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讲民间故事:“天上竹林 地下少林”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蜗牛讲民间故事:“天上竹林 地下少林”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提起中岳嵩山,人们自然会想到少林寺。提起少林寺,人们又常常会说:“天上竹林,地下少林。”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西汉时候,嵩山上曾有一所寺院。这所寺院孤零零的,四周长满翠柏秀竹。虽说不大吧,但很美,后边一座主殿,敬着如来佛,中间一个大殿,敬着弥来佛,前边拱砌的石门上,写了三个大字:竹林寺。

蜗牛讲民间故事:“天上竹林 地下少林”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这竹林寺中有一个老和尚,年纪五十左右,还有一个小和尚,只有十来岁。师徒二人,平日吃斋念佛,静心养身,日子倒也安宁。老和尚爱下棋,有时趁下山化缘时候,常常和那里的人们相邀对棋。这时侯,小和尚就在家看守门户。

蜗牛讲民间故事:“天上竹林 地下少林”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嵩山下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大财主。他家有良田万顷,外地还有几十号大生意,非常有钱财。老和尚每次到这里化缘,他总是敬若上宾,管茶管饭,还慷慨大度地舍福周济;有时他也到山上竹林寺去玩,二人来往甚密。尤其财主也爱下棋,三天两头请老和尚下山,车马将帅地杀上一番。

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在财主那里下完棋,傍晚返回寺院。当他用手推开山门,忽见一个三、四岁的胖娃娃,身穿红肚兜,正在和自己的徒弟玩耍。胖娃娃面若粉玉,胳膊腿像嫩藕一样,再配上红肚兜,十分聪颖可爱。老和尚正要上前答话,不料那娃娃发现了他,有些害怕,往小和尚身后一闪,就不见了。他好生奇怪:深山孤庙,哪里来的小娃娃,他是什么人呢?第二天,第三天,他又发现了那个红肚兜胖娃,和小和尚在玩。不等自己上前,又不见了。"这样来无影,去无踪,一定不是凡人,是不是个妖物呢?”老和尚决心要探查究竟。

蜗牛讲民间故事:“天上竹林 地下少林”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第二天,老和尚找来了白线疙瘩,线端带上一根针,交给小和尚,如此交代一番,小和尚是他管教出来的,岂能不允?只得照计行事。果然,后半响,红肚兜胖娃又来了,找着小和尚,二人欢欣如初,尽情戏耍。天擦黑,那胖娃要走了。临分手,小和尚趁他不在意,悄悄从背后,将那根针别到了胖娃的红肚兜的兜襟上。

次日清晨,老和尚早早起来,顺着白线去寻。他从前殿一直寻到后殿,见那白线延伸到如来佛神像背后,然后钻进一个石洞不见了。老和尚扒掉石头,露出洞底,却见白线上缚住一个又肥又大的何首乌!长得五体俱全:有头、有腿、路膊,脚手指头也见分晓。老和尚心中大喜,他想:何首乌是中药良材,原本能延年益寿,这个何首乌娃娃,能够变幻人形,可见是受了神仙点化,成了精了。自己梦想得道成仙,如果把它吃掉,岂不可以脱胎成仙,长生不老?想到这里,老和尚喜出望外,立刻抱起何首乌,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放进锅里,添上水,盖上锅盖,吩咐小和尚道:“快点火,烧!”他想煮到晌午,自己就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

蜗牛讲民间故事:“天上竹林 地下少林”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小和尚不知锅里煮的什么东西,就不住的往灶里加柴,放火烧起来。不料烧到小晌午,何首乌还未煮,山下财主来了,见了老和尚就说:“师父,今天我那里来了个贵客,特意备下素斋,请老师父下山作陪。”老和尚这下犯了难:去吧,惦记锅里煮的“宝贝”,不去吧,多年厚交,盛情难却。踌踏一下,遂对小和尚吩咐道:“约摸午时煮熟,就不要再烧了。但是锅盖不许你掀,等我回来再说。”说罢,就和财主下山了。

小和尚按照师父的吩咐,一直烧到午时过后,约摸熟了,就停了火。又等了一个时辰,还不见师傅回来,晌午都过去了,还没吃饭。他的肚子饿了,饿得咕咕直叫。小和尚忍不住将锅盖掀开,只觉香气扑鼻,又见锅里煮的东西,湿漉漉的很好,不由得随手捞了一块,送到嘴里一尝,又甜又香,美味可口,捞一块尝了又捞一块,也是饥饿,不一会儿,就把煮的何首乌吃了个净光。吃过以后,他有些后怕。他想:煮的东西我吃了,师傅回来了,怎么得了?我把锅里的汤水也倒掉,添上清水盖上锅盖再用火烧,师父回来问起,我也有话说,谁知他锅里煮的什么东西?于是,他找来一个盆把煮何首乌的汤水舀净,一下泼在殿前的院子里。引得寺院里的鸡鹅鸭,一齐赶来吮吸汤水,吃掉残渣。

蜗牛讲民间故事:“天上竹林 地下少林”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老和尚在山下财主那里陪完客,送走客人以后,财主说:“师父,你看天色不早,咱俩再下几局棋,今晚住下,明天再回吧!”老和尚也来了棋瘾,欣然答应,于是二人就杀将起来,老和尚当晚就住在了山下。

谁知第二天,老和尚返回山上一看,哪里还有寺院的影子?寺院不见,徒弟不见,连鸡鹅鸭也不知了去向。原来,一夜之间,竹林寺飘飘然然升了天,小和尚和那些鸡鹅鸭,都成了仙。

蜗牛讲民间故事:“天上竹林 地下少林”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老和尚气得直跺脚,遂转下山埋怨财主道:“我要不下山陪客,怎能落到这样的下场?现在,就剩我一个人,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了!”说着唉声叹气。财主上山一看,果真没有了寺院。见老和尚迁怒自己,自知理屈,就安慰道:“师父不要难过,我有的是钱财,重新给你修座寺院。”于是又在竹林寺的旧址重新修建寺院。财主为了显示自己的钱财,很快修了一座七进七出的大寺院。他想:这寺既是我修建的,就不能再叫“竹林寺”了。为了显示自己,也为了区别新旧和先后,就把这座寺院。称作“少林寺”。

蜗牛讲民间故事:“天上竹林 地下少林”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这就是“天上竹林,地下少林”的由来。现在,据说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少林寺,从云雾缭绕的天空,还能看到竹林寺呢!每天,竹林寺的鸡鸭鹅叫之后,普天下的鸡鸭。才一唱一和地“喔喔喔”、“呱呱呱”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