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後,全球變暖大約10萬年!

大約6600萬年前,白堊紀,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在今天的墨西哥東部留下了一個直徑為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不僅摧毀了主導世界的恐龍,還導致了地球上像過山車一樣的氣候變化。

恐龍滅絕後,全球變暖大約10萬年!

小行星撞擊地點

小行星的撞擊引發了海嘯和野火,然後幾十年來,地球上充滿冰冷硫雲,氣溫驟降,破壞了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不僅如此,隨著這些硫雲的消散,數十億噸的二氧化碳撞擊大氣,造成全球變暖大約10萬年。

全球變暖的影響並不奇怪,但發現氣候變暖的證據並不容易。為了估計地球歷史的溫度,一種常用的方法是測量無脊椎動物留下的碳酸鹽殼中不同形式的氧同位素的比例。在不同的溫度下,動物會以不同的速率將不同形式的氧結合到殼、牙齒和骨骼中。但碳酸鹽化石保存得並不好,所以它們也不是可靠的溫度計。

科學家們分析了魚骨、牙齒和鱗片中氧同位素的比例,這是另一種測量歷史溫度的方法。他們收集了今天在突尼斯克洛夫市一些地層的沉積物樣品,記錄了撞擊前後岩石的變化。在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在顯微鏡下觀察了幾個小時,清理了玻璃魚牙齒和礦化鱗片,並測量了氧含量。

恐龍滅絕後,全球變暖大約10萬年!

科學家研究樣本

研究人員發現,在撞擊後化石碎片中重氧同位素與輕氧同位素的比值降低了約1%,這意味著海水的溫度在撞擊後增加了約5攝氏度。從不同地層收集的魚類化石分析表明,在地球再次降溫之前,高溫持續了約10萬年。雖然魚類化石只反映了海洋溫度的變化,但大氣溫度應該有相同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