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为清朝出的力比吴三桂还要大吗?

宙愦4LTn3495

南明政局在永历政权与大西军合作后,曾出现了几乎恢复江南半壁的大好局面,此时戮力抗清,尚有一线中兴大明的希望,然而就在此时孙可望却向南明永历政权讨封秦王,使得这最后一丝中兴机会也成镜中花、水中月。自汉以后,列朝列代正常情况下都不再封异姓为王,异姓封王只发生在王朝遭受到极危难的情况下,王朝自身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力,只能倚重异姓方能恢复。是以唐郭子仪、李光弼以对唐有再造之功被破例封为郡王,异姓封郡王还犹可臣,犹可控制。一旦被异姓逼封亲王就不可臣了,意味着篡逆禅让之事将行,如汉末曹氏封魏王,魏末司马氏封晋王,唐末朱温封梁王,孙可望讨封秦王也意味着其终欲行篡逆之事。

首先,但凡一个王朝手中尚有一丝力量就绝不会封异姓为亲王。其次,秦王是朱元璋始封给其二子朱樉的封号,诸藩最长,大明最重要的宗支之一,世袭罔替的亲藩,按宗法制除非秦藩谋逆方可废除,否则就该与大明王朝相始终的,讨封秦王就意味着让南明废“秦藩”,这就破坏了大明的宗法制,南明提出封“孙”为冀王亦不能被“孙”接受,可见在其心中早已没了大明。

孙可望讨封秦王也意要在名分上压制李定国等人,大西军在张献忠死后,是四将共事制度,虽奉孙可望为长但其却无实力与威望以让其他三将臣服,讨封秦王就可以在名分上可以高出李定国、刘文秀 一等。可是南明为了抗衡孙可望不得不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以牵制孙可望,使其想通过名分压制李定国的计划得已落空。水涨船高,在死掉一将后,孙可望也仅占大西军的三分之一的份额。汉末曹氏、魏末司马氏逼封亲王,都有实力支撑,他们外可御强敌、内可控朝局。

而孙可望自身实力对外不足以单独抗清,对内又无法弹压其他三将,只因被奉为四将之长就飘飘然,欲行篡逆之事也就太不自量力了。对李定国、刘文秀来说,大家名分都一样,地位相等,功劳也差不多,原本都是兄弟,只是奉你为长,尊你为兄而已,大家有事共同商议。却不是奉你为父,听你命令,别不识好歹、弄不清状况。可是孙可望的实际一系列举措在李定国等人的眼里就是不识好歹了,所以最终导致了孙李内讧,使得南明军队这支最后的生力军实力也大为削弱,孙可望在失败后立马投降了满清,为满清做向导、将南明的内部虚实尽告之於满清,从而使得南明军队处处被动,导致最终失败,也让南明这最后一丝中兴的希望也为之破灭。

原本身份相等、地位相当的两人,一人纵使势弱也很难从内心去屈从臣服於另一人,他宁可屈从於一个与自己素无瓜葛的人也不愿屈从一个原本与自己长期共事、身份相当的人,这是一般人的正常心理。李定国、孙可望的情况就是如此,孙可望在四将中为长,实力也略强,所以就想自立取明而代之;李定国为获得与孙可望对抗的名分拥护南明也就很自然。

晚清曾、左相斗的情况也是如此,不完全是演戏给清廷看,在剿灭太平军后,曾国藩手下幕僚很多人劝之更进一步,取清而代之,曾国藩不敢有所动。首先,曾国藩本身没有军事指挥才能,在军事上完全依靠其弟曾国荃,将来取得天下,谁坐皇帝?面对皇位的诱惑,即便有一方诚心相让,也很难就保善终,历来为皇位父子相夺、兄弟相残的事例枚不胜举。其次,左宗棠、李鸿章都有自身的独立力量,在满清这顶帽子下,大家还好共事,一旦没了满清这顶帽子,很难说左宗棠、李鸿章就愿意投效到曾国藩这顶帽子下,去供曾国藩驱使、为其火中取栗。清初三藩之乱未能成事更是如此,吴三桂是三藩中实力最强,理应为首,但是另两藩又为了什么呢?满清不讲信义想撤藩,难保吴三桂事成之后也不动同样的念头撤藩,何必为你吴三桂拼命呢?所以三藩之乱,只有吴三桂实力最强,想做皇帝,最卖力,另两藩都没怎么出力,一看情势不妙就立马投降了。

在封赐爵位上,满清看似比南明更为慷慨大方,其实不然,在满清看来,吴三桂、耿、尚、孔等终究是异族外人,是其民族系统外的势力,他们有独立的军队,封其为王,不过是一时的羁縻利用的需要。金朝初年,甚有封张邦昌、刘豫为帝的事例,但是在其本民族内部系统,封王却还不都是姓爱新觉罗的、都是完颜氏、都是其宗室吗?也未闻封异姓为亲王的。

