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汉到明清,谁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贡献大?

1.秦朝

主要领土功绩: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征岭南,平云贵,北击匈奴。

从秦汉到明清,谁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贡献大?

秦实行郡县制,郡县类似于今天的省县体制,郡县均统一隶属于中央政府。因此凡秦军征服并设立郡县的地方,均为秦领土所有。夏商周之春秋战国,中国之统治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今天的两广、福建、云贵基本不在中央政府管理范围之内,顶多存在形式上的朝贡关系。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50万大军,平定岭南,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从此珠江流域正式进入中国版图,后经大汉王朝的巩固,延续至今。这一事件到现在仍旧在越南神剧中被视为“耻辱”(中国是抗日神剧,越南是抗中神剧)。

从秦汉到明清,谁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贡献大?


2.汉朝

主要功绩:首次将西域地区、海南岛正式纳入版图,还控制了今天越南北部。

从秦汉到明清,谁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贡献大?

经过汉武帝一朝连续对匈奴等草原势力的打击,汉朝最终控制西域,并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并驻守军队进行管理。“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汉书·西域传》)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中央政权在这里开始行使主权。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命官员,派兵驻守并屯田,统计当地户口,推行汉朝的政令等等,都是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内容,它由此奠定此后历代中央政权管理西域的基础。

3.唐朝

主要功绩: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并设立六大都护府,管辖范围囊括今天的中亚、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南部以及越南北部。

从秦汉到明清,谁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贡献大?


只是到了唐朝后期,国力衰落,中亚西域蒙古高原大部分不在统治之下,仅存在一些朝贡性质的藩属关系。

4.元朝

主要功绩:将西藏正式那入中华版图,将全国划分为很多行省,最北统治范围到达西伯利亚。

从秦汉到明清,谁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贡献大?


5.明清

主要功绩:巩固了对西藏、东北地区、蒙古高原、西域的管辖,最终经过民国时期的变迁,形成了今天的中国疆域。

从秦汉到明清,谁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贡献大?

领土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根基,虽然说生产力和科技发达可以弥补领土的短缺,也有诸多的小国最终成为发达国家。但是,一个国家如无位置优势又短缺领土则基本没有可能从落后发展成发达国家的。以新西兰为例,面积虽只有27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仅4百万,显然人均占有土地和资源数量庞大是其轻松成为发达国家的根基。而最穷困的国家海地,面积仅2.7万平方公里,人口却高达1千万,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最终沦为又穷又乱的没有希望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