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谚语说的“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说的就是成都。在成都,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

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三五步,便会闪出一间茶馆来。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街 巷计516条,而茶馆即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

都说成都人好打麻将,其实成都人除了好打一手麻将,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听戏。青砖灰瓦,竹椅火墙,乡话俚语,长烟杆吐出的烟雾里又弥漫着茶香。

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在每部古装剧里,貌似都有一家叫“悦来”的茶馆或酒馆,在成都也有一家悦来茶馆。悦来茶馆最特别之处在于靠近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每周周末还有传统的川剧表演。

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用成都话来说,悦来茶馆淹(音an)得很深。在穿过春熙路和高楼林立的王府井商城之后,你才能发现它的存在,真正的“大隐隐于世”。

新老成都人在这里一坐,外面是繁华闹热的成都,里面是历史沧桑的老成都生活。在这里发呆的时候,常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悦来茶馆在锦江剧场里面,从停车场进去左转进门就是,门廊上有个长黑板写起要表演的川剧剧目和时间,对面是成都著名小吃龙抄手的店。

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悦来茶馆在川剧的发展历史上有着弥足轻重的地位。“悦来茶馆”原来叫老郎庙,是四川戏剧行业公会所在。1912年,几个在这里演出的戏班合并成了一个团体,就是著名的“三庆会”,并出资建立了“悦来茶馆”。

三庆会前后活动达30年之久,这期间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名人名戏,是成都人心中的“戏窝子”。

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茶馆里还举办读书会、摄影展、书法展,弘扬民俗文化。通过这些轻松的方式,成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茶文化有机融合,让市民们在休闲中感受着满满的正能量。

悦来茶馆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悦来”取自《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之意,以志远近观众和茶客云集于此之盛况。

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悦来茶馆这个“川戏窝子”的持久演出被众多新老戏迷视为心中的圣地,具有极大的、不可或缺的亲民性,是看川剧、品盖碗茶、吃小吃、摆龙门阵、会友的最佳选择,亦是老成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悦来茶馆的川剧演出把茶文化与川剧艺术融为一体,是成都地域文化的艺术再现,亦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曾经,央视新闻联播以《四川成都:小茶馆传播正能量》的新闻报道,以小见大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大隐隐于市——成都自成一派的慢生活

以茶为媒,常年有梅花奖得主在此演出,连李伯清的散打评书也是在此起步。茶馆之中一杯茶,看台上人演着别人的故事,走出茶馆,又继续演自己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