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何為君子?何為小人?

其實最初的君子和小人指的是貴族和平民,“君子”一詞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的是崇高的地位。到了後來附帶上了道德的標準,而以“德行”區分君子與小人。從孔孟之道中則能分出君子和小人有何區別。

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何為君子?何為小人?

從胸襟來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的胸襟永遠是光風霽月、樂觀而不盲目、對人寬容,能仰不愧天地,俯不怍於地。而小人則與之相反。

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何為君子?何為小人?

從交友來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無論和什麼人交往都能一視同仁,不拉幫結派且能以公正之心待人處事。而小人是排斥異己,不合於大眾。

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何為君子?何為小人?

從標準來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對待問題是以道義的標準去衡量。而小人想的首先是怎麼能從中獲利。

從是非來說:君子愛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對於符合道義之事,君子有仁愛之心,力所能及的去幫助別人,促成別人進步或成功。如果有違道義,君子一定不與之同謀。

從言行來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能容忍不同的意見和想法,同時能表述自己的想法,能做到與人赤誠相待、肝膽相照。而小人陽奉陰違,善於隱藏自己的想法,表面上迎合別人而內心卻心懷鬼胎。

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何為君子?何為小人?

從氣質來談: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莊重、心境平和、氣定神閒,而小人自大、傲慢、充斥著驕矜氣息。

從志向來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所謂“上達”則是向善,不斷改正錯誤追求道義,志存高遠。而“下達”則是不思悔改不修其身,而日見其頹廢。

從追求來看: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安分守法,小人唯利是圖。

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何為君子?何為小人?

從人品來談: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總能反省自己,尋找不足加以改之。而小人從不檢討自己,總是把錯誤和責任推給他人。

從抉擇來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走投無路時仍能堅持原則,小人窮時胡作非為。

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何為君子?何為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