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寂靜之地》的評分下滑正在迅速演變成一部恐怖片。

在登陸內地市場之前,它被譽為好萊塢年度最佳恐怖片,imdb8.3,爛番茄新鮮度95%,Metacritic也得到了82分的高分。“星爵”看完這部電影都恨不得把它安利給滅霸看,總之,一切都顯示出這是部不可能輸的電影。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這令電影最初的豆瓣評分達到了與《閃靈》平齊的8.0分,但在影片正式在內地市場上映三天之後,豆瓣評分卻已經火速墜落至6.7分。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在更代表普通觀眾觀感的貓眼,該片評分也僅有7.3分,遠遠落後於同期上映的國產愛情喜劇《超時空同居》和票房繼續堅挺的《復仇者聯盟3》。

相比之下,該片的票房情況則還算樂觀,上映3天之後票房已經過億,雖然與1700萬美元成本掙回近3億美元全球票房比起來不算什麼,但在內地恐怖片市場依然算一場不大不小的成功。

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寂靜之地》填補了我們對恐怖片已經有些飢渴的觀影情緒,但隨著影片口碑的快速下降,影片的票房也很可能失去續航能力。

一部被認為是獨創了聲音恐怖的高概念恐怖片,為什麼卻遭遇了國內口碑的滑鐵盧?或者說,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到底是怎麼被中國觀眾評分打臉的?

《寂靜之地》怎麼變成觀眾吐槽大會了?

也許李誕應該考慮為《寂靜之地》開一個吐槽大會專場。

因為相對於電影本身,觀眾現在似乎覺得對影片的吐槽更有趣。

電影登陸內地市場之前可不是這樣。

在此之前,這部很多地方零對白,零配樂,寂靜無聲的恐怖片被傳得神乎其神,光是某國內電影大號就專門安利了兩次,所有人都在期待著被這部“恐怖默片”嚇得魂魄不齊。

但電影正式登陸之後,觀眾卻迅速安靜了。

電影的設定的確非常有趣,首先就是完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科幻設置:讓故事發生在人類面臨神秘生物襲擊的第89天,主角一家作為少數倖存者已經開始適應這個國家軍隊被擊退、幾乎無人生還,而外星生物沒有視力,卻有著異常靈敏的聽覺,倖存者一定要保持安靜的狀態才能活下去。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這樣的設定下,聲音成為所有人的催命符,無論是一枚釘子、一個電動玩具的聲響,甚至走路的聲音,都可能要人命。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可以說整部影片,正是圍繞這個設定展開的一場全家人的絕地求生,比如父親利用瀑布聲音掩護來捕魚、全家人用手語對話,甚至是利用照明系統來溝通。

但關於影片邏輯和情節漏洞的吐槽很快蓋過了影片的恐怖。

例如末日模式開啟後為什麼有電有水,市政工作者到底是有多拼?

為什麼開頭的熊孩子作天作地作死自己,大人卻完全沒有認真教育一下?

為什麼一家人組團前進,不是大人殿後,而是讓熊孩子一個人走在後面?

為什麼怪物大哥一槍就能被爆頭,還能在地球上活到現在的,在地上埋個鬧鐘再埋個雷不就全部解決了嗎?

為什麼一個地區只有三隻怪獸,這個三口之家卻幾乎次次都能碰上?

當然還有全片最大的不解:既然已經是末日模式了,為什麼還要在孩子死後三個月就再度懷孕,難道不知道嬰兒一哭全家都完蛋嗎?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很難說這些bug都沒有解釋,但恐怖片的責任不應該是激發觀眾去思考問題,而當觀眾滿腦子問題去觀看這部恐怖片的時候,電影就已經從一部嚇得人不敢喘氣的恐怖片,變成一部引發大眾吐槽欲的吐槽大片了。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難道真的是中國觀眾看恐怖片愛挑刺嗎?

成也設定,敗也設定

某種意義上說,影片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正是因為從經典美劇《辦公室》走出來的編導約翰·卡拉辛斯基用一個高概念恐怖設定,把故事拉到了一個新高度,也就是影評界熱議的——「恐怖默片」。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由這個設定出發,影片不止一次讓主角體會到什麼是身臨絕境。

比如被多次使用的場景恐怖。女主獨自在家的時候,羊水提前破了,她一邊忍不住大口喘氣,一邊又必須屏住呼吸。這時一隻怪獸爪子從背後伸了出來……在浴室這個密閉的場景中,氣氛就被渲染地更加驚心動魄。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還有道具恐怖。比如樓梯上的釘子,通過鋪墊的手法,先讓觀眾看到釘子,然後在影片的關鍵時刻讓這個伏筆像定時炸彈一樣炸開。

而這所有的恐怖手法,最終為觀眾創造出一種恐怖的沉浸式體驗,也就是這種靠各種聲音恐怖的手法,包括幾乎沒有對白,水流聲、腳步聲、風掃落葉等各種環境音,將被黑暗包圍的觀眾帶入故事發生的現場。

一旦觀眾進入編導設定的恐怖軌道,就會在被放大和恐懼感中完成一場恐怖過山車般的體驗,最終制造出一場全民恐怖體驗。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但這一切有個前提,就是觀眾接受這個設定,主動進入編導設計的圈套中。

