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刚到爱尔兰,库先生就带我把都柏林的亚洲餐厅几乎吃了个遍,不得不说在这么多欧洲国家里,爱尔兰的中国味道还是蛮纯正的,日本料理也做得地道,只是每次一顿下来,都要花上几百块人民币,连吃碗拉面都在一百至两百块不等。我和库先生说,我的快乐秘诀就是:付钱的时候只看数字,不看货币。

天天在外头吃定是不成的,平日在家里,库先生也自己做饭,有爱尔兰菜,有波兰菜,又或是意大利菜,味道相当不错,还经常突发奇想,给我充满惊喜的醒来。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只是我的中国胃没多久就开始抗议了,这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克服的问题,毕竟我大中国美食之邦,还有什么比家乡菜还好吃的呢。于是我每天躺在那里想着妈妈做的蒸大螃蟹,鳗鱼丁炒蛋,糖醋排骨,姜丝炒小牛肉,卤鸡爪,豆干等等,还有我最心爱的火锅,想的口水横流,天昏地暗。我还由此发展出一个爱好,每天晚上刷美食博主的帖子,看到爱吃的就扯着库先生看,两人馋地嗷嗷叫,于是我猛地一拍库先生的大腿:明天开始,中国厨房开张!

第一步自然是准备调料和食材。我打开厨房的柜子,看到里面整整齐齐地排了十几种瓶瓶罐罐,我挨个读了上面的英文,又挨个地放回去。我问库先生,有老干妈吗?他结结巴巴地回答:什么?干...干妈?干妈可以吃吗?我叹了一口气又去看冰箱,摸摸这个,捅捅那个,大部分我都不会做。于是库先生便带我去了市中心的亚洲超市,虽然与国内无法相比,但这里还是能买到大部分的中国调料和简单食材,我看得心花怒放,如饥似渴地买了一大堆,库先生跟在后面推购物车,一会摸摸我扔进来的粉条,一会闻闻我买的海带,一会又看着那一大包红豆发愣,我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地走在前面,他崇拜地看着我,感觉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我指着老干妈豆豉酱对他说,呐,这就是华人女神老干妈了!他眯着眼睛看了下,说:她长的不好看啊。我瞪了他一眼:好看啥用,好吃就行!

接下来就是炊具了。我问库先生:你有电饭煲吗?他立马得意地向我展示了他的rice cooker,方方正正,好多格子,无数按钮,我问这玩意怎么用,他说简单极了,这里有说明书,你一看就会。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我看了一眼,调整了下呼吸,搜了张正常电饭煲的图片给他看:有这款吗?他茫然地摇摇头,我问那有高压锅吗?他又一脸空白,但不甘心地补了一句:我这款非常好用,可以蒸鱼,做鸡翅等等,所有菜都可以做。我摇摇头:它可以煲汤吗,可以煮粥吗,可以炖银耳羹吗,可以做排骨煲吗?我们的电饭煲有多强大,你永远都不知道。说罢给他留下一个神秘的背影。

于是当夜我就在网上订购了一个。。。烧烤式火锅。

火锅一到手,我就做了一顿正宗的四川火锅给库先生和Redek哥哥吃。火锅料是我从国内带来的,我最爱的重庆桥头牌锅底,当初我一打开旅行箱,库先生就惊呆了,几大包火锅料占了半箱子,令他钦佩不已。如今派上用场了,把香辣的油膏煮开,稍微加点佐料,再把烧烤架上刷上香油,提前准备好的肉片,丸子,蔬菜,粉条,芝士片,虾仁等等一字排开,等到香碰碰的锅底咕噜噜冒气泡了,我们就开始把食材放下去涮,牛肉和香肠也在烧烤架上滋滋作响,在异国他乡能吃到这么丰盛的火锅,令我激动地浑身颤抖。我寻思着怎么低调地发个朋友圈,库先生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说:你又要炫耀啦?我心虚地藏起了手机,怎知一回头他把所有好朋友的电话都打了个遍,用视频秀了一遍火锅后,就来秀我,我塞得满嘴鼓鼓囊囊,吃得油光满面,只能无奈地朝视频里挥手。我们仨吃的开心极了,不管怎么说,在一顿美味火锅的氤氲中,我的中国厨房终于开张啦。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虽然是南方姑娘,但我们家也常吃饺子,妈妈做的蒸饺是我们的最爱。我耳濡目染也大致学会了做法。作为中国菜的经典款,自然也是要做给库先生尝尝的。买不到现成的饺子皮,只能自己动手和面做,虽然饺皮擀的大小不均,但是手感还算不错,放进冰箱里发酵,就开始做猪肉包菜馅,包菜虽然好吃但是水分多,所以包菜剁碎后还要过滤干才能和搅碎的猪肉放在一起,再加入一个鸡蛋,撒上调料,搅拌成泥,饺子馅就做完啦。一口气包了几十个,吃不完就冷冻在冰箱里,想吃了拿出来可以煮,蒸,或是做库先生最爱的煎饺,都是很不错的。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在欧洲吃饭不比国内,动辄四菜一汤,加至他们吃饭更习惯独立装盘食用,所以炒面,炒饭等简单饭食便成为我的中国厨房主菜。我有个基本的配料食谱,用青椒,木耳,土豆,青豆稍微炒制作为素菜底料,肉类就是看当日冰箱里的存货,牛肉,猪肉,或者鸡肉切丁炒半熟,波兰的香肠非常有名,库先生经常去波兰超市买一堆放着吃,所以有时候我也会把香肠切片作为食材,然后就看当日我们想吃什么,把这款荤素搭配的底料用来炒面,炒饭,炒粉,炒乌冬都是相当美味。又或是煮汤水,也相当不错。有时候我也会做家乡的糯米丸子汤,把糯米粉加兑好比例的水搓成丸子,用差不多的底料加水煮开,放入丸子,很快一碗软糯有嚼劲的热丸子汤就出锅了。库先生每次都吃的一干二净,嚷着再来一碗。而我自己的中国胃也得到大大的满足。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库先生特别爱吃坚果,尤其是南瓜子。有天下班,他扛了一麻袋的南瓜子回来,看的我目瞪口呆。他兴奋对我说,这是他东欧的同事从家里的农场带来的,可好吃了。我抓了一把啃了啃,肉质很厚,就是软趴趴的,也没啥味道,于是我一拍库先生的大腿:给你做香脆的炒瓜子吃。他用大眼睛崇拜地看着我:真的吗?我说,你就等着吧。随即抓了一盆子就去我的中国厨房开工。

我把南瓜子稍微清洗后,就放入一些盐,桂皮粉,甘草,陈皮,蜂蜜等抓匀腌制一个多小时,然后就放入烤箱烘制,放之前就要尽量保持南瓜子干燥,所以蜂蜜可以少放一些,或是用糖粉来替代,先烤20分钟后再拿出来翻一翻再继续烘烤20分钟,不要超过150度的温度烘烤,就不会烤焦,很快厨房就飘香四溢。拿出来一嗑,香脆可口,回味无穷,库先生开心地抱着嗑个不停。上班还装了一小袋子去分给同事吃,回来骄傲地对我说,大家都很喜欢吃。之后我又做了各种口味的,作为我们两看电影聊天的小食,泡上一壶家里带来的茶,或是一杯Cappuccino还是很享受的。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在异国生活,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两项技能,语言和烹饪。不管身处何处,于生存之外,还必须有一些无用的享乐,正如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可以让生活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爱尔兰中国厨房的故事还在继续,且听日后我慢慢道来。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丨我在爱尔兰的中国厨房(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