孙可望讨封秦王,不只造成大西军内部的分裂内讧,对大西军联合其他抗清势力也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由于其讨封秦王,南明又不得不封李定国为晋王予以牵制,但是其他南明势力呢?又怎么愿甘心於其下?李定国后来几次欲联合台湾郑氏合兵抗清都未能成功,这固然有些外部原因,但不能说没有一些主观因素在,台湾郑氏对合兵举动向来表现的都不是很积极,台湾郑氏对永历政权本身就心存芥蒂,在“唐桂之争”中不顾名分而出于私心拥护唐王为正统,在唐王败亡后不得不奉永历帝为正统。但在郑氏看来大家都做同样的事,凭什么你爵位为亲王,我为延平郡王,高我一等呢?如果孙可望不强讨封秦王,南明的最终局势必不至于糜烂到那种地步,其下场或不至于沦落到被满清当成猎物射杀的那般悲催。孙可望在国家最危难的时机,不具备篡逆的实力就强讨封秦王欲行篡逆之事,其行径真是让人觉得可悲、可耻、可笑!


历史闻知社

明朝末年,四股势力逐鹿天下,李自成大顺政权建都西安,张献忠大西政权建都成都。关外皇太极八旗雄兵虎视眈眈。李自成攻破北京,吴三桂投降满清。满清大举在明军中招募降将,给予高官,封明朝降将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四人为王爵。这些人回过首来,直接将李自成的大顺朝和张献忠的大西朝给灭了。

唯一能与清廷抗衡的只剩下窝里斗的南明王朝,南明王朝窝里斗,给予满清机会,短短两年,南明几个小朝廷灭亡,只剩下一个永历皇帝。正在清朝准备一统江山的时候,弱不禁风的永历王朝给满清以痛击,而永历王朝的武装力量就是张献忠部下李定国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领导的大西军。

李自成死后,其余部成立夔东十三家抗清,但是一直不温不火。反而是张献忠的余部在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带领下归附南明,混的风生水起。南明政权及其军队实际上是以原大西军为主,永历皇帝只是作为用以号召远近的一面抗清旗帜,领导权却掌握在孙可望等原大西军领导人手中。在张献忠四大义子之中,因孙可望识字,又机灵,很受张献忠器重,为张献忠四个养子中之长子,自然成了最高领导人。

孙可望带领大西军北出贵州、四川,东进广西、广东、湖南,几次挫败不可一世的清军,成为全国抗清的主力。清顺治八年,李定国与孙可望率步骑八万出粤、楚, 北攻沅州,下辰州;南克靖州、武冈、宝庆。又破桂林,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死;战衡州,击杀敬谨亲王尼堪,几乎近复湖南。一时天下震动,西南抗清战局也被扭转,清朝君臣闻警,上下震动,有放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永历皇帝议和的想法。孙可望在此时私心膨胀,在幕僚的建议下,欲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法,来压服李定国、刘文秀等人,为谋封秦王,击杀南明大学士三十人,导致内讧,孙可望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打李定国,因部将倒戈不敌李定国,孙可望向清军投降。反清大好形势遭到破坏。

孙可望的发动叛乱失败后兵败降清,在清廷看来无异是天赐良机,决定利用南明的内讧,一举荡平西南。1657年12月,清朝特旨封孙可望为义王,在长沙举行盛大加封典礼。孙可望到达北京,和硕简亲王、和硕安亲王带领公、侯高官出城迎接。次日,顺治皇帝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十天之内,皇帝赐宴多达三次,孙可望成了清廷上红极一时的人物,孙可望豪言“愿取三省上献,以大一统之盛事”。

孙可望对于南明非常熟悉,给满清制定了大量针对那么的方针,并且带去不少行军地图,清军按照孙可望计划三路进攻西南,通过孙可望现身说法,使得不少原来忠于孙可望的明军在满清三路大军来进攻时期纷纷投降满清,反过来成为打击南明的力量之一。长期同清方相持的湘西、四川、广西防线迅速瓦解,后方基地的贵州省也大部分被清军占领,西南战局迅速恶化恶化,最终西南三省失手,南明永历皇帝逃入缅甸,西南大势已定。这里面孙可望的功劳颇大。

西南基本平定,但清朝对孙可望的态度却一下子冷淡起来。孙可望诚惶诚恐,被迫上疏请求辞去义王封爵和册印,但以李定国为首的明军残部仍在边境地区坚持斗争,清廷没同意。后孙可望离奇死了。满清官方的说法是病死,清初史家就说孙可望是“随出猎被射死”。其子孙征淇袭封义王。几个月后孙征淇病死,其弟征淳承袭。

后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所杀,李定国病死,明朝彻底玩完。孙可望家族一下子没了利用价值。孙征淳病死,其弟孙征灏请求袭封被拒绝,孙家彻底玩完。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2017.12


睁眼看西安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之后很多人做了汉奸,成了清军的走狗与带路党,名气最大的恐怕非吴三桂莫属,他在山海关引清兵入关,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后来又作为清军的先锋,四处征战,最后攻入云南、缅甸,将永历皇帝从缅甸抓到昆明处死,可谓坏事做尽。

