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大學都按大類培養?

燾不念壽

所謂大類培養,就是“按學科大類招生”,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併起來,一起招生,頭兩年進行基礎培養,然後再根據興趣、雙向選擇原則將“通過大類招生”進來的大學學生劃分為細分專業。

與直接具體到專業的招生方式相比,這一招生是“寬進嚴出”“先粗後細”,先讓對某一學科感興趣的學生進來,培養一兩年之後,再讓學生們依據對改學科的瞭解,選擇細分的專業。這一培養策略的好處就是,它讓高考生選擇時從“學院的大門”一起進來,然後再“登堂入室”到具體的專業,由各專業的老師因材施教。

大類招生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大類招生可以為學校節省招生成本和精力。

二是,大類招生為學生大開方便之門,降低了學生填報志願時的心理負擔,符合志願者意向。

三是,大類招生的培養策略,減少了“處在信息不對稱劣勢”一方的學生選擇失誤的可能,減少了盲目性。

四是,大類招生為院校培養提供了系統化的策略,簡化了培養成本,對學校有效利用資源是良策。

五是,大類招生可以平衡冷門專業,為冷門專業輸送人才。

截至目前,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近一半多的高校推行了按大類招生。需要注意的是,每所大學按大類招生的具體政策是不同的,詳情可留言。(聖達信教育)


高考專家梁挺福

近年來,高校招生時,出現了新的方式,大類招生,報考時報的不是專業,而是一個院系大類,浙江大學在大類招生方面就走在了前列,在各省招生時大部分都是按大類招生的,如:社會科學實驗班、理科試驗班類、工科試驗班(機械與能源)、工科試驗班(材料與化工)等等,這種大類招生是實行“通識教育”的一種改革,對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因此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採用。

優點:

2、利於院校對更高層次學生的培養,例如研究型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種實驗班,創新班、理科試驗班、科技英才班等,高考錄取時不分專業,入學後,先不分專業,集中強化數理基礎,一至二年後,再根據學生的興趣、志向和潛力自主選擇專業,因為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大多數學生都走向了科研方向。

當然,不是所有的大學都適合大類招生,大類招生適合多門學科、師資雄厚的綜合性大學;也不是所有專業都適合大類招生。大多大學的作法是,一部分專業實行大類招生,一部分專業依然是按專業招生。

按大類招生進入大學的學生,在專業分流時,有的大學,可以自主選擇專業,有的大學則成績選擇專業,報考時在招生章程上會有說明,這裡也要強調,有時有的大學借大類招生時也會有“坑”,比如,有的專業常年遇冷,招生困難,則放在大類招生裡,在專業分流時按成績分配專業,這樣,冷專業自然就不愁招生困難了,所以大類招生不全是優點,也有缺點,甚至有坑哦!


如果能得到您的關注,我將更加努力!


黑龍江高考志願策化

其實大類招生是當前社會高校招生工作當中的一種改革、一種趨勢。

高校採用大類招生,對學校和學生雙方都是有好處的,這種“通才教育”方式有較大的靈活性,表面上看似乎是學生報志願時的選擇少了,實際上卻是增大了學生對不同專業的選擇機會。


下面來詳細說說大類招生的好處:

(一)可以讓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更加理智、合理。因為實行大類招生的學校,在考生接受“通識教育”的前一年或兩年之內,可以有充分的時間,慢慢去研究和了解大類當中的每一個具體的專業。而不像傳統的按照具體專業招生時那樣,考生要匆忙地做出專業選擇,而那個時候很可能因對所選擇專業沒有什麼深入瞭解和全面認識,容易造成盲目選擇、事後後悔。


(二)可以讓學生的專業基礎更牢固。實行大類招生後,學生會在前兩年中集中學習大類中所有專業的基礎課程,這樣會促使這些學生的公共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更加紮實。為以後進入具體專業的學習時更上一層樓做好了鋪墊。


(三)不同專業之間的錄取分差消失。未實行大類招生之前,同一個大類之下的不同專業之間在面向考生進行錄取時,必然要分一個冷熱高下,錄取分肯定會各不相同。這樣不但容易造成考生因判斷失誤未被錄取而落榜,也為學生進入學校後人數眾多的轉專業需求埋下了伏筆。


(四)有利於高校提升教學質量、美化自己的聲譽和口碑。實行大類招生之後,能夠更大程度地促成學生選擇自己更喜歡、更適合的專業,因而也能夠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潛能,取得較以往更好的學習成績,獲得比傳統招生模式下的畢業生更高的專業能力,能夠讓自己的母校在社會上獲得更高的認可度。


大類招生一般有兩種模式:按院系招生和按實驗班招生。按院系招生的比如什麼“工商管理類”、“經濟類”等。按實驗班招生的比如什麼“工科試驗班”、“理科實驗班”等。


注意,大類招生在專業分流時要看學生的個人意願和表現(學習成績是很重要的一個考核指標),所以通過大類招生進入學校的考生,在平時瞭解自己意向專業的同時,也要努力學習。以便未來當很多同學都和自己選擇相同的專業時,自己在學習成績上有一定優勢,不會被刷下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高考同期聲

大類招生對學生來說是好還是壞?