但很多中國觀眾可不買賬。

也就是說,《寂靜之地》原本是將聲音恐怖作為一個支點撐起全片。以至於電影開場30分鐘的時候,大家才聽到第一句臺詞, “噓”,成為片中最常出現的人物動作。

但在中國觀眾這裡,這個支點就被觀眾吐槽給掀翻了。

一旦中國觀眾邊看邊思考著如何在不能出聲的情況下吃東西放屁,為什麼不全家搬到瀑布邊上去這些問題,一場恐怖盛宴,就變成了一場大型恐怖互動遊戲。

電影創造了一個新鮮的設定,並且圍繞這個設定出盡了板斧,卻沒能說服中國觀眾接受這個設定,又如何保證電影口碑不出現整體塌方?

“年度最佳恐怖片”的口碑尷尬:如何管理觀眾的期待值?

在很大程度上,評分滑坡是一場觀眾對過高期待的報復性宣洩。

在國內上映之前,《寂靜之地》就已經在北美口碑大爆,《滾石》的影評是: 上一個在非現實世界把恐懼與父母責任結合得這麼好的影片,已經是2011年的《尋求庇護》了。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而《好萊塢報道》則盛讚該片“迴歸恐怖片的基本,不依賴於怪物的長相來製造恐懼”。

如果比較一下外媒評分,《寂靜之地》IMDb8.3分,爛番茄新鮮度95%,MTC82分,而同為好萊塢恐怖片爆款的《小丑回魂》:IMDb7.5分,爛番茄新鮮度85%,MTC69分。《忌日快樂》IMDb6.5分,爛番茄新鮮度71%,MTC57分。

而在豆瓣上,該片最初達到了8.0分的高分,隨後才一路滑落。

《寂靜之地》真的那麼糟糕嗎?即使國內觀眾普遍覺得沒有之前國外影評人說得那麼恐怖,但在影片構思、細節設置、人物塑造和場景調度上,這部電影依然足以甩出國產恐怖片幾條街。

尤其是導演不急不躁的拍攝風格,更是令人聯想起希區柯克的《群鳥》和《大白鯊》等傳統好萊塢經典恐怖片。

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觀眾對於《寂靜之地》和國產嚇人片的期待值並不相同,在許多國產恐怖片評論中,觀眾會說:恐怖片就不要在意這些邏輯了。而到了《寂靜之地》卻出現了這樣的評論:“恐怖片就可以不講邏輯嗎?”

歸根到底,當觀眾對看到了一部豆瓣評分和《閃靈》旗鼓相當的恐怖片,當然希望出現在眼前的是一部品質接近《閃靈》的電影。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好萊塢一個流行的觀點是,影片在製作完成之後能否取得成功,就在於觀眾的期待值管理。期待過高,無法滿足,自然會拖累電影的口碑,進而影響票房表現。而即便電影本身有瑕疵,通過調節觀眾合理的期待,引導他們進入電影的世界,從而喚起情感共鳴,就有機會獲得意外的口碑提升。

這個意義上來說,《寂靜之地》上映前過高的期待值正是其口碑坍塌的關鍵原因。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寂靜之地》在好萊塢大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這是一部家庭恐怖片,甚至可以稱得上閤家歡恐怖片。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影片自始至終都在強調“家庭”的概念,孩子代表的就是人類的未來。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觀眾並沒有過度聚焦生孩子這個問題,因為在美國觀眾看來,這個家庭自然就有人類繁衍的使命。除了恐怖之外,父母間真摯的愛情,父親教兒子變勇敢時的親情,聾啞女兒和父母之間的矛盾與化解,都是影片的重要看點。

但中國觀眾並沒有在恐怖片中領略親情的觀影期待,對於這部美式恐怖片的親情部分更難以實現共鳴,更讓這部北美恐怖票房爆款這個市場隔了一層紗。

說到底,《寂靜之地》作為一部主打親情和無聲恐怖的恐怖片其實與中國觀眾對於恐怖電影的理解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

那些在內地市場口碑成功的恐怖片,終究是依靠令人窒息的恐怖感完成口碑傳播的。然而,《寂靜之地》的恐怖風格,並不符合大量中國恐怖片觀眾的審美以及習慣。

從8.0降到6.7!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口碑坍塌?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寂靜之地》的位置顯得有些尷尬。它不完全符合中國電影觀眾的口味,也沒有辦法說服觀眾接受核心的恐怖設定,這是口碑滑坡最主要的原因。

這就是為什麼影片的最後,父親為了救車上的孩子,衝著怪獸大聲呼喊,犧牲自己救了孩子時,美國觀眾會在沉浸式體驗和觀影人的代入感下熱淚盈眶,而許多中國觀眾卻在對影片bug的腦內吐槽中對這場無腦犧牲基本無感。

同一部《寂靜之地》,為北美觀眾創造的沉浸式體驗,終究化作了中國觀眾的吐槽式體驗,這就是這部“年度最佳恐怖片”為什麼被中國觀眾評分打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