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特幣到區塊鏈的技術創新

從比特幣到區塊鏈的技術創新

談起比特幣,我們都知道區塊鏈是他的底層技術,那到底什麼是區塊鏈呢?通俗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分佈式的數據存儲模式,也可以說他是儲存加密貨幣(比如比特幣)的交易記錄的公共賬本,它上面所有的記錄都被加密,被運行這個軟件的機器所持有。

在談到區塊鏈的時候就必然會想到數字貨幣,因為根本上來看,區塊鏈之所以會出現,就是為了滿足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才被創造出來。而說起比特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神秘的人物—中本聰,2008年的時候,中本聰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而這篇論文也被業內稱為區塊鏈技術和數字加密貨幣的發明基礎。

從比特幣到區塊鏈的技術創新

正是在這篇論文裡,中本聰提出了關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幾個基本原則:

1, 比特幣的本質是一個純粹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他使得在線支付能夠有一方支付給另一方,而不必經過中間的任何金融機構。

2, 在這個全新的電子現金系統裡,不需要任何授信的第三方支持就能防止雙重支付,這種點對點的網絡環境是解決雙重支付的一種重要的解決方案。

3, 在交易的過程中,每一筆的交易都會被加上一個時間戳,並且將這些交易併入一個不斷延展的基於哈希算法的工作量證明的鏈條作為交易記錄。這些交易記錄一旦形成就無法更改,除非重新完成之前的所有工作證明。

4, 區塊鏈中最長的鏈條不僅僅是作為被觀察事件的序列證明,更被視為來自CPU

(中央處理器)的計算能力的最大的池。只要絕大多數的CPU的計算能力不被合作攻擊的節點所控制,就會不斷生成更長的、長度超過攻擊者的鏈條。

5, 通過區塊鏈所構建的系統本身所需要的基礎設施非常少,每一個節點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在全網傳播信息,而且可以隨時離開和重新加入網絡。並將最長的工作量證明作為該節點在離線期間發生的交易證明。

從比特幣到區塊鏈的技術創新

通過中本聰的觀點和邏輯,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理論是可行的,無須中心化的參與和干預,只要讓整個網絡扮演信用中介的角色,就能實現有效的點對點交易,正是基於這個理論,世界上第一個比特幣交易系統誕生了,第一個區塊產生了,第一個比特幣支付案例也產生了。至今,比特幣已經穩定運行了八年時間,在技術上也沒有出現過嚴重的失誤。

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兩者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父子關係,區塊鏈更不是比特幣的意外產物,區塊鏈伴隨著比特幣的火爆而出現,區塊鏈體現出了比特幣的可供性,這種全新的載體提供了一種更為廣闊的交互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