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條巨冷的(文化篇)

《說文解字》: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

冷知識 | 每天5條巨冷的(文化篇)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它的作者是東漢著名的經學家和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之間,本是許慎進獻給漢安帝的禮物。

許慎根據漢字字形,創立了五百四十個部首,將當時已經使用的九千三百五十三個字分別歸入這五百四十個部首。這五百四十個部首又根據字形之間的聯繫合併為十四大類,《說文解字》的正文就按照這十四大類分為十四篇,卷末有一篇序言,因此全書共十五篇。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即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在體例上,《說文解字》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就在後面列出。

這些都做好之後,就對這個字的本義進行具體解釋,之後再解釋字形跟字義或者字音之間的關係。《說文解字》開創了部首檢字的先河,後世的字典大多沿用此方法。

《說文解字》對我國漢字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第一次闡發了六書,為漢字建立了理論體系;

2.第一次從漢字系統中歸納出五百四十個部首,並創立了按部首排列的漢字字典編纂法;

3.保留下來的小篆是極為寶貴的文字資料,為後代學者研究和學習甲骨文、金文提供了便利。

《說文解字》自問世以來就引起許多學者的興趣,他們不厭其煩地進行了研究。

其中,以清朝的研究最為興盛。這一時期,先後湧現出許多大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王筠的《說文釋例》《說文句讀》。

因為他們四人所取得的成就,被後世學者尊稱為“說文四大家”。

“四夷”是什麼 真的僅指四個民族嗎?

冷知識 | 每天5條巨冷的(文化篇)

四夷,是古代華夏族對中國邊區文化層次較低各族之泛稱。據《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知度》記載,四夷一般指代東夷、西戎、北狄、南蠻四個部族。

東夷,即東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在夏商周時期指生活於今山東淮河地區,活動在今泰山周圍的眾多部落、方國。秦以後多指居住於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等地的外族或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

西戎,是華夏族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戰國以前主要指氐羌系各部落,秦漢以後狹義指氐羌諸部,廣義則包括中國西部各民族。

北狄,即華夏人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戰國以後,北狄族群華夏化,一部分南下融入胡人之中,成為匈奴的重要來源之一。

南蠻,即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南蠻成分複雜,大體可分為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佈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百濮族系分佈於今湖南、貴州一帶,巴蜀族系分佈於今四川、重慶一帶。現今南方的少數民族大多由南蠻民族演變而來。

為什麼用“不三不四”來指稱行為不端的人 “三”和“四”作何解釋?

冷知識 | 每天5條巨冷的(文化篇)

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學校裡少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來往……”父母教育的沒錯,畢竟環境塑造人。可是,為什麼那些行為不端的人就被稱為“不三不四”的人了呢?

在《易經》中,每卦六爻,而三、四爻正好居於中間位置。

所以有說人說:易經中的三、四爻意味著主體正道,有端正的意味。於是“不三不四”就有了行為不端的意思。

《儒林外史》中胡屠夫說范進:“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可見,“不三不四”早成了貶義詞,指的就是不正派、不像樣子。

“座右銘”的來歷 “座右銘”是放在座位右邊嗎?

冷知識 | 每天5條巨冷的(文化篇)

“座右銘”指為人處世所遵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它可以是一兩句言簡意賅的話,也可以是一句詩、格言或諺語。座右銘的作用是激勵和約束自己。這個詞語最早見於《文選·崔瑗〈座右銘〉》呂延濟題注:“瑗兄璋為人所殺,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也。”

東漢的崔瑗喜歡意氣用事。他的兄長崔璋被別人殺了,崔瑗替哥哥報仇後,四處逃命,等到朝廷特赦的時候才得以重回家鄉。為此,他作了一篇銘文,告誡自己行事不可魯莽。由於放在座位的右邊,所以就叫“座右銘”。

關於銘有兩種含義:一是在器物、碑碣上面記述事實、稱頌功德的文字。如中國古代的“金銘”、“墓誌銘”等。二是自警的文字,如“座右銘”。但最初的“銘”卻是一種盛酒的器皿。

相傳春秋時期,齊人為紀念齊桓公修了一座廟宇。裡面擺放著一種裝酒的器皿,叫欹器。一次,孔子和他的學生前往拜廟,說:“欹器空著的時候就傾斜著;把酒或水倒進去一半,就直立起來;欹器裝滿,還是會傾斜。

所以過去齊桓公總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邊,用來告誡自己不可驕傲自滿。”

從孔子的話裡,我們可以看出最初的“座右銘”是一種“物銘”,與欹器有關。現在的“座右銘”通常指我們最信奉的格言或警句,很多是名人名言。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座右銘,以之鞭策自己不斷去取得新的進步。

“雌黃”是什麼東西 最早“信口雌黃”的是誰?

    冷知識 | 每天5條巨冷的(文化篇)

    我們經常說人說話不顧事實,隨口亂講叫“信口雌黃”。與之意義相近的詞如“胡說八道”、“信口開河”。信口,隨口;雌黃,古代的一種顏料,又名雞冠石,黃色礦物。

    化學名稱三硫化二砷,檸檬黃色,多呈細粒狀、片狀或柱塊狀,有珍珠光澤。古代通常用黃紙寫字,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改。也就是說,雌黃是古代的“塗改液”。

    “信口雌黃”這個成語說的是一個叫王衍的人。出自晉代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說的是晉代有個清談家王衍,他在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處理公務,一天到晚和人沒玩完了地閒聊。

    他對老子和莊子的玄學很感興趣,經常手持拂塵(道士用具)侃侃而談,但卻漏洞百出。有人提出質疑時,他就隨口更改,隨心所欲。人們就說他是“口中雌黃”。

    至於“口中雌黃”如何轉變為“信口雌黃”的,可能與“信口開河”有聯繫。信口,是隨口的意思,更能表現“雌黃”的程度,也更生動些。由於“雌黃”常與“更改”的含義相聯繫,所以唐代《顏氏家訓》中有“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之論。

    現在“信口雌黃”更多用來描述有意歪曲事實,隱瞞真相,語氣較重。

    如馮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如果孫俊英按事實講也沒有什麼,但是她添油加醋,信口雌黃,憑空捏造,極盡誣衊挑撥之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