影视剧中的吴三桂形象

要论名气,明末的汉奸恐怕无人能及吴三桂,但是另外一个汉奸带路党,虽然名气上比吴三桂差很多,但是他对明朝(南明)所起到的破坏作用不可小觑,即使破坏力比不上吴三桂,但也可以说仅次于吴三桂,他就是原大西军将领、国主、大明秦王、大清义王——孙可望。

影视剧中的孙可望

孙可望,是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出身贫苦,参加义军后被张献忠收为义子,是张献忠四大养子之首。他作战勇敢,且善用计谋,应该算是有勇有谋。

1646年底,张献忠在四川凤凰山与清军作战中中箭,不久牺牲。大西军失去了张献忠这面旗帜一度陷入彷徨,但是好在有四大养子在,大西军余部并没有溃散,之后四大养子相约称王,奉为首的孙可望为盟主领导大西军余部。

张献忠

1647年,孙可望带领大西军余部经四川、贵州进入云南,攻占了云南并以云南作为大后方进行休养生息。在这段时间里面,孙可望展示出了他治国的本领,将云南一生经营得风生水起,生产得到恢复,百姓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云南成了明末乱世的世外桃源。

大西军余部以云南为根据地休养生息

孙可望与大西军在云南修养生息了三年多,其间与四处迁播的永历朝廷进行了和谈,决定联手抗清。但是当时南明地盘很小,而且手上没有可战之兵,而孙可望则坐拥大西军余部数十万大军,所以永历皇帝只是孙可望用来压制李定国、刘文秀等其他张献忠旧部的傀儡天子,而孙可望也获得了秦王的封号,一时间秦王的权势大过了永历皇帝。

1652年,大西军余部在李定国的率领之下出滇抗清,李定国军事才能十分突出,出滇之后先后在广西桂林和湖南衡阳两蹶名王(定南王孔有德和敬谨亲王尼堪),一时间天下震动,李定国威名远播,但是这引起了孙可望的不满,孙可望害怕李定国再立奇功,将来地位会凌驾自己之上,于是从中掣肘,不给李定国后续支援,二人由此产生嫌隙。

李定国

之后,孙可望对于权力的欲望更加膨胀,南明永历朝廷完全成了摆设,一切军国大事均报由秦王孙可望裁决,永历皇帝只是空有皇帝之名罢了。后来,孙可望在幕僚和下属的怂恿之下,打算连永历皇帝的虚名都收归己有,孙可望想逼永历皇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

没想到南明朝廷还有忠臣,李定国出兵将永历皇帝从驻地安龙接到昆明,逃离了孙可望的掌握(当时孙可望驻贵阳),一时间原大西军两位主要将领、南明后期最为倚重的秦晋二王就要拔刀相向了,最先动手的是孙可望。1657年8月,孙可望亲率十余万大军从贵阳想昆明进发,“讨伐”晋王李定国,但是由于孙可望手下很多将领、官兵都不愿自相残杀,所以孙可望大军与李定国军一触即溃,孙可望弹压无效,只得随大部队溃逃回贵阳。

孙可望进军与败逃路线

溃逃之后的孙可望成了丧家之犬,原本自己实力范围内的守城将军们都不愿意接纳他,孙可望一怒之下投降了清朝。

得知消息的顺治皇帝喜出望外,要知道之前孙可望是当时南明第一号实权人物,手握永历朝廷实权,坐拥十数万能战善站的大西军余部,是清军继续南下的重要阻碍,如今却主动来降,不由得让人喜出望外。

清廷对孙可望的投降十分重视,为了给其他南明将士竖立一个榜样,清廷封孙可望为义王(满清一共只有五个汉人封王,孙可望是其一),而受到如此厚待的孙可望也决定为清廷卖命,虽然他手下已无十万大军,但是他在云贵一带经营十多年,对南明的军事部署和实力了如指掌,于是他成了清军南下的带路党。

最终,在这位优秀的带路党的帮助下,清军顺利南下,打破了原本在贵州、四川一带僵持的局面,从此南明局势再也不可挽回,永历朝廷只是在李定国的支撑下苟延残喘了三五年,最终永历帝被俘杀,李定国病逝,南明王朝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吴三桂为清军带路开了个头,而孙可望则为清军带路结了个尾,两个汉奸一头一尾彻底埋葬了大明王朝。最终孙可望也不得善终,在南明逐渐式微之后,孙可望失去了利用价值,受到了满清朝廷的打压与猜忌,最终忧愤而死(一说打猎时被射死)。


天涯看点历史号

孙渴望虽然出的力也不小,但是和吴三桂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毕竟吴三桂的投降导致清兵的入关,平定李自成的大顺王朝,而孙渴望原来效忠的南明小朝廷,和清廷实力对比并没有什么优势,由于朝廷嫡传的合法性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结果内部矛盾不断,被清廷利用,各个派别互相排挤,争斗,导致实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孙渴望的投诚只是加快了这个过程,所以效果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