攪”寶玉聽了,大覺逆耳道“姑娘請別的屋裡坐,我這裡仔細醃讚了你這樣知經濟的人…”襲人拿釵黛對比,寶玉便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嗎?要是他也說過這些混賬了,我早和他生分了”寶釵等有時見機勸導,他便生氣起來說:“好好的一個清浄潔白的女兒,也學得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獨有黛玉自幼不曾勸他立身揚名,所以深敬黛玉”黛玉聽了這話,是有喜又驚又悲有嘆,果然是知己。寶黛各示彼此為知己,他們達到了心靈的契合。黛玉嘆道:“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並笑話寶玉說:““你死了倒不值什麼,只是丟下了什麼金(薛寶釵),又是什麼麒麟(史湘雲),可怎麼樣呢?”可見黛玉視寶玉為知己,用情專一,容不得金玉之論,而寶玉此時坦露肺腑,互表心聲。第34回“錯裡錯以錯勸哥哥“(寶玉贈帕)寶玉負傷之後,黛玉是最後,是一個人,是在天將黑下來的時候,偷偷地來看望寶玉。別人給了寶玉許多溫慰的言詞,寶釵更帶給他敷棒傷的藥,而黛玉所有的只是“哭成桃兒一樣的眼睛”,是“無聲之泣,氣噎喉堵”。第57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紫鵑試玉)”更表現出寶黛之痴情痴性,表現寶黛愛情用情專一、以生命作為承諾。然寶黛愛情的結局當然如曲子所唱“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對寶黛愛情悲劇的原因探討,歷來備受關注,眾說紛紜,也不乏高見。本人覺的原因有三(撇開120回,只看前80回):一、黛玉的性格和身體是導致寶黛愛情悲劇。二、從全80回可以看出賈母對寶黛愛情是支持的並且在內心是默許的,然而無奈,在賈元春即元妃娘娘心中寶釵才是最佳人選,認準了金玉良緣。從元妃給大觀園裡的小姐賜的東西就可以看出,寶玉和寶釵是第一等,而黛玉就次了一等。所以說是元妃和王夫人一手造成了寶黛愛情悲劇。三、家庭環境背景和當時的社會環境造成的必然性。寶黛倆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於不容於當時的社會,由於他們和封建勢力的尖銳衝突導致了這一悲劇。所以說寶黛二人的愛情一開始就是一個悲劇。對於另外兩個悲劇這裡不做詳細的講述,以後有空娓娓道來。

重讀紅樓夢之漫談紅樓

對於紅樓夢人物,以及金陵十二釵的人物命運,後面的文章將做專題講解。寶玉的真性情、黛玉的真善美、寶釵的才德與虛偽、史湘雲的英豪闊大、元春的賢、迎春的懦弱、探春的精明強幹、惜春的無情、妙玉的清高、王熙鳳的美麗與狠毒、賈巧姐的恩情、李紈的心如死灰的稿情、秦可卿的風情。

最後來談談紅樓夢小說與電視劇。2011版紅樓夢放映之後,頗具爭議,當年導演李少紅被罵的一無是處。2011版紅樓夢是按照現在通行的120回版拍攝的,按照高鶚的結局。而2011版被罵的原因在於87版,那不可逾越的絕世經典以及裡面的音樂本人覺得過於詭異,像看鬼片一樣,然2011版的可喜之處在於,裡面人物的語言都是原文,表達起來朗朗上口、尊重經典。87版《紅樓夢》由王扶林先生導演,許多紅學家參與到本劇和幕後,其中有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等。該片前29集基本忠實於曹雪芹原著,後7集並未用高鶚續作,而是根據前八十回的伏筆,結合多年紅學研究成果,重新構建這個悲劇故事的結局。87版的結局堪稱經典,最後賈府正是大廈傾綏,死的死、走的走,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出現脂硯齋批語中的“小紅到獄神廟去探監的諸多情節”最後結局如第32回的標題“因麒麟伏白首雙星”暗示的寶玉和湘雲最後走到了一起。87版紅樓夢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裡面的畫面唯美,相信你第1次看87版紅樓夢,一定被寶黛愛情感動得哭的稀里嘩啦。

紅樓夢以夢始,以夢終,全書凸顯生如同夢幻、諸法原本性空的意味。世人都是到塵世走一遭,經歷悲歡離合的故事,又匆匆離去。榮寧二府有享不盡的榮華,也終將擺脫不了火燼煙飛的厄運;寶黛情深意長,最後也只落個生離死別;大觀園裡的諸多姐妹,還是逃避不了顛沛流離、身委塵土的命途。佛家所云一切皆空的禪意就這樣悄悄地蘊含在夢幻的紅樓裡。正如風月寶鑑一般,正面看紅樓是榮華富貴,繁榮昌盛,父慈子孝至君仁臣;反觀才能見其骯髒不堪的一面。一曲紅樓,演演繹繹悠悠興亡,訴不盡的痛楚離殤。一曲紅樓,喝盡世間滄桑,餘音繞染,在耳畔迴盪。涵泳經典,品味紅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