總體來說是利好的。

大類招生是推遲學生選專業。高校先按學科大類招生,學生入校後先進行1 - 2年基礎培養,再選擇專業。

入校後再選專業或方向

這是好事。因為選專業需要具有全面的知識,大學、專業、城市、社會等各方面的知識。

大多數高中生和家長獲取這些知識是比較困難的。學生進入大學後,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人、事物。視野更開闊,選專業更容易做更好的選擇。

入校前1-2年,大類招生先進行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知識教育。通識教育一般包括中國近代史、思想道德修養、馬克思哲學、英語等,各大類有所不同。

進大學後選專業實行雙向選擇原則。學生選專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專業選學生就是誰成績好選誰。從這點來看,大類招生也能夠督促大學新生不要在大學荒廢學習。

降低轉專業的門檻

舉個例子,以前,北郵要求學生大一成績前10%才可申請轉專業。2017年後採用新規,凡是對目前專業不是特別滿意的學生均有2次申請轉專業機會。申請的專業院系將根據報名人數和情況組織本學院的考核,根據考核決定哪些學生可以轉專業。

機會在那裡,但是要考核,考核的標準以成績為主。所以有機會申請不一定能轉成功。而且根據以往轉專業的學生反饋來看,轉專業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只有考到前幾名的學生才能成功。

對學生來說,轉專業是不利的。同大類的專業還好,如果跨大類轉專業,很多基礎學科要重修,這意味著你比別人要多付出更多努力,多花1-2年時間。

專業大類是怎麼分的?

專業大學招生方式其實很早在人文學科就有過。有的人文專業,比如歷史類比較冷,也難就業。就和其他一些熱門的專業比如漢語言學打包在一起組成人文社科類。更有利於招生。

現在的專業大類分法主要有兩種。

一是根據學科來分。

大多數學校採用的模式。在同一院系中,不分專業,只按院系大類填報志願。經常看到的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機械類等就是大類。

各學校大類包含的專業也不同,具體情況要看大學的招生計劃。以2016年招生為例,上海交通大學的經濟學類,包含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學3個專業;南京大學的經濟學類,則包含的是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保險學、金融工程和產業經濟學6個專業。

二是“基地班”形式。

比如,北京大學“元培計劃實驗班”、清華大學的“人文科學實驗班”“社會科學試驗班”等都是以實驗班的形式進行大類招生。

清華大學的“社會科學試驗班”,入學前兩年學習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生在後兩年根據興趣選擇方向,分流到社會學、經濟學、國際關係三個專業方向。

三是統一不分專業,先進行通識教育。

新生入學都不分專業,所有人都學相同的科目。比如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招生時只分文理科。

總的來說,大類招生是一個大的趨勢。坑還是原來的坑。也有新機會,高考考得不是很理想,只要能進大類。大學時努力一點,也有機會超越比你高考成績好的人,進一個好的專業。

填志願的時候怎麼分辨是專業招生還是大類招生?

看專業名稱後面是否有“類”或“實驗班”,如果出現那就是大類招生,否則是專業招生。


黑馬流星拳

我覺得大類培養有以下兩個好處

一是能緩解考生報考的壓力。一旦實行了大類招生之後,考生就可以選擇更加從容。打個比方,某位考生既對經濟學、管理學感興趣,但是呢,也對化學啊、電子信息技術等等感興趣,一般專業志願的話,最多能夠填報六個,但是以上這些學科下面都有四五個專業,這就表明考生一定要做出一個“痛苦”的抉擇。 

如果實行大類招生的話,考生如果填報了六個“專業”,那實際上就等於填報了六個“類”,此時,每個類下面又有多個專業,這樣的話,你就相當於填報了十來個甚至幾十個的專業,對考生來說,選擇的範圍大大增加了。除此之外,大類招生後,招生的專業數量就變少了,每一個專業的招生名額就相對增加了,那樣的話,大類內部的專業級差問題也就能得到一定的解決了。

  

大類招生對我們的第二個好處是,有利於考生們更加理性地選擇自己專業。其實大部分高中生對於大學的專業瞭解是有限的,很多人都會會出現入學以後,發現自己所就讀專業其實沒有自己相像中的那麼好。  

這時,如果是大類招生的話,考生們進入大學的前一階段就不分專業,此刻,大家都是在同一基礎課平臺以及專業基礎課進行學習,兩年後考生們可以再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及發展目標或者說社會需求,然後在大類中所包含專業重新選擇自己想要的具體專業,給了自己一個多的選擇性


不帶眼鏡的學霸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一種基本知識的學習,並不涉及很多的專業,高考後選擇專業具有盲目性。導致很多學生大二轉專業!實際上對於學習時間的浪費!學生選擇大類,可以把握方向。大一學習公共基礎課。根據成績再進行分配,給學生壓力,無形督促學生學習!也是有利的地方!新高考模式下,上海浙江已經展開,北京山東海南等地陸續開始,希望讓學生在高中就有一個明確的人生計劃!頂層設計,我們不做評論,讓學生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對自己有一個認識是好的,但是,學生對於專業就業的認識與高中升學壓力的矛盾是明顯的!高校還是應該按照大類招生,引導學生對於學校專業,研究方向,教師,實習情況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再根據努力情況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