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辞典|老北京的慢生活

吃货辞典 | 老北京的慢生活

北京的家常菜讲究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地道的味道,所下的功夫就是漫长的时间。酱瓜炒肉丁是,醋溜白菜、烧茄子是,炒麻豆腐更是。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清末民初北京的社会文化氛围息息相关。那时八旗子弟有的是功夫,他们慢悠悠地听戏,慢悠悠地喝茶,慢悠悠地遛鸟儿,感染得这座城市里每一个人骨子里都透着一股闲味儿。即使做两道家常小菜,也透着那股子悠然。

吃货辞典|老北京的慢生活

后来清朝衰亡了,没有了俸禄的旗人变成了平民百姓,当初喜欢吃五花三层苏造肉的主儿也端起了粗俗的卤煮火烧。生活所迫,让他们的食材越来越便宜,但那份功夫,那份对待生活的精细劲儿却已然挥之不去。

于是,他们炸一碗老黄酱要花上一个钟头,咕嘟锅麻豆腐能站到腿发酸。他们苦中寻乐,享受着简单悠闲的慢生活。

本文摘编自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吃货辞典》

作家崔岱远

吃货辞典|老北京的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