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1、臘汁肉夾饃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臘汁肉在戰國時稱"寒肉"。"寒"是"韓"謬音,指韓國。當時韓國位於現在秦晉豫交界地帶,所制臘汁肉聞名遐邇。秦滅韓後,"韓肉"製法傳進秦國。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饃,都認為是病句,其實這是與古漢語有關——肉夾饃,其實是"肉夾於饃"。“肉”字放在前面起到強調的作用,引人垂涎。那些認為是病句的人,只能說小學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

2、涼皮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涼皮,相傳秦始皇在位時,南鄭今(漢中地區)有稻田十萬畝,一年久旱不雨,稻田乾枯,打下的稻穀盡是稻秕,碾出的大米質量太差,無法向皇帝納貢。農民們深恐欺君之罪,非常焦急恐慌。當時有位姓朱的農民,他將打下的新大米用水拌溼之後,用專門用來碾米的水磨碾子把大米碾成糊狀,然後傾倒在甄蓖上蒸熟切成條狀,名為大米皮子,大家嘗後個個稱奇。於是,他帶著麵皮和納貢的人來到秦鎮,將麵皮獻給秦始皇,皇帝吃了麵皮美味可口,倍加讚賞,並令今後漢中地區的貢物只能獻大米皮子。從此涼皮的前身——大米皮子聲名鵲起。

3、羊肉泡饃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陝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飢,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嚐,以飽口福。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4、油潑面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油潑面,傳統特色麵食之一,起源於周代。以陝西油潑面最為著名。油潑面又叫扯麵、拽面、抻面、楨條面、香棍面等。 油潑面是一種很普通的麵食製作方法,將手工製作的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裡,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麵一起平鋪在面上,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將花椒麵、辣椒麵燙熟而滿碗紅光,隨後調入適量醬油、香醋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臘汁肉、西紅柿雞蛋等搭配食用。

5、灌湯包子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賈三是西安城的名人。來到西安,你是無論如何該去品味賈三先生透徹人心的清真和美倫美煥的技藝。找到賈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西安的小吃多,"賈三灌湯包子"是名頭最大、字號最為響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6、岐山臊子面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古時,周人由豳(bīn)(今陝西彬縣、旬邑一帶)遷至岐之周原(今陝西寶雞岐山縣),在渭河邊和北原上繁衍生息。後渭河有一惡龍為禍,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離開經過數代開拓出的家園,奮起反擊,大戰七日才將惡龍殺死,飢餓的人們為慶祝勝利,將龍殺了和麵集體食之,覺得鮮美無比。於是在以後慶祝這次勝利時,便用豬代替龍和麵集體食之。後來擴展至其他節日和祭祀。這臊子面也漸漸傳開,而其做法也漸漸流傳中得到了發展。

臊子面在陝西地區身價頗高。每遇婚喪喜事,或逢年過節,都要以它來款待客人。舊時,陝西農村還有這樣的習俗:新媳婦過門的第二天,要在婆家舉行一個隆重的擀麵儀式,新媳婦當著客人的面上案擀麵,以測試其技藝的高低。技術高超嫻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勻,切條細長,下到鍋裡不會斷裂,這樣的新媳婦,才能贏得大家的讚譽。

7、陝西鍋盔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陝西鍋盔的製作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相傳周文王伐紂時鍋盔就被用做兵士的軍糧,在陝西西府一帶,至今還有一個鍋盔品種叫“文王鍋盔”。鍋盔,到了秦代更是被髮揚光大、普及推廣。秦人制作的鍋盔,個兒大、餅厚、瓷實。據說鍋盔最初不叫鍋盔,因其外形酷似樹墩的橫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餅。當時秦軍行軍時士兵配發的墩餅,一個都有五六斤重,而且士兵的攜帶方式也很獨特,兩個墩餅為一組,在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兒,用牛皮繩繫好,前胸、後胸各搭一個,如同民間過去常用的褡褳一般。

這一特殊的攜帶方式在突遇作戰時,墩餅竟成了極好的單兵護具,起到了盔甲(防彈背心)的作用。更難得的是,敵軍射過來的箭,紮在墩餅上,被秦軍士兵拔出來後,又可用來射殺敵軍。墩餅能“吃箭”,也成了秦軍獲勝的一大法寶。而後士兵們便把墩餅喚做“鍋盔”,即用鍋烙出來的硬麵盔甲。

8、甑糕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甑糕是西安特色小吃,源於周,歷史悠久。蒸糕的深口大鍋古名為“甑”,因此得名。甑糕質地柔軟細膩,這種甜品小吃使用糯米、芸豆和紅棗等蒸成,熟後香味四溢。甑糕的下層白飯滲入棗色,呈鮮潤的絳紅色澤,上面一層芸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層便是暗紅色的棗泥,最後棗泥上又撒一層碧綠的葡萄乾,賣相誘人。甑糕口感黏軟香甜,又很飽腹,是當地人喜吃的食品。

9、黃桂柿子餅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要說柿子餅,可能大家都吃過。但要說黃桂柿子餅,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相傳當年李自成西安稱王,當時關中糧食短缺,臨潼百姓就用熟透的火晶柿子拌麵粉烙成柿子餅供士兵充飢。以後每年人們都製作柿子餅吃,以紀念李自成。經師傅們不斷改進,就形成了現在的黃桂柿子餅。

10、桂花糕

五一去西安旅遊,沒吃過這些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就算白來了!

西安回民街的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曆史。相傳,在明朝末年,新都縣城有個叫劉吉祥的小販,從狀元楊升庵桂子飄香的書齋中得到啟示,將鮮桂花收集起來,擠去苦水,用蜜糖浸漬,並與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裝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三百多年來,繼承製作桂花糕的糖果坊不斷改進工藝,現以精製白糖、飴糖、麵粉、糯米粉、菜油、蜜桂花等為製作原料。按適當比例配好,經過蒸、炒、磨、拌、擀、匣、刀切等工序精製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