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阴历、农历到底有啥区别?

每当我们身边有朋友过生日时,许多人都会问一句:“这是阳历生日还是阴历的?”除了这两种对日期的说法,我们还常听到一种叫做“农历”的日期,那么这三种说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阳历、阴历、农历到底有啥区别?

阳历,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历法,俗称“新历”,这是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而称的,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

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为此,中国人发明了“置闰法”,就是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四年一闰来调整日期。

那么农历和阴历到底有区别吗?农历是中国自古的一种阴阳合历,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农历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安排农业的生产,同时又用置闰法填补了阴、阳历的时间差,所以二十四节气来自农历,而非阴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根据阴历设置的,只有清明节是根据农历设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