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患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淡定的混蛋

小故事:

点点从小就是个“小胖墩”,饭量比同龄的孩子都要大,妈妈很骄傲,觉得自己

喂养有方。而点点的食欲也总是特别好,总是缠着妈妈要东西吃。妈妈认为这是

宝贝身体发育的正常需要,所以当然尽量满足,每天除了让点点一日三餐多吃,

零食也总不离嘴。现在点点3岁了,可是体重已经严重超标,稍微一运动就气喘吁

果说,点点已经得了儿童糖尿病,好在妈妈发现的及时,还没有发生并发症……

Q1:儿童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A:Ⅰ型儿童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在胰岛细胞严重受损,最终导致

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死亡。以往儿童所患糖尿病绝大多数为Ⅰ型糖尿病,

发病原因与自身免疫有关。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患Ⅱ型糖尿病的儿童也日益增多。Ⅱ型糖尿病

主要由肥胖、过食、缺乏运动诱发。现在的宝贝每天摄入的都是高营养的食品,

可是很多家长却还一味地认为,只有更多地补充各种营养,宝贝才会更加健康和

聪明。所以,很多宝贝在日常饮食上没有节制,总是过量地进食高糖、高蛋白、

高脂肪的食物;对于宝贝的不良饮食习惯,也不及时纠正,爱吃什么就任由宝贝

吃个够;平时也不督促宝贝进行体育锻炼,导致宝贝体重超标,成为“小胖墩”

。而肥胖会使宝贝体内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

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难以维持正常的糖代谢;而肥胖还会使宝贝的血糖浓度增

高,脂肪代谢加强,因而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胰岛素;而血脂升高又对胰岛素产

生对抗,增加了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久而久之,胰岛细胞不堪重负,功能发

生障碍,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多,最终诱

发糖尿病。所以,肥胖发生的年龄越小,导致糖尿病的机会就越多。

Q2:怎样及早发现儿童糖尿病?

1.Ⅰ型糖尿病一般发病较急,秋冬季多见,有明显的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三

多一少"症状,化验血酮体多为阳性,血糖较正常水平高3-6倍,家人中常无糖尿

为主要饮食,多饮、多尿的症状不易被察觉,最先的表现可能是吃奶并不少,却

总长不胖,呼吸中带有糖果味;2-3岁孩子突然夜尿次数增多或突然尿床;有的

孩子患病后并不多吃,食欲正常甚至减低,但短期内出现体重下降、疲乏无力、

没精神、不爱活动,反复发烧、咳嗽等症状。

特别提示:

如果宝贝有以上症状出现,要及时向医生咨询,检查一了尿中是否有糖的排出,

必要时查一查血糖。

2.Ⅱ型儿童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这些“三多一少”

标,糖尿病家庭史阳性率很高。

特别提示:

对于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的胖宝贝,需要父母平时注意观察,要格外留心。如果家

族中有糖尿病遗传倾向,或宝贝是“小胖墩”,要定期带宝贝检查血糖、尿糖,

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Q3:儿童患糖尿病有什么危险?

A: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各种感

染、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以及微血管和神经的病变等等。这些并发症是使糖尿

病患者最终致残甚至致死的根本原因。所以,如果糖尿病患儿出现发热、精神萎

症发生,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用量及饮食、运动方案,减少日后发展为

严重的糖尿病后遗症。

Q4:怎样预防儿童糖尿病?

A:1.Ⅰ型儿童糖尿病重在观察和及早发现。由于Ⅰ型儿童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相关化验检查。

2.Ⅱ型儿童糖尿病重在预防。准妈咪在孕期就要注意不要让体重增长过多,以免

宝贝出生后肥胖;注意从小培养宝贝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过量进食、不偏食,多

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糖分多的食品和饮料,避免身体肥胖,保持正常体重;

鼓励宝贝多做运动,既能消耗掉多余热能,又可增强体质;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

遗传倾向,或宝贝是“小胖墩”,要定期带宝贝检查血糖、尿糖,做到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

摄入量。但是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儿童来说,对于身体所需热卡的确切量很

难计算,所以只能在饮食上遵循“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原则。家长要严格

贝出现饥饿、嗳气、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胸闷、痉挛、神志不清

、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因为血糖中含糖量过低导致的低血糖休克,应马上给患

儿补充糖分。

饮食和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患有II型糖尿病的病人调节血

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健康的饮食,并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而再也不应该把食物

当作一种奖励。


妈咪宝贝传媒


一直瘦不下去的胖子

很抱歉这样的情况

糖尿病在目前是不能被治愈的,是一种终身疾病。

但是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没有并发症的话,是和普通人一样的,并不影响寿命。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血糖,找到适合自己的控制血糖的药物和方法,定期监测,保证血糖稳定。

医学发展很快,未来治愈糖尿病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所以虽然是病了,但是却并不可怕,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