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洗澡要避開的七個誤區

專注健康養生,點右上角紅色關注

夏季洗澡要避開的七個誤區

1、洗澡過於頻繁

洗澡過於頻繁會消滅皮膚表面的有益菌群,降低人體抵禦外來病菌的能力。此外,過頻洗澡反覆沖走身上的保溼油脂,還會破壞水油平衡,造成皮膚乾燥。因此,建議天熱時,每天最多洗一次澡,天氣涼爽時每週洗1-3次澡。

2、洗澡時間過久

洗澡時的熱水會對皮膚產生很大的刺激性,洗澡時間越長,皮膚受到的傷害就越大。建議洗澡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3、使用肥皂

很多人覺得肥皂可以強力除菌,洗澡時用肥皂可以清潔皮膚,但肥皂也會破壞皮膚原有的菌群平衡,從而降低人體的抵抗力,增加皮膚病患病風險。因此最好使用有機物製成的香皂,避免使用含有大量化學成分的抗菌皂。

夏季洗澡要避開的七個誤區

4、香皂塗全身

人體各個部位的皮膚出油的水平並不同,若把香皂或沐浴液塗滿全身,會使出油少的部分變得更加乾燥和脆弱。四肢等皮膚出油較少的部位不應該塗香皂或沐浴液。

5、從頭洗到腳

洗澡的正確順序應該是:洗臉→洗身→洗頭。因為熱氣會使毛孔擴張,先洗臉可避免汙物阻塞毛孔。洗臉的方向應由鼻子為中心向外圈清洗。洗身時,應先從遠離心臟的四肢開始,如果是冬天,應先用熱水將雙腳衝熱。剛進入浴室時,血液會集中在頭部,如果馬上洗頭,可能導致頭部血流不暢,誘發腦血管疾病。

6、不清洗沐浴球

沐浴球是細菌滋生的“溫床“,一個沐浴球上通常隱藏著 72 億個細菌,除了真菌之外,還有在浴室中沾染的多種菌群。因此每次洗完澡後,要將沐浴球拿出浴室,放在陽光下晾曬,並定期消毒。

夏季洗澡要避開的七個誤區

7、水質太硬

硬水中含較多鈣離子,會加重皮膚溼疹的症狀。建議在家中安裝淨化水質的設備,或者在蓮蓬頭上安裝過濾器,軟化洗澡水的水質。

洗澡雖然能夠幫助我們放鬆身體,緩解疲勞,但也要避開上面7個誤區。所以說洗澡並不簡單,其中暗藏著許多健康門道。洗對了養身健體,洗不對甚至可能讓疾病找上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