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5月26日,银保监会正式颁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银保监会令[2018]3号)。

与2017年12月发出的《征求意见稿》,此次正式稿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1)修订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中,纳入“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将3个月以内的“各项存款”的折算率由70%调降至50%,二者的综合影响将降低流动性匹配率的分子;将“加权资金运用”中,7天以内的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的折算率设定为0%,这将降低流动性匹配率的分母。上述调整体现了保障流动性“平稳”和机构间流动性传导“顺畅”的考量。

(2)修订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明确“二级资产”不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在“确定现金流入”中将“投资债券流入”修订为“投资债券和金融工具流入”。

(3)延长过渡期:流动性匹配率在2020年1月1日之前仅作为监测指标,不做阶段性要求;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的过渡期延长至2019年6月底,较征求意见稿延长半年。

由于过渡期延长,加之在资管新规、大额风险暴露、NCD纳入MPA考核等政策的叠加影响之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将在过渡期内出现“结构性”调整,预计流动性指标的达标压力相对减轻。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匹配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过渡期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5月26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银保监会令[2018]3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此前,2017年12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我们曾就《征求意见稿》发布报告《全面提升中小银行流动性监管要求—流动性管理办法修订简评》[1],并就合格流动性资产的范畴发布报告《ABS是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吗》[2]。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一、修订指标算法,确保逻辑一致

本次《管理办法》共提出五个流动性监管指标,除了巴塞尔委员会要求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两个指标、我国监管常用的流动性比例以外,《管理办法》引入了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两个计算相对简化的指标。

对于资产规模大于等于2000亿元的银行和小于2000亿元的银行,分别使用不同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具体见下表)。其中,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只适用于资产规模大于等于2000亿元的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只适用于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匹配率适用于所有银行。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这五个指标中,除流动性比例的达标要求为25%以外,其他四个指标的达标要求均为100%,指标数值越高,代表流动性监管达标越好。对于单个指标来说,分子中各项因子权重越高、分母中各项因子权重越低,越有利于提高指标数值。

《管理办法》对流动性匹配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修订,纳入的因素更加全面。《管理办法》对于流动性匹配率做了三点修订:

(1)将“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纳入“加权资金来源”中,这与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指标保持一致,将来自央行资金作为可用稳定资金来源之一,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由于我国央行货币投放方式的转变,“来自中央银行的资金”在商业银行负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较高的现实,调整后分子变大,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由此将提升流动性匹配率;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2)将“加权资金来源”中3个月以内的“各项存款”的折算率由70%调降至50%,而征求意见稿中3个月以内和3-12个月的存款的折算率均为70%,这与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的计量中,负债的期限越长,负债稳定性越好的整体逻辑保持一致,较征求意见稿更为合理;同时,将3个月以内的存款折算率调低,可以对季末冲时点行为加以抑制,调整后分子变小,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由此将降低流动性匹配率;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综合(1)和(2)的影响来看,截至2018年4月末,商业银行来自央行的资金余额88,332亿元,在商业银行总负债中占比为3.50%,其中逆回购均在三个月以内,PSL为一年期以上,MLF目前以一年期以上为主,由于逆回购的余额波动较大,我们取3-12月的折算系数80%;截至2018年4月末,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存款余额约为1,561,542亿元,在商业银行总负债中占比为61.91%,3个月以内存款占比(以活期存款为主)假设为40%,折算系数下降20%。

可以看出,由于存款占比相对较高,给定其他因素不变,(1)和(2)的系数调整对流动性匹配率分子的整体影响为负值。

(3)将“加权资金运用”中,7天以内的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的折算率设定为0%。这与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的计算中,认为较短期限内,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的流动性优于一般企业和个人贷款的逻辑保持一致;同时,这可以保障交易商的资金顺利融出,缓解机构间的流动性分层问题,促进机构间流动性传导更加顺畅,调整后分母变小,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由此将提升流动性匹配率。在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的计算中,向金融机构发放的剩余期限小于6个月的无变现障碍贷款,其系数为10%或15%;存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关系存款,其系数为50%;而其他剩余期限小于1年的非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向非金融机构客户、零售(即自然人)和小企业客户、主权、公共部门实体、多边和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的贷款,其系数为50%。

本次《管理办法》中,对于此前市场争议的资金运用中的“债券投资”的折算系数是否为0的问题,仍保持了和征求意见稿中同样的说法,未做进一步说明。在目前的多个流动性指标中,除流动性匹配率以外,均根据债券的信用评级和债券主体类型进行了差异化的计量。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此外,《管理办法》也对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进行了修订,(1)明确“二级资产”不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二级资产包括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信用债和地方政府债。” 《管理办法》规定:二级资产包括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债、中国铁路总公司发行的债券及地方政府债。纳入二级资产的债券的信用评级应在AA-级以上。”这与流动性覆盖率(LCR)中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不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保持一致,这是由于在假设的压力情景下,银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出现了流动性的较大压力,因而,金融机构尤其是本行发行的金融工具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排除在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之外。(2)在“确定现金流入”中将“投资债券流入”修订为“投资债券和金融工具流入”。这样表述更为严谨,由于中小银行的投资业务也可能包括债券以外的金融工具品种,比如票据等,理论上讲,都应被纳入30天内现金流入的来源,这也提高了与流动性覆盖率(LCR)的一致性。

