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星星追太陽:我當自閉症老師的日子32

第十一章 一樣兒童節一樣快樂節4

如果說前面的《小蝌蚪找媽媽》還看不出“特殊”,那麼這個環節就將特殊性展露無遺。這次兒童節,本著每個孩子都展示風采的目的,所以每個孩子都會獨立表演一個節目。因為每個孩子程度不同,所以每個人表演的項目也各不相同。按層次來分,分別是“模仿(請你跟我這樣做)”,“聽指令做動作”,“手指操”,“唱兒歌”和“跳舞”。“模仿”是孩子程度比較低,沒有語言,甚至配合還沒有建立的孩子,他們由家長面對面,按照ABA的方法,做簡單的動作模仿,比如拍拍手,跺跺腳之類。配合好點的就多做幾個動作,配合差的,就做一兩個,然後強化,獎勵。“聽指令”也是類似,只是家長只是發指令,並不再做動作示範。至於後面幾個層次的,細分起來也分為家長示範輔助(面對面一起做)和獨立完成兩種。

我記起以前在普通幼兒園的六一兒童節,都是表演前老師教了孩子,排練好,到表演時家長只需要在臺下欣賞和鼓掌。家長或老師必須參與,這就是這群特殊孩子的特殊節目表演形式吧。

由於時間關係,這輪才藝表演也只有一半孩子先來。然後就是中場休息。讓孩子們上上廁所,喝喝水,活動活動。其他需要表演的,做好準備。

下半場的第一個節目,就是我的孔雀舞獨舞。我聽得當我穿著舞蹈服出來的時候,全場響起了“哇,好漂亮”的讚賞聲。此刻我的心情平靜無波,好像沒有緊張,也沒有特別激動。我隨著音樂舞蹈,眼前似乎閃過當初在學校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這段舞蹈的場景,也閃過曾經在普通幼兒園裡的演出,沒想到今年我的表演對象,已經是這群寶貝。我的腦海裡似乎閃過很多,又似乎什麼都沒有。我彷彿只是一隻孔雀,本能地隨著音樂扭動,舞蹈。後來,同事們告訴我,表演得很好,可是我完全不記得我當時的表現。

我的舞蹈在掌聲中結束,順勢地,葉美美讓孔雀給寶寶送上第二輪的小零食。

寶寶們都很興奮,好奇地摸著我的裙子和頭飾。我不得不不停擺pose,和他們合影。

在我發零食的過程中,場上已經鋪好了墊子,接下來的集體遊戲是《滾香腸》,一群媽媽們趴在墊子上,讓寶寶們一次從她們身上翻滾而過。其他沒趴在墊子上的家長和老師,則分類兩旁輔助。寶貝們開心而幸福地當著滾動的香腸,有的小朋友更是興奮地一遍一遍,拉都拉不住。

場上的氣氛至此完全被激活,先前還有鬧情緒或哭鬧的孩子,似乎也被場上的熱烈氣氛所吸引,忘記了哭鬧鬧情緒。

接踵而至的就是新一輪的孩子才藝表演。也許中場時大家總結了上半場的一些不足,下半場的表演順暢了很多。

緊接著就是家長的一組合唱《明天會更好》,然後我、田潤霞和張美旭跳了一段韻律操,再接著是抽禮品送祝福,送完祝福後凌雨曦爸爸特別表演了一段吉他彈唱——他是專業的吉他老師,他唱的歌是《親親我的寶貝》。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跟隨著和唱起來。

最後是所有人的的大合唱《感恩的心》。沒有特別設計站位,沒有專人指揮,每個人從自己的位置上起來,尋找身邊的夥伴,跟著音樂,放聲歌唱,然後交換夥伴,繼續隨著音樂歌唱。音樂是特別剪輯的,副歌部分重複了四五遍,讓每個人都可以盡情地發洩情緒,表達情感,表達祝福。到音樂中止的時候,又有不是人眼裡已有波光。

時間是十一點十分,比預計略早,那是因為今天寶寶們狀態大好,沒有大鬧情緒的情況出現,打斷。這是一次溫馨、歡欣、熱烈而又充滿感動的成功聯歡會。大家在背景臺合影之後,進入下一個流程——聚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