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白事信号,农村的报丧习俗

报丧,是指家中有人逝世,停柩一段时间,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完毕后,死者亲属和子孙选定时间日子报丧,也就是挨个亲戚亲友上门去告知家人逝世的消息。他是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来传给亲人和村里的人。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使亲友家已经知道消息了,死者家属也是要照例上门报丧的。

解读:白事信号,农村的报丧习俗

中国自古以来,都对白事讳忌莫深。喜事可从简,但白事一向都不敢马虎,不仅怕对死者不敬,更怕犯了什么天大忌讳。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就有相对应的传统传承了下来,这是对死亡的敬畏。

有哪些习俗呢?譬如在广西一带,响三次火炮表示报丧,即“报丧炮”。或者白纸扎成旗帜,树立在自家门口表示报丧信号。

有的地方报丧,报丧的人不能到亲友家里面,只能在外面喊屋里的人,让他们拿火灰撒在门外,才可进门报丧,据说是为了却邪。

在东北呢,是用白色纸条悬挂在家门外做报丧信号,死者有几岁,就挂多少条纸条。而且,还会根据男左女右的原则决定挂在大门的哪个为止,这样路人一看这就知道这家逝世的人是男是女有几岁,一目了然。

还有的地方报丧比较严格,如果死的是男人,必须是房族侄子去报丧。死的是女人,必须由儿女到娘家报丧。

解读:白事信号,农村的报丧习俗

农村丧事习俗

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分担悲痛的做法。所以,报丧的人要来去急速,不进亲友家大门,报丧后,讨水漱口,驱除不详,然后立即回家。

不过在江浙一带,报丧是用伞来暗示的。报丧人带伞去,伞头朝上柄朝下,放在门外,表示凶信。主人要请报丧人吃点心并且问清入殓日期,随后把报丧人用过的饭碗扔到门外驱邪避祸。如果亲友在外地,则会送一封信封一角被烧焦的“焦头信”到亲友手里,暗示这是一封报丧信。

其他地方习俗也都是大同小异的,都对报丧很看重,甚至还认为不会报丧必定祸殃子孙。

解读:白事信号,农村的报丧习俗

农村白事习俗

在一整套丧事里面,停柩、报丧、吊唁、出殡、落棺下葬,在古时候中国人眼里是一项庄严的仪式。包含了亲属的哀痛和对死者的敬爱。现代化后,摒弃了很多传统,有说是迷信也有说是浪费资源。直接用手机和电话报丧已经是常态,只不过老一辈总觉得有失礼仪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