压力环境假设下的流动性安排不等于正常市场环境下的流动性管理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监管中强调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中应当将压力环境纳入考虑,因此,在巴塞尔协议中,也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等指标,这些指标建立在对压力环境的假设之下,要求商业银行持有充足的、压力环境下无变现障碍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定义较为严苛,必须满足低风险、定价容易、价格确定性高、与风险资产的关联度低、在成熟的有组织的交易所挂牌等基本特征;此外,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必须在活跃的、规模较大的市场交易,价格波动性低,市场将其作为危机中的安全投资品种。

由于上述原因,某些市场通常认为的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并未被纳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范畴。例如,货币基金在压力环境下,可能出现集中赎回、净值大幅下跌,因而不属于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在流动性匹配率指标中也被列入“其他资产”;但在正常市场环境下,货币基金仍然属于较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20号)中也指出应当“拓展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的各项基础功能”。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二、延长过渡期,降低政策叠加效应

《管理办法》相较于《征求意见稿》,延长了多个指标的过渡期,我们认为,这将有助于降低近期的多项政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叠加效应。(1)流动性匹配率在过渡期间仅作为监测指标,不做阶段性要求。《征求意见稿》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匹配率应当在2019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90%。”《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流动性匹配率监管要求。2020年前,流动性匹配率为监测指标。”(2)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的过渡期延长至2019年6月底,较征求意见稿延长半年。《征求意见稿》规定:“商业银行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应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8年6月底前达到70%。”《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应当在2019年6月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80%。”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近期的多项政策将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出现“结构性”调整:

(1)资管新规过渡期间,“回表”过程对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负债结构造成影响;

(2)大额风险暴露监管中,将风险暴露计量与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净额挂钩,影响主要体现在大中型银行的负债端,以及中小银行的资产端,尤其是对于中小银行投资资管产品和ABS将造成限制性影响;

(3)201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央行拟于2019年第一季度评估时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下金融机构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这与《管理办法》中的同业融入比例口径一致,同业融入比例=(同业拆放+同业存放+卖出回购+委托方同业代付+发行同业存单-结算性同业存款)/总负债×100%。这将对中小银行同业负债占比形成限制;

(4)针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专门性监管,例如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额风险监测和防控的通知》(银监农金[2018]12号)中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严格控制对省外金融机构的同业授信,并在大额风险暴露监管中制定风险压降和整改规划等。

上述监管政策将造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尤其是资本规模)的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结构上出现更为显著的差异化。从政策执行的进度来看,资管新规和大额风险暴露的过渡期,均有明确的阶段性要求;到2019年底,资管新规的过渡期要求已经执行大约三分之二,大额风险暴露的匿名账户应达到监管要求;《管理办法》中的流动性匹配率的达标时间为2020年1月1日,由于商业银行已经根据多项政策对于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全面调整,流动性匹配率的达标情况可能与现阶段有较大的差异,达标压力可能已经相对减轻。

另一方面,流动性匹配率现阶段仅作为监测指标,我们认为,不排除在过渡期之后,监管层将根据实际的监测情况,对于部分指标的具体的权重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调整。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三、总结

(1)流动性匹配率作为我国监管层创设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与巴塞尔委员会的监管指标从逻辑上保持了一致性,同时又结合了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实际。例如,在时间段的划分上,按照季度而非半年;在资产负债的品种划分上,体现了对同业存款和NCD的流动性差异的区分。

(2)本次《管理办法》对流动性匹配率的调整“暗藏玄机”:将资金来源中的短期存款权重调低,可以起到对季末冲时点的行为的抑制作用,体现了保证流动性“平稳”的考量;将资金运用中的短期同业融出的折算系数设为0,可以缓解金融机构间的流动性分层问题,有助于交易商通过资金融通、起到稳定市场作用,保证机构间流动性传导的“顺畅”。

(3)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主要关注点在于各类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特征,尤其是压力环境下的流动性特征,不包含对其他因素(包括收益率、税收因素、资本占用、资金投向限制、集中度风险)的考量,也不等同于正常市场环境下的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进行表内资产负债的整体摆布时,流动性因素只是诸多考量因素之一,最终的配置结构是平衡各项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4)由于过渡期延长,综合考虑资管新规、大额风险暴露、NCD纳入MPA考核等政策的叠加影响和推进时间,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将在过渡期内出现“结构性”调整,预计过渡期结束后,流动性指标的达标压力将相对减轻。

(5)商业银行的运作和监管坚持的是“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三者之间的折中,市场不应该从单一一项政策来武断推论监管者或金融机构对不同类型资产负债的好恶。事实上,如果将不同监管政策综合来看,监管和银行本身,最终求得的是三者之间的平衡,避免某一个方面走极端。

注:

[1] 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000000005ffc4fbe01602ebb3a962ae4

[2] 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0000000060a150d90160c01df36a68cd

特别提示: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若有意购买相关报告/服务,请将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及手机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金融监管」为“平稳顺畅”的稳健流动性环境立规—银保监会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简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